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三大凶錢之首隋五銖隋朝是個短命的流星王朝

隋朝是一個短命的流星王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是因為隋文帝楊堅有一個超級敗家的兒子楊廣。楊廣建東都、開運河、修御道、建行宮、發動戰爭那樣地“猛”折騰。黎民百姓們活不起,那就只剩下一條路,揭竿而起,起兵造反。

古錢幣鑑賞 三大凶錢之首隋五銖隋朝是個短命的流星王朝

很快隋朝就被李唐給取代了。人們也從隋朝的五銖錢上,找到了隋朝滅亡的根源--隋五銖的“五”字左側竟多了一劃,正面看,還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一旦豎起來看,就成了一個“兇”字,隋朝三個皇帝,全部凶多吉少,恐怕這枚隋五銖錢,就可以說明問題了吧!

古錢幣鑑賞 三大凶錢之首隋五銖隋朝是個短命的流星王朝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筆有圓曲與斜直兩種,"朱"頭多呈方折。外廓甚闊,面無穿廓,"五"字交筆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

古錢幣鑑賞 三大凶錢之首隋五銖隋朝是個短命的流星王朝

文帝為統一幣制,曾放五銖樣錢令諸關查禁劣錢,遂又稱"置樣五銖"。早期直徑24毫米,晚期直徑逐步減小,而直徑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後煬帝在揚州開爐鼓鑄夾錫五銖,銅色發白,世稱"白錢",

古錢幣鑑賞 三大凶錢之首隋五銖隋朝是個短命的流星王朝

《隋書·食貨志》載:開皇"三年(585年)四月,詔四面諸關,各付百錢為樣。從關外來,勘樣相似,然後得過。樣不同者,即壞為銅,入官。"這裡的樣錢即後世所稱的"置樣五銖"。隋五銖有三種,一種是直徑25mm的叫置樣五銖,價值約200元左右。一種是直徑約23mm的五字直筆五銖,價值約10元左右。還有一種是五字曲筆五銖,價值約120元左右。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