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用单反相机的人越来越多?

老陈单眼看世界

摄影无论是作为一种爱好去培养,还是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去学习,都是极其容易入门的。照相机相比画笔,不需要练手感、笔触,不用调色,按一下快门一张作品就出来了,而绘画则需要多少年的基本功,画一幅简单的画也需要很长时间。况且,学习摄影那么容易就可以成“师”:花点钱办个展览出本书就敢自称“摄影师”了;无疑摄影有可能将会走上和书法当年走过的一样的道路,作品被用作其它交易的手段。

另一个原因是给家人拍出好看的照片是非常值得的。听到一句有趣的言论,一个姑娘说的:“我不是想找摄影师做男朋友,而是想让自己的男朋友会摄影。”给亲人拍出好看的照片是十分完美的事情,不仅自己开心,家人也开心,一家其乐融融是非常圆满的事情。况且我们还可以用相机记录孩子的成长,记录亲人容颜心理的变化。

同样的,相机的普及使得中国进入读图时代,拍摄者按一下快门一张图就出来了,读图者划一下屏幕一张图便一览而过。导致现在的社会人人心浮气躁,过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这种对效率的过分追求让多数人无法适应学习节奏,东西也都进不到脑子里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带而过。还有一种现象是,我们看到好的但是长的文章总会先收藏,想找一个完整的时间阅读,可是收藏起来的文章都会被遗忘,很少再去阅读。过快的阅读所有的东西无疑是一种如同“大跃进”期间废掉一切“全民大炼钢铁”一般急于求成的事情,最后得不偿失,发现什么都没有学到。

试问一下自己还能不能沉下心去读一本书?中国当下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匠心。所谓的工匠精神,是要求我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中国人缺乏工匠精神,中国摄影师缺乏工匠精神,这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式摄影”。摄影爱好者急于求成为了更快拍出“大片”,不远万里跑到婺源、坝上等采风基地,然后听从当地村民“演员”的指导,光圈、快门、感光度调到多少,怎么拍,全听村民的。奉劝各位摄影师,思考一下摄影对你的意义,再去按快门吧!


马宏杰

1、照相摄影的概念普及。

小时候都没手机,更别说拍照了。

另外早期的拍照手机素质很差,顶多算上记录而已。

现在拍照手机的素质已经越来越高,足矣产出素质不错的图片,而且几乎人手一台,只要你想拍,就是掏出手机按下快门的功夫你就完成了摄影这个操作,可以说是触手可及了。

而这个事情放在十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如果想要拍照,必须有一台相机,而拥有相机的人很少很少。

2、照片传播的平台集中化。

想要分享这些图片,就得拿着相册去给别人看。

再后来,出现很多照片分享的论坛,比如著名的蜂鸟和色影无忌,算是比较集中的照片分享论坛。但是后来论坛变吐痰的迹象实在越发严重,骂账的势头早已盖过了分享照片讨论技术的层面了···

再再后来,QQ空间算是一个比较私密的相册展示地,想必不少人都有过把照片存在qq空间的经历。

这算得上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图文分享平台了,总有一些会拍照的人分享出精美的图片,这个时候,大家就意识到了,同样是手机,为啥你拍的那么清晰,还有迷幻的焦外?

这就开始了手机拍照大比拼的年代了,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得在拍照这块下功夫,甚至卡西欧开创了美颜拍摄的路子,美图手机居然也井喷似的爆发。

朋友圈也成了摄影大赛的赛场之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得了,那就买个单反来玩玩吧。

(那么为啥不买卡片机)抱歉,现在手机拍摄素质真的不必小卡片差多少了,所以提升不高。那自然买单反了。

3、价格和人均收入

现在收入高了大家有目共睹。以前几千大洋甚至上万的价格去买个相机,实在是奢侈。

而现在一台手机价格都四五千的很常见,而一台单反也就这个价格,只是传统的印象来讲一直觉得单反高不可攀,实际上接触后,确实很费钱- -。

只不过你觉得费钱,那是你还能买得起,如果真买不起更多的器材,那么一台单反也足够用了。

所以买个单反的门槛真的没那么高,你愿意花几千上万出去旅行一圈,却没有几张好看的照片么?那投资一笔都可以一劳永逸。

4、照片更有价值

高素质的相片商业价值一直有市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扩散,这个市场越来越接近于大众了。

