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植物借风传递种子来延续生命本是寻常,但作家张晓风却因这般寻常,心里起了波澜。今天,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作家对生命的敬畏。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本期音频选自《敬畏生命——台湾励志散文名篇欣赏》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

张晓风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在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荫,但造物主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张晓风在散文《敬畏生命》中,仅仅捕捉住人生一瞬间看到的景致,寥寥数笔就将生命最为动人的魅力展露无遗。植物凭借风传递种子而得以延续生命、繁殖生命本是一件再自然、普通不过的事了,但作者却从那接连不断飘送的“白色的纤维”中深深洞觉出这些小生命的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韧性和强旺的活力:它们不遗余力地寻求生存的机会和空间,它们对生命的珍视、热爱,震撼着作者当时闲适优雅的心绪,它们的生命形式和生命内涵令作者敬佩不已,也使她感悟到生命的可敬

行文中,作者以平等或者说尊敬的情感赞美着那些看似弱小的自然界的生命,在感叹和赞颂之余,她又联想到人类自身,“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作者巧妙地借自然界的生物婉转地表达了她的思绪,其心灵的波动所产生的强大的感染力引领着我们一同进入她的情感和思维空间,共同品味、思悟生命的伟大和内涵。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张晓风

张晓风,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8岁随母亲一起赴中国台湾,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 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最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写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但她的成就并不止于此。她其后的作品在内容和技巧上都不断发展和突破,从描写生活琐事,渐渐转变为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融入哲理,不断开拓。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愁乡石》等。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丨张晓风:敬畏生命

康辉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1993年毕业后康辉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同年任CCTV-1《晚间新闻报道》、《新闻早八点》等主播,新版《东方时空》、《午夜国际观察》主持人。2001年起康辉任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的副主任,主持《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多档节目。2015年9月15日,获得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6年3月21日,被评为2015年年度十佳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