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生活?

题目挺大的,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成2个层面来说。第一什么是生活。第二应该怎样生活。

新华字典是这样解释的“①指人或生物的各种活动。 ②进行各种活动。 ③活着;保存生命:民非水火不生活。 ④生计;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 ⑤方言。”

撇开这些,我想谈谈我自己的理解。生活由2个字构成,在我看来,分开看“生”是生计,是已经具有的谋生的办法和能力,已经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活”是活力,是梦想、是追求、是奋斗、是挫折等等生命的状态,是一种生命动态的过程。简单来说,我理解的生活是在生存基础上的有所追求的状态。这样才叫生活。

何以为生活?

我们都“生”着,可是该如何去好好的“活”?如同人生两大的痛苦:一是欲望无法满足,二是欲望得到了满足。满足欲望后又该怎样去活?

我觉得要有自我评估、自我定位、自我完善的能力。

第一自我评估的能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深入了解自身,是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尤其注意日常几项通用能力的评价。1. 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2. 加工、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3. 学习的调控能力:包括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4. 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能力。5.业务能力:包括业务的熟练程度、任务的完成情况6.与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顺利程度、平时与人的关系好坏等等。

对自己的评估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

何以为生活?

第二自我定位能力。人很重要的是要弄明白我能干什么。将自己从所处的环境中抽离,用第三视角(上帝视角最好)观察自己的能力,放到周围的环境中进行比对,寻找一个适合的位置。确定自我能力范围。进而确定追求目标。懂得定位,就可以学会以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给自己定位要做到高点定位与低点起步相结合,不让浮躁的心态毁了对定位的把握。在为自己定位时把位置适当调高,这样可以增强自信,提高生存层次,但不要好高骛远。低点起步,给自己不断的鼓励和支持。要善于选择、勇于放弃,清除干扰,为自己找准定位,明确今后的方向。

何以为生活?

第三自我完善的能力。就是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针对自身的“短板”和弱项,建立自我奋斗的意识和行动。针对以后要发展的方向,明确要补齐自己的哪一些短板。

在我看来这个能力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能否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感。它的参照物不是金钱和地位,可是也不能否认,金钱和地位能进一步激发这种能力。

如同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说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就是这个道理。如同知耻近乎勇一样,这种能力更注重的是执行力。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影响目标是否能达成。我们不必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但我们尤应该避免三分钟热血,自己主动偃旗息鼓。在执行中给自己以刺激、鼓励、考核都是有效促进执行的方法。

何以为生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自我管理并非是一件易事,其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教导及约束的力量。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自己也一样。

只有为自己的梦想驰而不息进行奋斗的人才能称得上“生活”。

何以为生活?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