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好,到高中怎麼補也補不上去,為啥?

九鬥學生心理

從高中開始,到大學,再到讀碩士、博士,都是呈金字塔的結構。初中生經過中考,會淘汰一部分人,高中生經過高考,會淘汰一部分人,以此類推。

所以孩子在初中學習成績好,並不代表到了高中以後孩子學習依然拔尖,因為同是學習好的同學在高中聚在一起,競爭要比初中激烈得多。

比我過來人的身份看,在學習上孩子智商差異也比較明顯,智商高的孩子,不需要怎麼用功,就能獲得較高的分數。每個學校,都會有一部分這樣天才型的孩子。

另一部分,是需要靠努力獲得較高分數的。這部分孩子智商中等,但因為足夠努力、方法得當,學習成績也會不錯,通常能獲得中上等,但要拔尖比較難。

還有一部分人,上了高中之後,變得比較貪玩,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出入網吧遊戲廳,學習成績也會一落千丈。也有一部分人,看似努力,但心思並沒有用在學習上,學習成績也提高不上去。

高中的學習內容,高一高二是打基礎,最為關鍵的是高三。如果一個孩子,在高三階段能夠知恥後勇,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一個不錯成績的。至於排名,那就看班級裡其他孩子的表現了。

對於孩子這種怎麼補也補不上去的情況,我覺得重要的還是看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高中的知識點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一靠死記硬背,二靠舉一反三。你孩子初中學習都很好,肯定不是智商的問題,這點毋庸置疑。

所以說,如果孩子真的能夠在學習上用功,付出足夠的努力,但學習成績依然提高不明顯,那絕對是學習方法的問題。給孩子補課,不是補知識點,而是需要給孩子補學習方法。每門課程的學習方法不同,就像前面所說的,有的靠死記硬背,有的靠舉一反三。如此而已。

多去找有經驗的老師,探討一下孩子學習方法的問題,也可以找一些考上過大學的學生,詢問一下他們當時是如何學習的,尤其是那些曾是高中的學霸們,他們的經驗會對你很有幫助和借鑑意義。


名師育兒

相信好多家長包括學生對於前的學習方法並不適合高中這一階段,孩子沒有完全適應高中的節奏或者老師的授課方式;二是家長所看到的成績下滑是相對性的,針對初中成績較好的孩子,因為經過中招考試的選拔,考取的高中也較為理想的話,班級裡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增多,孩子面對的競爭力迅速增加,排名相對下滑也是正常現象;三是這一階段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學生需要學會合理的調節方式,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較大影響。

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較多、綜合性強,要求學生有更強的分析、概括、綜合和實踐的能力。學生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積極適應各科老師的教學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識,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循序漸進、有規律地學習。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但並沒有統一的規定,所選取的方法因個人條件、時代、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工欲善其事時必先利器”好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特點,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如:背誦、默寫、速記,筆記等。

正如人們所說:態度決定一切,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不管是取得了成功還是遭遇了打擊,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這對促進學生學業上有所成就是十分重要的。學生需要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學習態度,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學習,知難而進,付出努力與行動才會取得成功。


心聆教育

簡單的將上述問題翻譯一下,孩子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好,可是到了高中學習成績卻一落千丈,家長報了很多補習班,孩子學習卻毫無起色,家長心急,孩子心急,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原因有很多種。



第一、學習方法

小學初中的知識都是簡單的直面性的,讓人花費心思去鑽研的問題很少,而高中的學習知識交叉性大,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問題,與小學初中有很大不同。

所以說根據這兩者不同,你的學習方法也需要做一些改變,高中老師相較於初中和小學老師,講課速度明顯加快,因此,你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適應各門學科老師的教學,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第二、學生水平

小學初中是九年義務教育,因此學生的水平高低混合在一起,而通過中招選拔,考入重點高中,則是在眾多莘莘學子中挑選較優的一部分,所以在升入高中後,名次下降是正常的。

在這樣的高中求學,身旁坐著的都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競爭壓力相應提高,排名的相對下降也是正常的。

第三、心理壓力

在面對小學初中擁有好的名次,可是升入高中與眾多優秀學子一同競爭,名次不升反降,心裡有落差是難免的。

可如果這種落差沒有調整好,名次一降再降,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這時候家長同志們就需要注意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避免更嚴重的問題發生。