现在自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好,图片的需求量有增无减,同时也有很多的图片机构开始大规模的购买图片,成立图片社区。

同时,图片供给社区,会签约大量的作者,让这些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也刺激了用户更多的去拍摄高素质摄影作品,那么买台单反去开工自然很正常了。

5、其他

拿个单反觉得更有逼格,虽然老司机都知道,拿个小小的M10才是不显山漏水的装逼,但是大部分妹子,还是钟爱佳能60D~

有了好照片容易受到关注,靠这个迎来商机,或者找个女朋友都是不错的事情。

摄影圈子也有好朋友,多个爱好领域,自然会接触这个领域的朋友,你发现又遇到了一群有趣的人。

提高审美,这个挺奇怪的,但是确实是实事。游戏开发圈子里,美术人员多多少少都有台单反,平时用于记录,但是里面画面的构图,色彩,以及焦外虚实和透视感觉都会对工作很有帮助。

还有好多,不举例了,总之买个单反先玩玩吧。

小熊猫来个飞吻~


色色挽狂澜

为什么现在使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人越来越多?那是证明摄影的门槛实际上是降低了。

这种降低,不光指的是对于摄影基本功要求的降低,同样体现在摄影的成本上。也许有人会问,怎么就是对摄影基本功的要求降低了?现在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那么贵、镜头那么贵、周边产品那么贵,你怎么好意思说这样的话?那我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数码相机摄影的成本实际上要比之前的胶片相机下降了。捎带也说一下为什么说是对于摄影基本功的要求降低。

在数码相机出现之前,摄影还停留在负片与反转片阶段。当然,这也是在我最初接触摄影时所了解的。

1.成本降低

虽然当时胶片相机的价格和现今的数码相机价格差额不是很大,但相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把胶片相机买回来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顾名思义,胶片相机是需要用胶卷作为影像承载媒介的。这也是它和数码相机最大的区别。而且,没有数码相机的即视功能。需要一个等待的时间和过程,这就是冲印。



以黑白胶片为例,胶片的冲印分两步,先将胶卷显影、定影、水洗,烘干。然后再将底片的影像通过放大机投射在像纸上,再一次的显影、定影,水洗、烘干,有时还要镀膜。

这时,要么您自己有一个暗房方便您创作,

要么就只能拿到外面的店里去批量冲洗。而且,在胶片相机横行的时代,大部分的冲印店对于黑白胶片多是采取“黑白彩洗”的方式,所得效果类似于现今数码照片在Photoshop影像后期处理中单纯使用快捷键ctrl+shift+u而没有真正丢掉颜色信息,打印出来的偏色效果。


实际上,是失败的。而且,这种失败的效果,每冲洗一个胶卷的价格以三十六张完全正确曝光的数量来计算的话,价格在二十元左右。在当时,柯达tmax400三十元一卷,
乐凯七块钱一卷,成箱批发价格在五块五毛钱左右。


至于彩色反转片贵得就更离谱了,一个胶卷五十多,冲洗五十多而且这里指的冲洗只是将胶片显影,装在底片袋里,至于放印对不起,费用另算。

那么,说到这里就请大家算一算,每拍一个胶卷从购买到拍摄再到最后的作品呈现其成本是多少。

2.基本功要求的降低

使用数码相机,无论是大咖还是小白拍完之后就能马上看到拍摄效果。


好的留下,坏的直接删掉。懂得曝光组合想体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就会选择“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或“手动曝光”。不懂就直接使用“程序曝光”,在拍摄时让人忽略了思考,完全不用像在使用胶片相机时对于用光及构图那样的深思熟虑的考虑,之前一个胶卷充其量最多能拍37张,现在只要内存卡够大随你怎么拍。反正不好就删,也不用额外花什么钱。但大咖和小白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于摄影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拍完之后不用看也知道大概效果是什么。至于后者,只能拍一张看一张。

现在的数码影像技术越来越发达,但对于摄影来说,我不知道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庄壮壮

