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農機市場困局,看上市公司在行動

衝破農機市場困局,看上市公司在行動

  在滬深所有上市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中闡述農機經營業務的,按照農機為主營業務、農機業務佔有一定比例、或者控股子公司有農機業務三類情況,對其年報進行梳理,大體有十多家企業,主要有一拖股份、星光農機、悅達投資、中聯重科四家主機與機具整機業務公司,吉峰農機一家流通、全柴動力、江蘇常柴、智慧農業、雲內動力四家涉及部分產品為農機配套動力的動力企業、弘宇股份一家農機細分零配件公司,以及已經轉型但仍然保留部分農機業務的新研股份和一家涉及農機新產品業務無人植保機的隆鑫通用等,構成滬深兩證交所上市公司農機概念版塊。

  近兩年來農機行業市場需求側全面進入了深度調整期。這些公司農機業務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和衝擊,農機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普遍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大部分公司農機營業收入下降幅度小於農機行業平均下滑程度,有的企業如星光農機、弘宇股份還實現了逆勢增長,一拖股份、中聯重科多個農機產品仍保持著行業總量領先的地位,整體上給股東和社會公眾交上了一份及格的經營成績答卷。

  農機上市作為行業的排頭兵、骨幹企業,儘管擁有融資、技術、渠道和人才等方面超越普通企業的優勢;然而,他們也同樣面臨著市場需求萎縮、原材料等成本上升、產品價格戰殘酷、行業競爭激烈、環境整治壓力大等困難和矛盾交織、壓力與挑戰同在,作為上市公眾公司,股東對經營利潤的要求與回報更是顯而易見。

  據分析,在"十三五”期間的後三年,主導影響農機市場走勢的兩大重要產業政策一一購機補貼和作業補貼,不會發生重大的變化與調整己成定局,農機市場總量高位波動、增速趨負、競爭要素變化、需求產品調整的格局將呈現為常態。同整個農機企業一樣,上市公司農機業務也進入了生死攸關期。

  面對農機業務這樣的困局 農機上市企業等待沒有出路,徘徊與彷徨就面臨著農機經營業務要大幅度下降,喪失行業領先地位,就可能發生重大虧損的風險,就有向被兼併、被重組的可能。

  怎麼辦?馬克思在晚年的著作《哥達綱領批判》中寫道: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說千道萬,不如看準實幹。在農機市場如此艱難的背景下,細細品讀這十幾家公司每份數萬字的年度報告,釋放透射一個核心之處,就是要把應對農機業務困難與挑戰的計劃方案,正在迅速付諸為遏制農機業務下滑、謀求新的增長點的實實在在的行動,紮紮實實一件件落地,在2018年要堅持以市場需求問題和矛盾為導向,有針對性地採取具有共性的五大行動,正擼起袖子加油幹起來。

  行動之一:統一認識、堅定信心、引領行動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在農機行業一片悲觀的氛圍、市場多數看空的形勢下,農機上市公司普遍沒有隨波逐流,根據專業團隊的專業化分析研究,他們還是作出農機行業市場長期穩定結構性向好、萎縮有限的判斷。認為農機行業未來幾年會有一批企業將退出或倒下,一些產品需求總量要大幅度下降,但農機行業總體依然是持續的朝陽產業。這主要基於堅定“四個不會變”的認識。

  一是在未來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第一步目標過程中,關係影響農機需求市場力度的國家優先發展農業,在世貿組織的“黃箱”規則下,持續實施農機購機補貼、並且向作業補貼擴展、多渠道立項扶持的國家和地方財政支持補貼農業的政策不會變;二是作為拉動市場的全程、全面機械化,“以機換人”補短板的農機結構性需求不會變;三是從美國等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國家在全面機械化後,每年依然保持穩定的農機市場更新換代需求量看,農機市場保持一定總量的穩定需求不會變;四是實現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是題中之義、重要內容不會變,隨著綠色、生態、質量農業的發展,不斷給農機技術裝備創造的結構性需求機會不會變。