有時候,家長不經意的嘮叨也可能是導致孩子問題的原因,所以說,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進行交談,給以孩子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優學優考策略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教學內容的加深。小學初中是屬於初等教育,教的知識都是一些基礎知識。只要孩子認真學習,跟上老師的步伐基本上是可以取得好的成績的。高中教育已經是高等教育的範疇了,讀了高中就要進大學,而且我們國家基本上還是全國統考,所以高中教育它是為國家選取人才的地方,所以教學內容深度難度要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如果孩子沒有一個舉一反三的能力,即使孩子在初中學習成績很好,那麼進入高中如果不非常認真學習,是很難在高中取得好的成績的。我們都是應試教育過來的,在讀補中的時候,特別是初中數學考試的時候,後面不是有兩道題嗎?那兩道題,每題10分,那兩道題就是屬於高等教育的範籌,如果班上的同學有一兩個能夠很好的解答出來,那麼即使到高中,他們學習數學也會非常輕鬆的。因為他們這方面的邏輯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強的。這是理科。再來說說文科,文科有一科叫地理,本人是學文科的,初中其它學科不怎麼地,但地理卻實學的特別好,在初中考試從來沒有低於90分的。然後進入高中地理,高中的地理對於我來說也是非常輕鬆的,但我在讀高中的時候,班上很多同學學地理特別吃力,感覺特別難,就是那種經緯線,空間思維這一塊限制他們。所以說高中的教學內容其實比初中要難上幾個等級了,如果不會變通,不下點方法,那真的學不好知識。希望對提問者有幫助。


美容護髮達人

以我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問題出在兩個方面:

第一,你所說的“挺認真”只是表面現象。孩子表面上每時每刻都在學習,但實際上他一定是逃避了對他有難度的問題。這是最致命的。一個不能迎難而上的學生,成績一定會下滑,最好的就是停滯不前。或者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看起來很用功,可是他成績卻一直不好,那他一定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難而退了。不信,你可以問一問你的孩子,課本上和習題冊上那些對他來說有難度的問題,他都是怎樣解決的。他一定是在練習本上一遍一遍地做著那些他已經會了的習題。

第二,補課佔用了他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時間。我極其不贊成學生到補課班補課,不管這個補課班是誰辦的。連學校的老師對學生來說都只是個“柺杖”,課外班的老師更是柺杖。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不能總是靠柺杖走路啊。你的孩子一定是在學習上很少主動思考,遇上不懂的馬上就得找老師講。這樣,只能是老師講了啥,他就會了啥(這還是好的),但是卻不能舉一反三。不能舉一反三,補再多的課有什麼用?要說有用也是負作用。不信你可以問一下你的孩子,是不是老師一講他就會,老師不講就沒有思路。

如果您認為我說的是真的,那該怎麼辦呢?怎麼辦,對症下藥!最關鍵的問題是解決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問題。

首先,就是要停掉所有補習班課程,不管補習的老師水平有多高。

第二,找好起點。從哪裡不會的,就從哪裡學起。先從課本開始,從課本上的例題開始。該做的做,該背的背,總之,一定要把課堂上老師要求落實。

第三,自己弄不懂的,不要先去問老師,要參考一些教輔材料自學,這有個名詞叫“啃書本”,因為現在教學輔導材料多如牛毛,隨便買幾本都夠用了。實在自己“啃”不下來,再去問同學和老師。

第四,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尤其是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一定要記筆記,課堂可粗記,課後整理。記筆記絕是一個極好的學習習慣,是積累和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看看下面的學霸筆記,值得學習。

如此堅持下去,一個月就會有效果。

我是松濤盛語,多謝閱讀。希望能看到大家的留言。謝謝。


松濤盛語


1、是否現在上的高中品級較高,競爭很激烈,造成了孩子按照之前的學習方式仍無法脫穎而出,關於這個問題你們作為家長要仔細分析,比如之前初中屬於一般學校學習排名能在前50,現在在重點學校排名前200也算好學生,學校不同了也要理性分析,而不是單純以排名來定位孩子的好壞程度;

2、學生的學習好壞與老師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比如孩子比較適合之前老師的教育方式,到了高中後老師教育方式會有所不同,也就會造成孩子學習上的不適應;

3、環境的變化對孩子內心會有一定影響,人對於新的環境都會有排斥,都要有慢慢熟悉的過程,所以如果是剛進入高中沒多久,那就再給孩子多些時間,幫助孩子儘快熟悉環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4、初中的孩子還不算大,進了高中就意味著快成年了,所以心理和生理上都會發生變化,家長要注意觀察和引導,以免早戀等因素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老司機帶你飛翔

首先,小學初中成績很好只能代表小學初中的時候,孩子按部就班地跟著老師的步伐進行了學習,小學初中的知識體系不多也不難,因此在這個階段,保持成績好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到了高中如你所說,成績一直在中下游,這就要求家長要隨時關注孩子。

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否存在問題:一般來說,高中的課程要比初中難很多,每天的作業量和所學科目也更多。很多學生在初中的時候,是完全靠著拼時間和極度刻苦來取得優異成績的,這樣的孩子到了高中,如果不能及時改善方法,孩子往往已經沒有餘力來面對更高的學習要求了。而現實地說,一旦孩子有兩週時間的學習內容跟不上,在課堂上就開始聽不懂了,接下來就是惡性循環。

