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教你如何写作文

汇总教你如何写作文

要点串讲:

  想写好作文,不仅要学会构思,更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如何写人、如何记事、如写写好景物等等。掌握这些常用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写好作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相信学会了它们你的作文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1、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习作中,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能起到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引发读者更多的回味。因此写好开头和结尾对于成功地完成习作至关重要。

  开头的方法及特点:

  开门见山: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扣住题目,简洁,避免离题。如《桂林山水》。

  介绍背景:说明情况和背景,让读者容易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快把读者带入到文章当中。如《一夜的工作》

  提出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迷人的张家界》倒叙引入:这种方法会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激发读下文的欲望。如《梅花魂》

  但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开头,都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能吸引读者,产生深读全文的欲望;第二,要简短有力,清楚小巧,不宜拖沓。

  常用的结尾方法和特点:

  升华主题:揭示文章主题,升华中心思想。如:《再见了,亲人》

  总结全文:概括总结,能让读者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非常自然。如:《鸟的天堂》

  照应开头:能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结构紧凑。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另外还有用事件的结果做结尾,引用别人的话做结尾,抒发情感,表达希望或决心做结尾等形式。在结尾写作中要努力做到,果断干脆,简洁有力,呼应中心,留有余味。而不能出现虎头蛇尾的草草收场,使作文出现头重脚轻,或者是节外生枝,拖泥带水,使结尾臃肿,让读者产生厌烦的感觉。

  2、写好过渡和照应

  在习作的评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字样:衔接自然,结构紧凑。这些实际都是过渡与照应在作文中起到的作用。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或转换,是段与段之间联系的桥梁。过渡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应该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气连贯,起到衔接或转换的作用。常见的方法有:按时间顺序过渡、按空间的顺序过渡、利用总分关系过渡、按因果关系过渡、按转折关系过渡等等,在这些过渡方法的运用中,经常会有一些起着过渡作用的词、句、段,这是我们判断过渡关系的标志。

  照应是文章上下文内容之间的互相呼应照顾。即前面的内容要分步说清,在后面有照应,写后面的内容,前面也要有交待。前后照应可以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让前后联系得更紧密。常见的方法有:首尾照应、内容与题目照应、关键地方重点照应等。

  3、如何写人

  写人是习作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写人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有抓住人物身上个性化的东西,才能把人物写活。通常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突出人物的个性。下面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明我们在习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外貌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外貌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写外貌最忌讳的是“公式化”“一般化”“千人一面”。外貌描写不在全而在精,另外不仅要注意静态的外貌(肖像)描写,更应抓住人物动态的外貌(神态)进行描写。

  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应该符合人物的特征(一个人的语言是就好比是这个人的身份证,是别人所不能重复的),要力求准确、生动、口语化;要通过语言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和精神面貌;要注意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写“活”,才会让人读起来真实可信。

  动作描写要准确具体;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内心活动、精神品质;要真正为表现人物的个性服务。这样写出的人物就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了,形象也会生动起来。

  要想使你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单靠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心灵深处地思想、情绪、感受和产生这些内心活动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外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神态外,还有内容心世界中的喜、怒、哀、乐、思念、向往、愉快、忧虑等等。如果我们在习作中适当穿插了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于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深化作文中心,增强习作的感染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上所说的只是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通过记叙事件来表现人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写人;通过对比来写人物等等。这些方法我们还要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继续体会理解。

  4.如何叙事

  事件,是习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叙事也是习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事情,有时我们是亲历者,有时我们是旁观者。

  从选材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感觉最深的事件来写;选择新颖的事件来写;选择新颖的角度来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习作的新意。

  从方法上来讲,首先,写事时要注意全过程的设计与构思,最重要的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尤其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写具体,其次要在事情的重点部分加重笔墨,以突出文章主题。最后还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5、如何写景

  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要想把景物写好最重要就是观察,观察时首先要安排好观察的顺序。然后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比如颜色、姿态、味道、动态和静态等,从不从的层次和角度进行观察才能景物的特点来。

  描写时,首先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按景物的空间顺序(如:《人民大会堂》),按景物的时间顺序(如:《火烧云》)等,这样可以使作文条理清楚,能体现出景物的整体层次。第二,要特别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写出它的独特之处。要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景物的特点,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细致地描写。还要注意景物的变化,如:一阵风或一阵雨,都会引起景物的变化,要善于抓住这些变化,把景物写“活”。在描写时要注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第三,还要注意努力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小学作文,把自己对景物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当中,有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桂林山水》)

  6、如何状物

  状物就是把把看到的动、植物或静物形象地描绘出来,讲清它的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联想,让读者有如见其物的感觉。

  状物首先要做好的也是观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良好习惯。在进行习作之前我们就要对所要写的“物”有所留心,有所观察。

  写动物时,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我家的猫》、《翠鸟》等。

  写植物时,要抓住特点来进行描写,如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各部分的形象,调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同时还要熟悉它的生活习性,比如描写“夜来香”,就要知道它开花的特点,写“无花果”就要注意写出它“无花”的原因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写静物时不仅要抓住其外形、形状、大小、颜色、构造等,更要写出它的功能、用途并将其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融进自己的感情。