〉首先像单反相机的价格其实并不便宜,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买得起的,随着目前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相水平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一张美丽的照片,真的是能够将人带入到某种境界当中去体会那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身边有不少人会为了购买像单反相机而去存钱。我以前的很多同学就会刻意存钱去买单反相机。对热爱照相的人来说,拍照是一种信仰,摄影是一种艺术。摄影拍照确实是一种高尚的情趣。无数人为之痴迷。


〉还有一个特别特别有意思的是,单反相机也有很多很多的玩法,
会摄影也是一种技术,是需要学的,也富有挑战性,你想想,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有趣的,有魅力的事物

,它有很多种滤镜,很多种镜面和镀膜,怎能不被人青睐? ฅ( ̳• ◡ • ̳)ฅ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看看就好。


用户92663188526

题主确定用单反的人越来越多了吗?为什么我感觉用单反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从近几年年度相机销量数据上来看,单反的销量是持续下降的,2017年度整体数码相机(包括单反)销量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7%,而之前一年度也是下降趋势。在这其中,无反相机销量份额逐步替代了低端卡片机,单反销量偏向更专业的用户人群。从数据上看,单反并没有越来越普及。


从对身边非专业摄影人员的观察来看,原来对摄影有一定需求,购买了单反相机的家庭用户,因为携带不便,或没精力投入摄影技术学习,而更多地放弃了单反相机的使用。年轻人对单反的兴趣普遍不高,或者临时脑热,想学习用单反摄影,但热情退却后,没有下文。

因此,我个人感觉现在人们对单反的使用热情是逐年下降的。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提升,对没有专业需求的普通人,不再想使用单反去拍照。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简单地用手机去拍摄,即使画质并不高,但普通人对图片质量的追求远没有专业人士高,满足日常拍照手机已经足够。反而手机的自动功能降低了技术门槛,传输分享功能又比单反更快捷方便,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手机才是摄影的主力设备,便捷大于专业的理念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像当年的随身听,也被音质并不怎么样的手机所取代,高端随身听只成为小众市场,单反很可能也是这样的结局,并非是大众需求品。

综上,我并不赞同题主的观点,反而觉得单反并没有普及之势,即使低端单反的价格越来越低,也不会再有大规模销量,因为人们对拍照设备的需求已经被智能手机改变,未来单反只是小众产品。

上述为本人个人观点,不赞同的朋友,欢迎探讨。


卷太郎摄影坊

1.现在单反的价格已经趋于平民化了,不再高高在上,从2000-20000的机身都有很多,每个收入阶层的人群都可以买到自己能够承受价格范围内的机器,单反不再是专业人士能够使用的工具了。

2.相机的进步,电子化功能的完善,使得单反的操作变得简单,即使是从来没用过的小白也能够很快的上手。

3.网络交流的便利,使得摄影圈子变得更为宽广,数码相机的便利性,使得照片可以马上得到分享,你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马上看到你的照片,玩单反能够感觉到一定的成就感。

4.单反相机的效果,是普通相机不能比的,使用单反相机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照片,更完美的记录精彩瞬间。

5.单反相机因为可以换镜头和使用大量的摄影附件,达到不同的成像效果,使得单反相机有很高的可玩性。

6.不正经的调侃一下:单反相机的装逼功能比普通相机高很多,不懂摄影的人群看见你拿着长枪短炮,会让人误以为你很专业。


德阳吉睿夫

这是个全民摄影的时代,人人都能拍照,人人都会按快门。用单反相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收入增加

人们收入增加,所支配金额多了,便有闲钱买单反。市面上的单反,微单便宜的仅需3000元,这样的低价能让许多人触及到摄影的门槛。



二、精神生活提升

生活质量提神了,精神生活的追求便越发强烈。平时出门过个闲暇的周末,短期旅游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促使人们去摄影去购买单反。并且有些退休人员,闲暇时间较多,有一定的储蓄,退休工资,会用摄影等方式来消磨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三、照片的广泛传播

如今照片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即使是发条朋友圈也要插入图片,而有些高格调的朋友圈照片都优美,这也会促使人们使用单反去拍照并且网上有许多的图片网站,例如图虫、poco等等这些图片交流网站也起着推波助澜的运用。