  農機上市公司比較趨同的認識是,我國農機市場總體需求仍然存在,在我國向全面、全程機械化推進階段,農機向綠色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農機產品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向全程、全面發展提速,農業機械化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我國農機行業仍具有良好發展前景。補貼政策具有長期性、綜合性和精準性,仍具有積極導向性,2018年農機購置補貼將繼續拉動農機工業的發展。農機市場將繼續平穩發展,將從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是主基調。

  正是對農機化發展趨勢的深刻認識,深入判斷,上市公司對農機業務依然堅定看好,充滿信心,普遍做出了要在市場低迷期,化機為遇,堅定不移把農機業務做下去,要扭住做行業的引領企業、排頭兵目標不放鬆。

  行動之二:主動調整、修正思路、蓄力待發

  戰略決定出路。2018年乃至今後幾年我國農機市場需求總量再兩位數增長已處“天花板”之勢和產品、企業之間競爭的不斷加劇,需求終端主體在轉變,這是這些公司的基本共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新時代、新常態、新需求、新終端新的變化下,不斷根據大環境主動進行企業的戰略調整和變革、變化是農機經營發展戰略的不二選擇。為此,2018年上市公司農機業務的戰略佈局重新調整,是一致的重要行動。

  一拖股份確定,要保持現有核心業務領先優勢,發展農業裝備成套產品,創新業務發展模式,為用戶提供最有價值的農業裝備成套解決方案。星光農機則繼續堅持差異化、精細化理念,在做好現有多功能稻麥油聯合收割機、壓捆機、採棉機、拖拉機和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產品的基礎上,積極佈局與現有產品構成體系的業務,搭建起遍及水稻、小麥、玉米、?土豆、棉花、油菜等主要農作物品種,覆蓋耕、種、管、收及收穫後處理的全程機械化產業鏈,新興業務和成熟業務良性互動的產業架構,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農機企業集團,戰略行動目標宏大。吉峰農機發力進行品牌重組,重拾服務價值,培育全程全面機械化時代農機後市場的核心服務能力。

  新研股份、中聯重科、蘇常柴、 全柴動力、弘宇農機、 智慧農業、悅達投資等都對2018年乃至今後幾年發展戰略重點作出新的行動規劃,既體現出堅持農機業務不動搖,謀蓄長遠;又行動方案更加抓鐵有痕,靈活務實。

  行動之三:瞄準短板、全程全面、精準發力

  在傳統農機產品社會保有量趨於飽合,市場銷量急劇下降的市場格局下,我國農藝多樣化、地域差別大、種植品種多、農業耕種和栽培新技術更新快、習慣於精耕細作,同時農業與產業的融合也不斷深入,正是這一國情特殊性,使全程、全面機械化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在各個方面都更加凸顯,對農機新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為農機裝備機具研發製造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美國在農業標準生產極度集中的經營生產體制下,農機具達四千多種,而我國的國情決定,若干後需求擁有的農機具的種類,一定超過美國。為此,上市企業為能在同行業中保持競爭力並能夠佔有市場份額,在新產品研發製造上集中發力,是一個鏗鏘有力的行動。

  這十幾家上市公司,普遍看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全程全面機械化是長期、持續的的需求市場,所以,瞄準全程、全面機械化,研製新產品、搶供給短板市場,各展其長,向全程、全面機械化新產品進軍是2018年千方百計要落實好的實招。

  星光農機首先計劃通過併購方式補齊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產業鏈短板,適時向精密種植機械、農用植保無人機、玉米收穫機、土豆收穫機、花生收穫機和青貯機等業務領域延伸。2018年要改變“單一產品挑大樑”的局面,著力推動新產品打開市場,積極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新研股份將在產品端繼續發力,培育產品優勢壁壘,傾心經營,保證產品可靠性、耐用性、性價比,同時兼顧產品區域性,打造“與眾不同”的產品。一拖股份以“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為著力點,計劃再豐富拖拉機產品組合、鞏固拖拉機產品競爭優勢。中聯重科要通過併購優質企業,對現有製造業務進行補短做強。常柴將抓住產品升級的主線,加快產品開發進度,在農業機械領域,保持優勢馬力段配套領先地位。

