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姓名跟汉族是一样的?

青天在看

壮族算半个人造民族。

之所以说是半个,是因为历史上确确实实有壮族这个民族,但是这个民族是个大混合,还从这个民族里面分出来一个民族,例如说布依族,壮族这个民族在建国之前叫僮族,建国以后周总理建议改名叫壮族,于是有了壮族。为什么一定要改名呢?因为当时很多人把“僮族”这个字读成“童族”,实际上僮应该读成 zhuàng,既然如此,干脆干成壮族。


壮族的汉族之间互相通婚,双方互相影响,自秦朝依赖,汉人移民到广西的就已经不少了,到民国时代,汉族占据40%,少数民族占据60%(包括壮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当地的壮族人受到汉人影响,有一些汉人的习俗,而实际上还有一部分移民到广西的汉人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有了壮族的习俗,这是很正常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壮语里面的汉语借词非常多,当然壮语的借词不一定是今天大家所讲的普通话,更有可能是方言。

壮族文字目前还算有人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方块壮文,一种是新壮文。

方块壮文是方块字,其实很像汉字,其中有大量的汉字借语


方块壮文历史比较悠久,但是有一个问题:在广西各个地区方块壮文的书写是不一致的,由于口音不同有的县这样,有的县那样,而且如果想写方块壮文你得先学会汉字,这就加大了学习成本。


新壮文,其实是拉丁文字,不是历史自然演化的,实际上是建国以后,政府为了推行壮语而发明的一套文字,目前还在使用,在中国部分网站上有这种文字,例如说人民网,想看新壮文,可以自行查阅:

http://sawcuengh.people.com.cn/


不过由于壮族汉化程度太深,目前能正常书写壮文的壮族人寥寥无几,不过壮语还是保留下来了,很多壮族人还是会说壮语的。


而古代的壮族地区有点类似于古代的日本,平民是只有名没有姓的,只有受过汉化教育的土司之类的才会有姓,由于方块壮文不统一,一般都采用的是汉姓,明朝改土归流以后,平民也开始大量采用汉姓,和汉族人一样开始制定自己的家谱和族谱。


李建秋的世界

汉武帝的强盛,使各民族之间又一次大的融合。汉武帝赐姓匈奴,匈奴人的金,刘,卜,乔,康,等姓在少数民族都有分布。到了北魏更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交融更加密切。考文帝拓跋氏下令族人全部改成汉姓。


拓拔姓元,达奚氏改为奚姓,贺类氏改为贺姓,独狐氏改姓刘,有一百多个鲜卑姓改成汉姓。到了贞观之治的唐代,更是远方的小邦,外族齐聚长安朝贡大唐,国姓李氏被少数民族首领,放到自己名字的前面以为殊荣,族属土民争相郊仿。

之后的五代十国的首领皆为少数民族,像李存勖,石敬塘,刘知远,其祖先都是少数民族汉化过来的。

金灭北宋,完颜氏主动改姓王,整个金朝贵族,百姓等争相改为汉姓。到了金朝末年已有三十多姓氏改成汉姓。

元朝主要是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到末年时有大多数蒙古族已经汉化,被朱元璋打到漠北的只占很少一部人。

明初太祖开始大量赐姓给少数民族首领。又诏命少数民族一律使用汉姓,像回族就有,黑,白,沙,黄,窦等姓。

清朝初期,就有许多满族改姓汉姓,到溥仪退位基本上满族姓氏全部汉化。像金,佟,王,关,马,舒,齐,富等。还有傣汉通婚出现的固,刘,等姓。汉瑶通婚出现的冯姓,谢,韦,谭,等姓氏。


坐看雨收云散

对于这个问题,

怎么说呢,其实可以说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间相互交融的不只是血液,更多的也是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发展到今天,各民族间早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璀璨的中原文化,更是收到众多少数民族的学习和推崇!

像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提倡学习中原文化,去鲜卑化。少数民族开始学习中原文化,使用中原的文字和语言,而改姓氏为中原姓氏,也是去鲜卑化的一部分!

所以在北魏孝文帝的推动下,鲜卑各姓氏纷纷改姓,像拓拔氏就改姓元,独孤氏就改姓刘等等,于是到后来,鲜卑人便彻底的融入到了中原文明之中,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而应该有的其独特的文明体系!

而这,也只是五千年来,各少数民族中原化得一个缩影而已,因此,到了今天,就会发现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与汉族一样,那其实是因为在以前的时候,他们改了姓氏了!

他们的老祖宗的姓氏,跟他们现在的姓氏可能根本就不一样,都改姓了的!