  7、如何写想像作文

  以一个假设的身份或在假设的环境中,叙述可能发生的事件,通篇以想像为主的作文,就叫想像作文。在习作中我们要注意区分想像作文与作文中的想像的不同。抓住想像作文的特点进行习作。

  写想像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想像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合情合理,不能胡思乱想,胡编滥造。

  (2)想像要大胆,要有创造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构思要“敢想别人所未想”,写法上要新颖,有吸引力。

  (3)想像作文在内容不仅要求新,而且要有意义,有趣味。

  (4)想像作文的构思要精巧,故事情节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

  1、审题。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景和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活动一般是命题作文。

  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

  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3、注意写好活动中人物的感受。

  写小学作文新招:巧用对比法

  请看(美丽的公鸡)中的一段话:

  有一天.公鸡吃得饱饱的,挺着胸脱,唱着歌,来到一裸大树下。他看见一只啄木鸟.说:“长嘴巴的啄木鸟,来,咱们比比谁关。”味木鸟冷冷地说:“叶不起,老树生了虫子.我要给他治病。”

  公鸡好吃徽做爱虚荣;啄木鸟勤于劳动乐助人。这样鲜明的对比.不仅可以突出两者的鲜明特征,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看来.“对比法“还真是个不错的“手段”。具体怎么用呢?

  一、“对比”有三种情况:

  1.将两个事物或人物进行对比。

  例:

  我称他弟弟,真有点“名不符实”,因为他个头比我还高一点。有时他反要我叫他做“哥哥”.闹得我哭笑不得。这也难怪,我才比他大20分钟,双胞胎嘛。

  分析:

  通过“我”和弟弟的对比.突出“弟弟反比哥哥高’的特点。

  2.将同一事物或人物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

  例文:

  两进小区(节选)

  前年夏天.我随父母第一次走进了大姨居住的居民小区。大姨家住的是一栋紧幸铁路的居民楼,据说这座楼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楼前是个不大的街心绿地,几十探大树下本应是居民休息的好去处,可是.入口处立着两个脏兮兮的垃级箱,盖子早不知跑到何处,垃圾外流,堆积一地,坟绳乱每自不必说。进入绿地,已看不到青青的绿草、鲜艳的花朵。一块块被人们践路后裸东的地皮上满是构龚和成片的瓜皮、果核。“怎么无人打扫呢?”我诧异极了。姚妈告诉我:“唉!这里的居民素质低,成天打架、斗殴,居委会忙着调解,哪儿还顾得上社区建设?”果然,当天夜里,我就被一阵杂乱的叫笃声吵醒了。原来是几个人深夜在楼前路灯下打麻将,闹出了乱子。‘’我再也不来您这儿住了!”临走,我向块妈发誓说。

  事隔两年,还是盛夏,我不情愿地随妈妈又一次瑞进了那个曹让我恶心的居民小区。“咐,摆上花了!”我站在小区进口处自言自语道。一面砖砌的萦红色琦壁上"xx小区”的金字闪闪放光,堵角下是一排盛开的迎春花。走进入口,楼体左右两侧的琦面十分整洁.明亮的橱窗里贴肴“八荣八耻”宣传画、丈明居民排行榜、民牛提示语、社区党员职责肉。这真让我喜出望外。“垃坡箱呢?”我四下手找。“那不是吗广块妈用手一指。啊!这是谁的发明.两个机器人模样的箱子立在存车处倒面。我走进绿地,这里千净、清新。凉亭、石桌旁,几位阿姨在闲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多像一支和谐的奏鸣曲呀!”“你说什么呢?.,姨妈问。“以后我在您家常住啦!”我大声地说。

  分析

  采用对比的组材方法,展示了同一小区两年前后的巨大变化。这种差异鲜明的劝冲描写娇凌者留下了探刻的印象和启示。

  3.上面两种情况综合运用

  他不该这样做(节选)

  寒假里,我随妈妈到湖州的外婆家过年。

  村上的人家大多盖起了新楼房。听说和仁叔家的房子造得最好.共花了30多万元,外婆鱿带我们去参观。

  碧绿的琉璃瓦盖的围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不诱钢的移动大门熠熠生挥。客厅里.紫红色的地砖.深棕色的璧板,木红木的桌持,四周还摆着几套大沙发。楼上楼下有三套卫浴设备,其中一套还配备了冲浪浴盆呢。

  出门时,我看见祈房旁边有一间破旧的矮草房.门丰掩着.窗上没有玻鸿,用度弃的化肥袋打着。我好奇地走上去一看,里面黑润洞的,好像有个老人在喂羊。我问这是谁家,外婆说是和仁叔的爹娘住的。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住这样差的座子。外东叹了口气说,."回家跟你说".

  分析

  新楼房跟矮草房对比.表现房子“主人”的不同处境;和仁叔对自己、对父母两种做法的对比,则表现了人物的道德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