  行動之四:堅持創新、重點加力、強化優勢

  世界著名管理專家詹姆斯莫爾斯說過: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於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在創新行動上,突出體現要從兩方面加力。

  一方面是堅持農機產品的創新,另一方面是製造設備、工藝的技術創新,是多家公司在技術創新上的重要舉措。中聯重科公司要加速4.0技術轉化,升級4.0產品標準,提高4.0產品銷售覆蓋率,牽引公司整體研發設計降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蘇常柴公司強化質量意識,採購高質量的部件,提升自制件產品質量。智慧農業公司要加快研發力度,優化升級動力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

  星光農機規劃契合農機技術發展趨勢,提升開發能力,儲備新技術並提供保障。農業機械向高層次、高科技和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趨勢日趨明顯,未來將形成全新的技術體系,在產品設計上向操作簡單化、功能多元化發展,產品更加註重節能環保和便捷舒適。通過產品研發項目制管理辦法,加大研究開發力度,加快發展高端農業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通過上百萬真金白銀的投入,購買專利技術,適時儲備相應的技術和專利,為探索新的技術和新的業務領域實現技術保障。悅達投資公司實施大拖產品創新戰略,加快產品改造升級,加快研發 2004/2204 型重型智能拖拉機,大中型拖拉機產品功率向上延,拖拉機傳動系技術將向同步器、動力換檔、靜液壓傳動技術加速升級,以創新舒適、高效、節能的動力換擋產品為目標。

  雲內動力公司2018年公司將從產品設計、應用開發、工藝、標定等方面進行優化,實現產品標準化、智能化、輕量化。全柴動力公司提出將堅持產品導向、品質導向、成本導向、服務導向和用戶導向,進一步加快產品技術創新,積極開拓市場,提高產品質量。

  行動之五:一帶一路,希望之路,農機跟進

  高瞻遠矚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解決當前世界局勢提供的一條解決之道、破局之道;同樣,也為農機行業走向國際市場指明瞭行動方向。我國作為世界農機第一製造大國,在國際上其農機產品具有的性價比的優勢,為其走進“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了可能。為此,多家農機上市公司紛紛跳出囿於國內市場,積極深入調查“一帶一路”市場,參加國際合作會議、加盟有關組織,從坐商向行商轉變,一場拓展國際市場的行動已在路上。

  一拖股份公司要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農業“走出去”帶來的新機遇,不斷完善重點戰略市場經銷渠道和網絡佈局,通過產品、技術、資本、服務等要素的有效組合,提升海外市場產品競爭力,著力突破重點市場重點業務,同時加大重點項目開發力度,確保國際市場銷量穩定增長。星光農機公司抓緊沿著國家“一帶一路”實施路徑,著手對國際市場進行佈局,加大對國外優勢區域的市場開發,提升國際市場的銷售佔比。新研股份要促進國際業務從孵化期向市場期過渡。吉峰農機公司繼續堅持緊緊圍繞“為政府國際項目走出去的農業企業和國內大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理念,在“走出去,引進來”業務模式進行創新、加快佈局海外事業戰略,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國外主流產品,塔吉克斯坦、烏干達等項目的海外銷售有新進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梳理思考農機上市公司的五大行動,可以看到這些企業更加專業、更加職業化的管理和經營團隊,對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領會、農機市場走勢的研判、技術創新的重點、商業營銷模式的優化與擴展、應對困境的方案等,都體現領先一步、高人一招、更深一層,富有良策,是衝破農機市場困境的實招、真招和硬招,這正是值得學習和借鑑之處。對標上市公司,在新時代、新需求、新常態、新需求、新終端下農機企業應有新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