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么样对待社会的老龄化的?

YXL独立风中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全球各国人口平均寿命的统计,日本的男女平均寿命为83.7岁,是这个项目22年的冠军保持者,而日本的百岁老人也是世界第二位,达到六万一千五百六十八人,百岁老人的数量仅次于美国。一方面日本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也十分发达,使日本人十分长寿,但是另一方面看日本的生育率却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两个,首先使老人的养老问题,在这方面日本首先具有一套成熟的护理保险制度,长期的护理保险服务可以为生活困难的底层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健康保护。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维护老年人的健康,以各级政府单位为核心,组织协调各地的社会团体、公社等等去帮助所在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再有就是建立的老年人公租房体系,确保老人老有所居。

  针对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减少问题,日本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比较有效果的方法,首先出台了鼓励老年人工作的法案,这个法案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确保了80岁以下老人如果想就业,也可以的,是受法律的保护的。同时规定企业保证老年人就业,不得有年龄上的歧视。

  第二点就是鼓励生育,对孕妇以及生产的过程包括孩子的上学等都实行补助政策。

  第三点大量实行科技化自动化生产,雇佣机器人,使用无人机无人汽车等进行服务。

  第四点,积极让女性投入工作。尽量让全职太太都出门工作,使女性走进社会

  最后一点就是引进人才了,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类型的人才,包括拥有高科技技能的高端人才,也包括懂得技术技能的蓝领工人,双管齐下,缓解劳动力不足。


环球网

鼓励生育!跪求青年人、中年人and宝刀不老的老年人赶紧生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去年年底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估算值”显示,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数仅为94.1万人,创下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作为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新生儿的数量不断减少,这将意味着老年人的数量和占比在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人达351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7.7%,高居全球第一位。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被视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日本的27.7%的老年人比例,直接就是老龄化社会的终极版。

试想,夏天当你在大街上压着马路,想看看黑丝吊袋小短裙和小姐姐的美腿时,结果看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大爷和大妈,你的心情是不是还能依旧美丽。

(满大街的大爷大妈)

老龄化给日本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那边的人工费老贵了。

在Japan的大街小巷,农田山岗,你可以到处看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爷爷奶奶在自强不息地劳动。

日本政府每每看到这一幕都不无痛心疾首:“有着体力不如赶紧回家看看还能再生几个不”。

(日本的出租车司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当然,日本老龄化肯定不能怪老年人,你总不能埋怨老年人赖着不死吧。老龄化的根源还是年轻人不愿生育。

由于日本政府拒绝了大规模引进移民计划,所以日本只剩下鼓励本国公民生育这一条路可走。

作为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日本为国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日本小孩从小到大的主要开支几乎都由政府包揽,政府以此希望减轻日本家庭负担,鼓励人们生育。

但是,这些措施似乎没啥卵用。

日本的老龄化依旧在不断地加剧。按日本现在的出生率推算,到2050年日本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就将达到15-30岁青年人口的两倍,简直就是放眼全国皆银发。

为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直言这将是日本的“国难”。

但问题是,安倍也没孩子!

(安倍大哥,你能先带头生个不)


千佛山车神

日本社会现在老龄化,少子化十分严重。

今年三月日本政府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近28%,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14%.

现在去日本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旅行,走在街上很难见到年轻人,碰到的大部分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在年轻一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也能看到很多明显过了退休年龄的老人在劳动力密集行业工作。

老龄化加剧财政负担,制约经济增长,造成劳动力供应不足,创新能力减弱,消费需求减少等问题。为了应对社会的快速老龄化,日本政府可谓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

首先是鼓励生育,国家提供各种育儿福利鼓励年青人多生小孩;

再就是延迟退休,鼓励老人和家庭主妇重返职场,以弥补劳动力缺口;

开放外来移民,吸引和鼓励留学生在地就业;

大力投资发展养老型医疗护理行业,培养护理人员;力推小规模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在家养老;

建立和完善“高龄老年人医疗制度”,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充分利用和配置医疗资源;

此外,日本目前也在大力发展养老机器人以图缓解劳动力短缺,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