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光印记(51):我认知提升的三个阶段

2018时光印记(51):我认知提升的三个阶段

20180317】2018年倒数第51篇投资笔记。

本周个人市值再创历史新高,其实除了持股,我什么也没做,持有的什么股,其实如果我的每一篇文都看应该能了解。从可追溯的时间点算起,我已经连续7年实现正收益,最低收益的那年是2016年的40%。7年复利积累起来的收益率,是个比较惊人的数字。

感觉自己一直被幸运女神眷顾,自2011年开始转为成长股投资后,赶上了创业板的3年大牛市,其实这个阶段选股不重要,很多创业板质地稍微好点的个股都是数倍涨幅,这个阶段的方向更重要,2011年到2014年,主要做医药成长股,持有过上涨数倍的个股。这段时间对于我很重要,懵懂的成长,误打误撞在这个时间段积累了对成长股的信心。后面不断进化,受到一些前辈的影响,看了一些彼得林奇、欧奈尔、吉姆斯莱特的书,才发现前几年方向错了光阴都浪费了,体系逐步定格为做快速成长股,或者说做成长股业绩快速增长的一段,核心思维是业绩的“短期爆发+长期可持续性”,持股周期也越来越短。2015年到现在,其实主要做新能源汽车,这个阶段因为已经公开发文,有迹可循,2015年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牛股,在业绩“短期爆发+长期可持续性”的思维主导下,几乎一个没逃过眼睛。

其实投资这个东西,没有终点可言,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我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也会对自己的投资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这几年的进化,让我对投资有三个阶段的认知提升:

第一阶段:寻找一家好企业。

我在2006年入市,2006年到2010年这个阶段学的很杂,技术、波浪什么都接触过,但是一直不得其法,直到2011年开始接触成长股,我才知道,投资是要寻找一家好企业。这阶段,用了接近5年。

第二阶段:寻找一家预期会变好的企业。

然而,后面我慢慢知道,寻找一家好企业并不够,因为投资是投资预期,好企业不一定带来好的投资回报,正确的方法是寻找一家预期会变好的企业,才能给你带来好的回报。

第三阶段:寻找大众认知不到的预期会变好的企业(强大的预期差)

如果想获取超额回报,除了寻找一家预期会变好的企业外,还应该避免市场的一致性预期,这个是我在近两年才悟出来的道理。一家企业预期会变好是不错的选股模式,但是如果市场都一致性预期会变好,就没有了预期差,除非是再超市场预期,否则等待你的就是预期兑现后成利空,或者稍不及预期就是大幅杀跌。

这三个阶段,是我认知变化的三个阶段,用了七年时间。投资确实是一个认知变现的过程,每个阶段的认知,会带给你和认知相匹配的回报,幸运的是,我的认知一刻也为停滞,而是不断的自我进化。

我的笔记,记录的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思维变化,我想这个成长是没有终点可言的,我也相信如果我的笔记能坚持看下去,不一定能有多大帮助,但是会让很多人少走弯路,我也乐于看到大家回帖中的认知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