四、手机摄影的兴起

有人觉得手机会取代单反,但目前看来手机的摄影能力还没有达到取代的地步。但不得不说手机摄影无论在前期还是后期都非常强大,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也因为手机摄影,让许多人步入了摄影的门槛,而后为了提升及更好的接触摄影购买了单反。


涉影新视界

首先当然是价格,单反相机可分为三个时期。我国在75年的时候,学习日本人的技术,海鸥在国内搞了单反,以第一台海鸥df相机为例,当时的价格在1000-1200元,而普通人的工资基本在20元左右,也就是说你要不吃不喝存个四五年才能买一部。这还不算胶卷和冲印的费用。所以在那时绝对是奢侈品。像我父辈他们那批摄影爱好者,经常是很多人在一起凑份子,买一部,然后大家轮流用。那时有部相机在手,绝对是泡妞的利器,你如果能拍的一手好照片。那你绝对能抱得美人归


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数码相机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睑,但由于昂贵的价格还是少人问津。那时你要么真的有钱,要么就是科研设备使用,其他没有人会买它,后期ccd技术成熟了,商家开发了一些小的数码dc,由于价格不贵,又能直接上传电脑。使得商家逐渐意识到这块大的市场。 记得我是在03年的时候开始关注数码相机的。有次看无忌,发现了一组尼康的d100的照片。那个色彩真的比胶片更真实,色彩更丰富。后期还能调节画面的质量。逐渐开始关注数码。


06年终于下定决心买了第一部数码单反,开始了我的数码之旅。当时数码单反还不便宜,到了后期ccd由于坏点率高,价格昂贵。最后全部更换为低廉coms后,数码市场逐渐细分,更为经济实惠数码单反进入市场,使得更多人有能力选择数码单反。现在一台数码单反可能一个月的部分工资就可以买了。所以价格是制约单反进入寻常家庭的关键。



其次可能就是很多人对单反的误区了,由于原来单反的昂贵。很多人都觉得单反是一种专业的象征,甚至有人会觉得拿着单反就能拍好照片。这种误区还有很多。造成最后大家都选择又重又有很多“多余”功能的单反相机。岂不知相机后边的脑袋有多重要。

最后当然是现在的大环境了,没有一台像样的数码相机怎么混,所以更多的人买了数码单反。岂不知相机还有很多种,很少有人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相机。更少人知道,相机的份量越轻你越会拿出来拍。而且拍出来照片会比单反拍的好。所以为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就要学习更多的摄影知识。加油吧!


杨镏箐

二.除了装逼,单反确实也有优势,可以换镜头,可能调各种参数,iso,光圈,快门速度,能适应更多素材的拍摄,而且还可以导入后期ps,手机你试试去导入后期,一弄就花了。

三.摄影可以算一个爱好,而且门槛低,零基础的都可以拍,只是拍的质量问题罢了,而像画画,弹琴,你零基础去玩试试,需要长期呃积累才可以出东西。

四.玩单反的成本越来越低,一般的买个套机或者再配个镜头,一般就几千就可以拿来装逼了,当然不包括想要晋级老法师的


毒舌小小白

“有逼格”!

说这话的意思是:一部分人,心理病态。


看了很多回答,又是全民摄影,又是普及啥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心理在作祟!

单反,在以前是一般人不敢想的,属于奢侈品,只有少数人能拥有。是一种地位象征,具有高大上的特征。有一台相机是一种面子!

大家可以回头看看那些所谓的摄影大亨的回忆录。哪个不是如此呢?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了。有 部分人 就想附庸风雅,装饰门面,花几万块钱买个单反来显品味。实际上呢?拍的片子烂的很!甚至有的连基本操作都不会。最可笑的是买了摆那里吃灰,还逢来客就跟人家吹!

当然了,有钱了谁都有消费的自由,无可厚非!这里只是说社会现象。当然还有很多人虽然穷,但买单反还是真喜欢摄影的!


画质有高低,摄影无贵贱!喜欢,一个卡片机也可以玩出天地!请不到做一个脑袋空洞的器材党!

好了,最后请大家吃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