豐鎮的莜麵燴酸菜

在家鄉豐鎮農村,有一種美食叫“莜麵燴酸菜”。此酸菜非彼酸菜,在內蒙古很多地區都吃一種燴酸菜,也就是通常的大燴菜中酸菜代替了大白菜,由豬肉、山藥、豆腐、粉條、酸菜絲熬製而成的飯菜叫燴酸菜,它的主食搭配饅頭,米飯、莜麵、油炸糕均可。唯獨我們老家的燴酸菜它相應的主食只能是莜麵,或細魚魚,或莜麵窩窩,絕配。

豐鎮的莜麵燴酸菜

家鄉的莜麵燴酸菜,好像一個家庭裡的一對夫妻一樣,無論失去那一方都是一種不完整,甚至不完美,這話並非我空穴來風,吃過的人就是證明。

當地人在七、八十年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莜麵燴酸菜一股一股的餡餅味,能把莜麵燴酸菜吃出餡餅的味道,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美食呢?

豐鎮的莜麵燴酸菜

在我小的時候,到了山藥入窖的時候,人們也會儲存一些大菜(圓菜)和山藥搭配著一起吃,這也是那時候僅有的蔬菜了。我們村有個種菜能手,我叫福祿爺爺,也是從口裡出口外的,可福祿爺爺的口音和全村人都不一樣,人們說是關南人,福祿爺爺心細手巧,是我們村的種菜能手,每天務義著我們村的菜園子,到了秋天一顆顆碩大、鮮嫩的大菜(圓菜)足有十幾斤,家家可分得一些儲存入窖,這就是一冬一春吃的唯一的蔬菜了。

秋季在天氣上凍之前,大圓菜就得砍倒,凍了就不好吃啦,家家都會把圓菜的邊葉,也就是經歷過風吹雨打,日曬時間最長,吸收光合作用最多的那層墨綠色的邊葉整理好,帶回去洗乾淨,切碎了,切成像作文本上的格子那麼大的塊狀,放在準備好的罈罈罐罐裡,用沸水燙過,壓上淹菜石頭,二十多天就可食用,酸酸的湯,酸酸的菜,一頓飯撈上一碗酸菜,一勺酸湯即可。

如果你也想嘗試一下是一種怎樣的美味,我就告訴你怎樣的做法。

首先你得會做莜麵,窩窩、搓魚魚都可,莜麵餄餎也行,莜麵做好了備用,取適量的土豆,用板擦子擦成絲絲,用水過濾,切蔥、姜、蒜、花椒麵,摘摘面花、備用,切少量的豬肉丁,一碗酸菜加湯,(五六個人食用),不愛吃酸的酸菜可以少放點,因人口味而定。

豐鎮的莜麵燴酸菜

鍋內放少許油,油燒熱,放肉丁煸炒,炒出肉香放蔥花,姜蒜,花椒麵,摘摘面花熗鍋,然後把過濾好的土豆絲倒入鍋內煸炒,加鹽,加少許醬油,加水,水淹沒土豆絲一公分為宜,土豆絲燒開後再把酸菜和酸菜湯倒入,做好的莜麵一起上鍋蒸,莜麵熟了,酸菜也就燴好了,切記一點,湯小了調莜麵就不好吃了,湯大了味道也不濃了,菜湯不稠不稀為好。再切上點生蔥花撒在上面,色香味俱佳。

說了半天其實它也是一道葷素均可的飯菜,在過去那些貧困的年代,肉那能天天吃上,殺上一口豬,也都放在了肉窖裡。

肉窖是啥?我得說一說,冬天殺了豬,怕趕過年的時候吃完,就在院子裡的背陰處,用胡麻柴墊底,上面打一些乾淨的冰塊鋪在上面,然後把兩扇已凍的豬肉放在裡邊,再用冰塊蓋住,外加一層胡麻柴,最後用和好的髯泥抹住,想吃點也難,只是心裡覺得我們家不缺豬肉啦,來滿足一下內心的空虛,直到臘月二十三以後才揭肉窖,外面留下的那點少的可憐的肉也只能等到看人待戚的時候才能嚐到肉香,一冬天的燴酸菜,只能是素酸菜。

素酸菜也有它獨特的味道,我現在總覺得素酸菜更好吃,做起來也簡單,掏好的山藥絲絲倒入鍋內,加水,鹽、放少許醬油,燒開放入酸菜和酸湯,把蔥、姜、蒜、花椒麵,最主要的是摘摘面花必不可少,備好了,放在大碗裡,灶火上燒上一鐵勺頭胡油,燒到油七八成熱,拉出來,往備好了料的碗中一倒,只聽的“刺啦”一聲,滿屋飄香。莜麵蒸熟,酸菜出鍋時把碗裡的料油往燴酸菜鍋裡面一倒,勺子攪勻,山藥絲絲不綿不硬,不酸不淡,胡麻油熗料的濃烈的香氣,燴酸菜和莜麵一挑,愛吃辣的,再炸上一罐罐胡油辣椒麵,還真是不乏一股一股餡餅的味道呢。

記得七八十年代我上學的時候,到了冬天,早上八點上學,下午三點放學(這種作息時間叫:一下學[xiao]),肚子裡,腸老師和肚老師早就開始打架了,就盼著飯老師來拉架呢!大人們等不到我們放學就早早的吃了午飯,給我們在熱乎乎的鍋上餾著,我放學一放書包,就先問媽媽今天吃的啥飯?當媽一說出莜麵燴酸菜這幾個字,我已經哭成個淚人,別哭別說:“天天就知道個莜麵燴酸菜,就不能吃點別的?”別哭邊吃,那個不香,那個氣,就這樣飯拌淚,淚拌飯地象徵性地吃上一點,一甩筷子不吃了,寧願餓著。媽媽不忍心,就給把莜麵切碎了,炒一炒,別炒邊說,能吃上莜麵燴酸菜就是好飯了:“那些年我們餓的,山藥皮都不捨得削……”

媽媽下面說的話我一句也沒聽進去,什麼飩飩呀,莜麵燴酸菜呀,這一輩子不吃我也不稀罕!我一聽到這兩種飯就愁的直想哭……

說起來也奇怪,如今離開了家鄉,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兒時的飩飩、莜麵燴酸菜成了我經常心心念唸的美食,隔三差五的就想吃一頓,再搭配的蒸上點凍山藥,那就是再好,再地道不過的家鄉口味啦……

慶幸的是:莜麵燴酸菜,我的美食,我一直都在你身邊,從未走遠,我依然守護在你生長莜麥,山藥蛋的這塊沃土上,內蒙古——這塊培育你,也養育我成長的土地上!

高煥清,網名高興,原豐鎮永善莊鄉人,現居呼和浩特,喜歡閱讀、寫作。(北京豐鎮同鄉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