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流氓衛星”?

老兵行動


徐穎

一、“流氓衛星”的誕生


二、衛星的發射管理

衛星的發射管理部門和機構主要有國際電信聯盟(ITU)和各國政府相應部門。

① 國際電信聯盟(ITU)

國際電信聯盟是聯合國下屬正式組織機構,管理國際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是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的核心工作。國際電聯《組織法》規定,國際電聯有責任對頻譜和頻率指配,以及衛星軌道位置和其它參數進行分配和登記,“以避免不同國家間的無線電電臺出現有害干擾”。因此,頻率通知,協調和登記的規則程序是國際頻譜管理體系的依據。 ITU-R的主要任務亦包括制定無線電通信系統標準,確保有效使用無線電頻譜,並開展有關無線電通信。 各國相應政府職能部門(即主管部門Administrator,中國工業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等)向國際電信聯盟負責,並分別協調管理註冊在本國的衛星操作者(Operator) 國際電信聯盟有一套嚴格的無線電規則,對來自不同主管部門衛星操作者的衛星系統網絡資料(Filling,包含衛星系統的頻率、軌位、電臺發射功率、調製方式、天線特性等基本信息)進行處理並予以公佈,頻率軌位協調主要在主管部門組織或者見證下,由衛星操作者之間進行協調溝通,如果衛星操作者之間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完成協調,則由雙方主管部門將協調結果報送國際電聯,如果衛星操作者之間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併產生實際系統之間不可接受的有害干擾,則國際電聯啟動程序規則,地位落後的衛星系統無條件避讓地位優先的衛星系統,採取一切手段消除有害干擾。 根據國際電聯無線電規則要求,衛星操作者在衛星發射之前需要向電聯申報決議49和通知資料,並由主管部門發送衛星發射確認函,則證明該操作者的衛星網絡資料投入使用。國際電聯並沒有強制要求,衛星發射程序進行審核。

② 國家主管部門

美國政府的頻率軌位和衛星發射主管部門都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中國頻率軌位歸口工業與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衛星發射許可歸口工業與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管理。 民用衛星發射許可管理法規現在使用2002年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國防科工委)頒發的《民用航天發射項目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民用衛星發射審批流程和發射許可證的獲取和使用。 2016年為規範民用衛星工程管理,加強航天行業監管,落實國務院《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要求,國家航天局制定並頒佈了《民用衛星工程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工程組織管理、項目實施、總結評價等重要問題。 發射項目許可證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國內執行發射場工作階段的項目,需提供項目預定發射時間,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和測控通信系統之間的技術要求,運載火箭詳細軌道參數及落區或回收場區的勘察報告,衛星詳細軌道參數、頻率資源使用情況的文件。國外執行發射場工作階段的項目,需提交運載火箭、衛星軌道參數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副本,以及使用有關頻率資源的許可文件副本。我國的衛星發射者應當提供信息產業部頒發的該空間電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臺執照》副本。 第25條規定,對未取得許可證擅自從事項目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由國防科工委責令其停止非法活動,並對有關當事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衛星的在軌安全

衛星的在軌運行安全主要有無線電信號有害干擾、衛星物理碰撞損傷兩種。一旦衛星在空間發生物理碰撞,將會產生數以萬計的空間碎片,嚴重威脅空間其他飛行器的安全。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地球同步軌道資源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對於傳統的GEO軌道大衛星,平臺需要有嚴格的軌位保持能力,將衛星的軌位保持在標稱軌位的正負0.1度之間,超出該區間則需要進行一次東西位置調整。傳統大衛星由於具有非常強的監測手段,以及軌位保持能力,因此各個系統運營商也都有防碰撞預警機制,一旦衛星之間的距離小於安全閥值(例如,200公里),則啟動多方聯合保障機制,避免發生物理碰撞。

軌道高度在800-1000公里的LEO衛星系統,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國內外多家衛星公司向電聯申報了幾千顆衛星組成的星座,雖然原始發射軌道高度和傾角之間存在差異,但是由於小衛星的姿態軌位控制能力非常弱,隨著衛星軌道的飄移,加上成千上萬顆小衛星密集分佈在該空間區域,發生物理碰撞的概率也將明顯增大,低軌小衛星的在軌安全問題亟待引起各方重視。

ヾ( ̄▽ ̄)~以上~拿好不謝~


語宙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過政府批准,私自上天的衛星。

打個比方,汽車上路是需要到交管部門,申請牌照的,如果沒牌照,那就是“黑車”。衛星也類似,未經批准,就私自發射,或者藉助其它手段偷偷發射,那就是“流氓衛星”。

天上的衛星都按照一定軌道飛行,在發射之初必須計劃好衛星上天后的軌道,不能亂飛。否則容易出事故。這跟汽車上路要守交通規則一樣,不能隨意亂開。



磚業科普稻殼張

初次聽到“流氓衛星”這一說法,大概瞭解了一下,這就像無證駕駛汽車一樣,流氓衛星是對那些未經過部門審批,私自發射衛星的的衛星的統稱。

首先,衛星發射監管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規範衛星發射程序,另一方面指定懲處機制,對於違規發射衛星的公司應該給予處罰,不限於行政處罰,經濟處罰。

其次,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瞭解到私自發射衛星的危害。

最後,給予需要發射衛星人員一個很好的平臺。能實現其目標。

茂林的翠翠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哦


茂林的翠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