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百味中原

文‖葛国桢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正式提出册立她为皇后,却遭到许多大臣强烈反对。他们提出,皇后必须出自世族,此女出身婢妾,乃是下贱之中的下贱。《春秋》有云:不得以妾为嫡。齐桓公也说“无以妾为妻”。婢女出身的姬妾她,怎么能配做嫡妻、更不配做皇后。

得知消息后,她向曹丕进了一道谢表,说:“我既没有娥皇女英的节操,也没有姜氏、任氏那样的品德,确实不配皇后的尊位、担当掌管皇家的重任。”

她的这番表态,更进一步坚定了曹丕的决心,他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终在黄初三年九月庚子日这天,册封她为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她对婆母卞太后百般承顺,孝名远扬,对待后宫嫔妃非常周到。在当时的魏宫,柴贵人受宠的程度仅次于她,她对柴氏以礼相待,处处褒奖。对于其它的妃嫔,她也非常注意。

她,就是郭皇后。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郭皇后,本为郭女王,她生于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乙卯日,比曹丕大三岁。她的父亲名叫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据说,郭女王从小就有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父亲很看重她,说她有“女中王”的气度,因此便在闺名之外,为她取字为“女王”。

郭女王的少女岁月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黄巾起义中,她的父母和兄弟们都不幸死去,她自己则由官宦人家的小姐沦落为铜鞮侯家的婢女。再后来,作为礼品,她又被主人送给了曹丕。

郭女王虽然只是个婢女出身的姬妾,但她的聪明智慧很快引起了曹丕的注目。郭女王不仅相貌美丽,还聪颖伶俐,才敏过人。曹丕一看见她,心里就产生了说不出的喜爱。郭女王也很钦佩曹丕的文才武略,愿奉侍曹丕终身,很快被晋封为“夫人”。

——想知道这之后的故事,先让俺卖个关子,下面说一说见证曹丕和郭女王爱情的“永始台”。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永始台原在许昌丞相府内,是丞相府建筑群的一部分。曹丞相府,俗称相府,是三国时期曹操在许昌时的府第,旧址在今天许昌市衙前街。当年,这里在颍阴县城内,距许都18公里,是曹操的重要军事营地。

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年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加九锡,封魏王。后曹丕篡汉,曹氏府第由相府而王府,复又演变为皇宫。

昔日的丞相府,坐北朝南,大门前有牌楼,院内有殿、堂、亭、台、花木繁茂,环境幽雅,为世人所景仰。三国之后,从南北朝武定七年(549年)开始,许昌丞相府旧址一向为郡、府、州治所,新中国成立后,也一度成为许昌地区行署、许昌县政府驻地。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愿望,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曹操当然也不例外。为了让子女成才,他花费了不少心血,他曾经亲自安排,让儿子曹丕在丞相府里修文习武。曹丕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在这里饱读诗书,勤学苦练,学业大有长进,曹操心里很是高兴。

后来,丞相府东宫来了一位贵嫔郭女王,郭女王的基本情况开篇已经介绍。话说她和曹丕情义相投,无数次花前月下,二人漫步于高台阁楼前,互诉衷情,恩爱有加。

有一天,二人一起散步时,郭夫人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妾出身寒微,自知不配伴君,今日你我虽欢乐无比,但地位悬殊,恐难长久啊。”

曹丕听后,内心感动不已,对天发誓道:“我爱你绝非逢场作戏,诚心上天可鉴,你我今生生死与共,永远如初,此台可以为证。”遂将他们热恋的那个居处命名为“永始台”。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许昌县志》记载:“永始台,魏文德皇后尝居之。”文德皇后就是郭后。自此,永始台因爱情而显贵,成为整个院落的代称。但曾是魏文帝曹丕皇后郭女王的居所——永始台,始建于何时、何处,现已无据可考。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延康元年,34岁的曹丕取汉献帝而代之,是为魏文帝。改元黄初,迁都洛阳。曹丕称帝后,为了巩固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营建宫殿,选投人才,减轻赋税,提倡文学,禁止宦官干政,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等,使朝廷内外气象一新,魏国呈现兴盛的气象。

曹丕做了皇帝之后,脾气越来越大,身旁的姬妾常常因为一些很小的过失让他大发雷霆,动辄受罚,甚至有性命之忧。每逢这种情形,郭皇后都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向曹丕下跪磕头请罪。