蜀北一

我们首先来看一组名字(满族):

郎平:著名女子排球教练 齐秦:台湾著名歌手,原籍黑龙江 齐豫:台湾著名歌手,原籍黑龙江 关之琳(关家慧):香港著名演员 关山 :关之琳父亲,本名关伯威,香港著名演员 那英:著名歌手 佟大为:著名演员 关悦:著名演员


可见,很多少数民族的姓名和汉族还是非常接近的。

那么为什么少数民族会和汉族姓名接近呢?

第一:少数民族与汉族千年的历史演变,在中国大地上形成杂居的分布形式,而汉族文化是主流文化;又,古时候,主奴君臣尊卑的人际关系里,有‘赐姓’的事列。 少数民族用汉语言文字姓氏,可能有被‘赐予’的,也有受主流文化的影响而自行效仿应用的。



第二:许多同姓不是同出一源。如,先后有20多个姓氏改为汤氏,其中最大的有,杨姓改汤氏,温姓改汤氏,唐朝的唐改汤氏,更姓改汤姓,韩姓改汤姓。戴姓是一支西周初年封的戴国后裔,春秋时戴国被宋国灭掉,戴国人以戴为姓;另一支是宋国宋戴公的子孙,宋戴公的儿子以父亲的谥号“戴”作为姓氏。

夏朝有个甘国,位置在现在陕西省户县一带,甘国国君的子孙就以甘为姓;周朝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被封在甘,这个甘是现在河南省洛阳一带,其子孙也以甘为姓。上面说的戴、甘两个姓,其来源并不一样,祖先并不相同。



特别是人口多的大姓,大多数都有好几个来源,可见,许多姓并不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   

第三: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是传说中的两个部落首领,大约在五千年前,以这两个部落为中心,华夏族开始形成。那时候,他们活动的地域很小,不超过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新生儿死亡率极高,人的寿命又短,人口是很少的。

到了汉朝,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汉族的名称才确定下来。发展到今天,汉族已经拥有十几亿人口,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几乎世界各国全有汉族人。



总结:最主要是历史上汉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化少数民族学汉族文化造成的。很多都是赐姓的。比如我们羌族,有个大姓何就是赐的。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大家好,我是微视观察,原创码字不易,给个赞和关注呗!给你带来精彩的干货知识

微视观察

其他民族咱真不清楚,我以前有个领导就是是壮族人,姓韦,他说韦姓是壮族的大姓,他跟我谈过壮族姓氏的来源。

早先的壮族先民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就一个单名。这种单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秦始皇征服岭南后过了上千年,壮族先民才开始有了姓氏。

在网上查了一下其余的少数民族也有不少汉姓:比如羌族,有个大姓何就是赐的。

像关之琳,就是满人,关是满姓改的还有就是一些姓是赐的像李唐就赐了很多人李姓。

傣族的姓氏有王、白、杨、陈、罗、李、陶、肖、那、岳、冯、俸、金、等姓。

畲族古有盘、蓝、雷、钟4姓。


回族有,马、丁、、赛、撒、速、忽、纳、闪……

怒族崇拜动物,所以怒族除了虎姓,还有姓鹿、蛇、蜂、鹿、熊、猴、羊、鸡、鱼、鼠、荞、竹、菜、麻、柚木的。

但主要是历史上汉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同化少数民族学汉族文化造成的。很多都是赐姓的。

其实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姓氏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出国了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人!”

愿祖国强大早日收回台湾完成中国大一统!

附几张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







赵刚125739764

我来回答,老婆是河池正宗本土壮族的,对于姓氏方面。大多数壮族都是汉族姓氏。但据说有些汉族姓氏是从状语演变过来,比如麻,蒙等。还有一些壮族特别的姓氏,比如牙姓等。名字的也有些特别,比如的(Di)优,的春,这个的就是女儿的意思。还有乜优,乜春,这个乜就是妈妈的意思


电车杀手周某

像是蒙古族 满族等都经历过大规模的改汉姓,比如爱新觉罗的很多后代都改姓金了,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历朝历代也经历过改姓,赐姓,如傣族的召,刀等姓氏,还具有民族色彩,而大部分都已经变成了普通的汉姓,如彝族,白壮苗瑶黎等民族,现在如果说和汉姓不同的主要有新疆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族,塔塔尔等,藏族,珞巴门巴族,大部分的蒙古族,台湾高山族,以及大部分彝族


小马哥说我是小马哥

因为随时代的变迁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文化,语言等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流中了,例如普通话和汉字的普及以及老一辈人的过逝等原因更加速少数民族文字,文化的消亡。除了偏远地区,上了岁数的老人外,很多少数民族已经慢慢汉化了。


幸福的味道200331767

少数民族改汉姓,广义上的中国化包括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对周边民族的同化与融合,也被称作汉化。这个过程一直贯穿着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汉人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悬殊的人口优势,因而在民族融合中扮演主导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