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汉中热面皮,不枉常做陕南人

汉中的面皮和西安的擀面皮、河南的凉皮、甘肃的酿皮不同主要在于一个“热”。洁白透亮、劲道之余,入口还多了一份糯,热又放大了辣椒的香气和刺激,一口下去,大米辣椒的鲜香能从口腔直到胃里。

日食汉中热面皮,不枉常做陕南人

在外很难吃到这一口,西安都不常见,要是哪里看到“汉中面皮”的牌子一定不要错过,要是牌子里有“城固热面皮”那就是捡到宝了。城固是汉中的一个县,热面皮做的尤其地道,热辣鲜香的很。

面皮店大多是夫妻或者家庭作坊,四五平米的店面、里外四五张桌子。老板负责蒸面皮,老板娘负责调味上菜,店面略大一点的就是外加一个老老板娘或者家里的姐妹负责收拾碗筷。店名也大都和家庭有关,什么“邓记”、“赵记”、“张家”。

热面皮的做法是大米磨成洁白的浓浆,薄薄的铺在蒸屉里,五六个蒸屉一起上锅蒸。

蒸得两三分钟,等着的人们就得闻着别人碗里的辣椒香,看别人吃着红油翻滚的面皮,就着喝花生稀饭发出的吸溜吸溜声咽口水。

三分钟之后,负责蒸面皮的老板先在案板上刷层油,然后将蒸好的面皮连屉布一起拿出来,铺在案板上,揭下屉布,用和面皮宽度相同的快刀切成二指宽。因为一次只能蒸五六屉,排队的人又多,三分钟也会被无限放大,所以一听到刀在案板上发出的当当当当声,人群立刻耸动起来,齐刷刷看向老板,算计这次有没有自己的,发出各种激动人心的感叹。

日食汉中热面皮,不枉常做陕南人

切好面皮,就该老板娘出场了,陕南女子大都娇小,却是很有手上功夫。一手拿碗,一手飞快放味精、盐、酱油、过水的豆芽,接着手腕一转、筷子顺势一挑,整张切好的面皮就进了碗,泼上炸好的辣椒油,用不了一分钟冒着热气的面皮端到你面前。最后还要大声的再问一句:“菜豆腐还是花生稀饭?”

菜豆腐是大块的浆水豆腐,配着浅黄的浆水,有点酸,没吃过的还真不习惯,有点北京人喝豆汁的意思。

花生稀饭就百搭很多,花生一样磨成粉浆,和大米煮成糊,洁白洁白一碗的花生香和大米香,不放糖,质朴恰到好处的抚慰面皮的热辣。要是觉得寡淡,就上红油里泡透入味的豆芽,可比各种酱咸菜有味。

日食汉中热面皮,不枉常做陕南人

一碗面皮一份花生稀饭是汉中经典早饭,家家都要吃,个个都是好几份打包带走。

过年期间,吃了几天鱼肉的顾客却还排着长队等着解腻。老板娘也硬气的很:“不买面皮光要稀饭,不卖不卖!”

米浆有限,排队等得心焦,却还得听着前面的半大小子麻溜的报菜名:“三个面皮,一个要多放辣椒,一个不要味精要微辣,一个要味精要微辣,三个花生稀饭带走。”诶,又少了三张。

日食汉中热面皮,不枉常做陕南人

排到了最后三大份,一次买走了四张半。来晚的大汉懊恼的喊了一声:“莫得了啊!”,再来晚的老汉郁闷的小声嘟囔:“莫得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