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茗茗之中-徐瑞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春秋初期齐国在齐襄公时,国政混乱。公子纠和小白(齐恒公)在各自门客,管仲和鲍叔的陪伴下分别逃往他国避难(见文章篇)。 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公孙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不久之后,齐国内乱平定。在公子纠和小白争位之战中,鲍叔辅佐的小白胜出,被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在位期间,听从鲍叔建议,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等制度。

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及清明的政风对周边邻国人口产生的虹吸效应。从而快速的提高了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 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
随着齐国的人口基数大增和广开税源,故而也极速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改革, 国逐渐变得强盛起来。齐桓公遂于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由于齐恒公知人善任、不计旧恶,在
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后,使齐国迅速实现了国富兵强。同时,也确立了其在春秋初期主要诸侯国间的霸主地位。在周王室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戎狄蛮夷入侵的背景下,齐恒公首先提出“尊王攘夷”的方针策略,借此为称霸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的治理政绩极力表彰。

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它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并逐渐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中原霸主,并受到周天子赏赐。因此,齐恒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明君主。你认为对吗?


探寻历史,以鉴未来。欢迎评论!


西秦懒仙

有点好大喜功,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公元前664年,经过多年准备之后,齐桓公亲自领兵北上燕国,随行的有鲍叔牙、管仲、王子成父、宾须无、公孙隰朋、高黑,除三万亲兵,再起兵车六百乘(四万五千),军力达到前所未有的七万五千。

高黑是守国大臣高傒之子,为人高傲自负,恃着宗室的尊贵身份,看不起士族,才干德行均远比不上高傒。

齐军车马齐整,粮草辎重,陆续于道,百里不绝。一路上龙旗蔽日,凤盖遮天,战车似水,战马如蛟,草木生色,山川有辉。

齐军进兵路线,向北抵达济水后,便逆水西行,以壮上国之威仪,显方伯之尊贵。齐桓公十分得意,每日召群臣览山川之胜,饮酒赋诗取乐,日行不过二三十里。

一个夜晚,鲁庄公在泰山登高一望,只见齐军大营灯火通明,安二十八座营帐,环绕中间一座巨大营盘,就如天上二十八星宿。军容整肃,号令严明。

齐桓公如此大张旗鼓,自然是试探鲁庄公的反应。鲁庄公本来犹豫是否前往拜会,见齐国这种阵仗,不敢怠慢,次日立刻去见齐桓公。

鲁庄公来到齐营,齐军将士弓上弦、刀出鞘,盔甲鲜明,旗幡招展,军容整肃,号令严明。

鲁国随行大臣吐舌相视,若非泰山、鲁山阻隔,鲁国社稷恐早已不保。鲁庄公非常稳重,见到齐桓公便恭维道:“此非人间兵将,乃天兵天将也!”

齐桓公很受用,笑道:“承蒙鲁候抬爱,我军必横扫山戎。”

图-齐国都城临淄如今是淄博的一部分

鲁庄公心下不快,嘴上却道:“齐候剪豺狼,以安北方,鲁国可随齐军出兵征讨。”

齐桓公暗衬:“我大齐开疆拓土,怎能让你鲁国想分一杯羹。况且我军中多带能工巧匠,勘察燕国山川险要,此等机密怎能让你所知。”

齐桓公道:“北方险远之地,不敢有劳鲁候,若贼寇泛滥齐国,还请鲁候讨之。”齐桓公的意思,我出兵北方,你不要打齐国的主意,若有其他诸侯来犯,你还得替我挡着。

图-鲁国都城曲阜如今是济宁的一部分

鲁庄公恭敬道:“齐候放心,若有贼人进犯齐国,本君必讨之,齐国绝无后顾之忧。”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各自放下心来。春秋时代是一言九鼎的,尤其鲁国这种诸侯,齐桓公不再担心鲁国与其他诸侯在背后捅一刀子。鲁庄公也巴不得齐桓公北上打个打败仗,损兵折将后齐鲁差距缩小。


地图帝

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是个很有意思的人。齐桓公性格很鲜明,最大的优点就是天生聪明敏锐,缺点是有时候太任由自己的性子,一旦身边没有人劝诫和制约,会酿成灾难。

聪明敏锐。



第一,争位时期。

由于齐国内乱,半路公子纠派官仲带队,射杀公子小白,小白装死。这可以看出小白,也就是齐桓公的聪明,迷惑公子纠。和管仲。

第二,对管仲的赏识。

即位的齐桓公很愤怒,于是公子纠被杀,召忽自杀,管仲被抓。经过鲍叔牙的劝说和管仲的“霸王之术”,齐桓公敏锐的感觉到人才的难得,信用管仲。



第三,割地燕国。

帮助燕国攻打山戎,回国时,燕庄公送到齐国国境。齐桓公以国礼,尊重燕国为重,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让给燕国。聚拢了诸侯之心,维护了霸主地位。

任性的性情。

第一,攻灭谭国。

因为谭国对还是公子小白的齐桓公不好,攻灭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蔡姬。

齐桓公和蔡姬戏水,蔡姬不听话,就送蔡姬回国,引发无谓的战争。

第三,晚年昏聩。

齐桓公晚年,管鲍都去世了。齐桓公为了口腹之欲,信用易牙等人。导致自己悲剧的下场和齐国混乱。


其实早年明君,晚年昏聩的君主很多。主要是人无完人,齐桓公也是这些一个有血有肉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