更多的时候,郭皇后会把妃嫔们不慎犯下的过错遮盖起来,不让曹丕发现。万一不慎被曹丕发觉,她也会最快解释原因,竭尽所能为别人减轻灾祸。她虽然无子又出身卑贱,但那些出身高贵又有子女的妃嫔们却对她诚心拥戴,毫无怨言。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郭皇后生性节俭,不事享乐,严格约束娘家人。她的亲兄弟都在战乱中丧生,她将自己的仁兄郭表改立为父亲的继子,并封郭表为奉车都尉。她对亲戚们说:“嫁娶之事,应该安守本分,只要门户匹配的乡里好人家就可以,不能趋炎附势,与高官贵族攀龙附凤。”

郭皇后对家族中男人们三妻四妾的行为很反感。她的外甥孟武想娶妾,遭到她的坚决制止,说:“如今适龄的女子少而男人多,应该让她们嫁给为国征战的将士。你本已有妻,就应该与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权势好色纳妾。如果族人中有谁违反这规矩,我一定要给予重罚。”

后来,曹丕和郭皇后都离开了许昌,但郭皇后对许昌丞相府里的永始台有着特别的感情,每次和曹丕回到许昌,她都住在永始台,以表达对曹丕的忠贞之爱。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率大军东征吴国,郭皇后留居许昌永始台。时值夏秋季节,天降大雨百余日,永始台的城楼多有坏损,大臣们奏请皇后另居安全地方。

郭皇后说:“昔日楚昭王出游,姜氏留居渐台,江水突然暴涨,使者来迎姜氏而没有楚昭王的符信,姜氏坚决不去,最后被江水吞没。如今,皇帝在远方,我还没有遇到危险便移居别处,怎么可以呢?”于是,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及此事。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四十岁的曹丕崩于洛阳嘉福殿。曹丕死后,明帝曹睿继位,尊郭后为皇太后。成为皇太后的郭女王仍然非常节俭,对外戚严加管束。

郭皇后的姐姐去世后,当年欲娶美妾而不得的外甥孟武又想厚葬母亲,同样也被姨母制止了。郭太后说:“坟墓过于厚葬,就难逃被挖掘的命运,所以应该薄葬。”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曹睿从小就对母亲的屈死耿耿于怀,一直想要追究底里。后来他得知生母甄氏之死与郭皇后争宠有关,遂与郭后有了矛盾。无奈之下,郭后只得从洛阳移居到许昌独居。每当她看到那象征着自己爱情的高台,想到远在天堂的曹丕,禁不住神思忧伤,整日郁郁寡欢,不思饭食。

青龙三年(235年)春,郭皇后病故许昌后宫“永始台”。四月,与曹丕合葬于首阳陵,谥号“文德皇后”。

曹睿郑重其事地为郭太后举殡,并颁布了一道孝子哀诏:

“维青龙三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宫启殡,将葬于首阳之西陵。哀子皇帝睿亲奉册祖载,遂亲遣奠,叩心擗踊,号啕仰诉,痛灵魂之迁幸,悲容车之向路,背三光以潜翳,就黄垆而安厝。呜呼哀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嫔周,圣善弥光,既多受祉,享国延长。哀哀慈妣,兴化闰房,龙飞紫极,作合圣皇,不虞中年,暴罹灾殃。愍予小子,茕茕摧伤,魂虽永逝,定省曷望?呜呼哀哉!”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在颁布哀策之后,曹睿封郭表为观津千户侯,郭详为驸马都尉。追封郭女王的父母为观津敬侯、堂阳君;亡兄郭浮梁里亭戴侯、郭都武城亭敬侯、郭成新长亭定侯,都以太牢之礼祭祀。后来郭表去世了,曹睿便让郭详继承其父的侯爵,而郭表的另一个儿子郭述也得到侯爵之封。

岁月荏苒,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郭女王与曹丕的爱情故事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当年丞相府的旧址上,许昌市重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曹丞相府景区。景区由曹丞相府、魏武帝游园、周边旅游商业街区等部分构成。

曹丞相府包括三重主体建筑,汉代仿古建筑群,巍峨宏恢,是许昌市三国文化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前至后分别为体现曹操识人用人的“求贤堂”,体现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议事厅”,体现其文学才华和生活侧面的“赋诗楼”,以及观沧海大型浮雕、诗简等……

1800多年前,永远如初的爱情照亮了许昌!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个千姿百味的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