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口78万的大县 早已撤县立市再立区

高要区,位于广东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东邻三水区,南与高明区、新兴县接壤,西连云浮市、德庆县,北接广宁县、四会市。西江黄金水道、三茂铁路、国道324线以及广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广东人口78万的大县 早已撤县立市再立区

先秦时期,高要属南越 ,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前111),因羚羊峡有居高扼要之势而取名“高要”。元封元年(前110)设立高要盐官,为岭南仅有的两处盐官之一。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驻地,县署设在羚羊峡口(现端州区),县东北有高峡山。

广东人口78万的大县 早已撤县立市再立区

1988年将县城迁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县设市,2015年4月撤县设区。

2011年,高要市辖1个街道(南岸街道)、16个镇(金渡镇、金利镇、蚬岗镇、白土镇、回龙镇、蛟塘镇、莲塘镇、活道镇、新桥镇、白诸镇、大湾镇、禄步镇、小湘镇、河台镇、乐城镇、水南镇),28个社区、324个行政村、2998个村民小组。

广东人口78万的大县 早已撤县立市再立区

全市户籍人口78.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数为11.7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7‰。人口迁入6496人,迁出4388人。登记外来人口5.78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027人,分属27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558人、瑶族89人、维吾尔族约78人,土家族75人、苗族44人、黎族42人,侗族36人、回族23人,满族19人,蒙古族9人,仫佬族8人,布依族、朝鲜族各6人,藏族、毛南族各5人,畲族、彝族、僳僳族各4人,仡佬族、白族、哈尼族各2人,京族、赫哲族、水族、阿昌族、崩龙族、高山族各1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9.88万人,港澳台同胞14.01万人,分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广东人口78万的大县 早已撤县立市再立区

2012年,高要区地区生产总值301.97亿元,比2011年增长 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23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66.72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77.02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占的比重由上年的20.58:52.29:27.13调整为19.28:55.21:25.51,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9.3%、77.8%和1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598元,比2011年增长10.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上涨了2.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1.5%;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价格指数上涨0.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5%;物业管理价格指数上涨8.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上涨4.4%;在外用膳食品价格指数上涨4.3%;工业品岀厂价格指数下降0.5%。2012年末高要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0.31万人,下降0.6%;其中全区在岗职工2.27万人,比2011年增长2.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7亿元,增长12.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0934元,增长9.3%。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5%,比2011年增加0.01%。

广东人口78万的大县 早已撤县立市再立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