如果您的孩子還只有高一高二,一定要強調高一高二上課的重要性,老師上課的40分鐘比自己私底下一個小時要有用得多。因為高三就是一個不斷鞏固練習,發現知識漏洞的時候。

您還應該關注下您孩子的心理。您的孩子小學初中成績一直都很好,但是到高中到了中下游,他的心理壓力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我覺得您需要告訴他,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盡力而為,但是也不能完全沒有壓力,這樣會失去追求進步的心。一定要注意他的心態,心態調整好了,學習方法改進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如果在做題時對考點不是很清晰,做題遇到瓶頸,推薦點知教育在線輔導,老師可以即時解答難題還可以提供學習方法。


吱吱154067746

當過老師的都知道,大部分學生如果小學初中成績好了,到了高中成績也會很好。因為小學初中根基打的牢固,高中成績也容易提高。但也確實有些學生在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好,但到了高中反而成績不好了,到底怎麼回事兒呢?


我認為:一、本身智商不夠。小學初中是基礎,所以考試的內容偏重於基礎知識,因為這樣,即使智商不高的學生,也可以憑藉踏實的學習態度提高成績的。也就是說,憑著死學,成績也可以搞上去。但高中著重的是考察能力,拼的就是智力,智商不夠的學生再怎麼努力也很難保持小學和初中時候的好成績了。

二、高中的時候,思想發叉了。有些學生小學和初中時思想單純,一心用到學習上,所以成績一直都不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開始變得活躍起來,考慮的問題多了,就會分心,也就是常說的發叉了,不能夠再集中精力學習,所以成績自然不會再好了。

其實,還有一種是逆勢上揚的。小學和初中成績都不是很好,但是到了高中,成績反而提高很快。原因是因為小學和初中貪玩兒,沒有好好學習,成績一直都不太好。但是,到了高中後,認識到成績的重要性了,能夠集中精力學習,成績因此提高很快。這樣的學生本身智力超群,學習的潛力很大,一旦被髮掘出來,成績就會一發而不可收了。


管風裡是誰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智商、情商、社會和學習環境以及學習習慣有關。到了高中,記憶的內容少了,邏輯思維的內容多了,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清勿灰心。同時要注意如下所述:

你的孩子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接受,這與學習目的和動機密切相關。乖巧的孩子,抱著家裡要我學我就學的態度學習,動力是不足的,學習效果是不理想的,這與情商密切相關。希望家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對症下藥,放下包袱。開動思想機器。

調動主動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有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還沒有跟上去,喪失了信心,失去了動力,所以表面上的學就是為了交待家長對其所愛。要知道,學習和長跑一樣,也有高原期反應的,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效的。

此外,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還與學習方法沒有跟上去有關,學習效率就低了。所以,關心孩子的學習,不單單是要在學習時間上下功夫,還要在學習方法上做文章。能否買一些關於學習方法方面的書籍讓孩子看看呢!

事實和測試結果表明,智商特別高的神童和智商特低的的低能兒是極少數。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有多少老師罵他是低能兒、傻瓜、笨蛋呢?甚至被趕出學校,說明什麼呢?說明智商不是絕對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你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要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但是不能脫離現實,盲目攀比不可取,學習成繢達到一定高度就可以了。不必太多地苛求。


亭亭玉立104648451

這個問題,作為一名曾經的高中化學老師兼班主任,我絕對有資格來回答。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1.很多以高分成績升入高中的孩子(基礎紮實、學習習慣好、主動學習能力強、心理承受能力強),只要在三年的時間裡緊跟老師的教學步伐,這些孩子的成績很少有掉隊的,掉隊的大部分都是愛玩的,比如男孩玩遊戲,女孩談戀愛導致的成績下滑,但是隻要在高三那一年孩子收心回來,基本都能找補回來一些。

2.有一些孩子的父母定義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是真的沒有在一定的大環境中進行比較,比如曾經在某個小學某次考試中得了第一名,這樣的光環父母一直記著,把一次的考試好認為是孩子的成績好,這顯然有失公允。

3.那些在以中等考分進入高中階段的孩子,有一小部分會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期間逆襲,有一大部分會保持現狀,那些能夠逆襲的孩子都要比一般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

4.不變的真理是:孩子從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學習基本上是老師教什麼內容,考試八九不離十是考大綱的內容,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家長和老師督促的緊一些,孩子聽話規矩一些,孩子基本都能保證不錯的成績,但是進入高中階段,孩子的學習要自己更多的主動性、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在這個時候隨著學科的變多,在不同的孩子之間就會體現出很大的差別。

所以建議:在孩子初中畢業之前,家長真的不能只盯著孩子的分數,分數很重要,但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更重要,也就是說父母要比多少年前的父母付出更多才行,一味的盯著分數看而捨棄其它綜合能力的培養,孩子在未來一定會吃虧。不只有高中階段,在未來大學階段、走上社會的各個階段,都需要綜合能力突出而全面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