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权辱国最为严重的《辛丑条约》,为何却没有割地条款?

鹤游烟

文/搞哥读史

说起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许多人脑子里都会蹦出来四个字:“割地赔款”。不过,作为丧权辱国最为严重的《辛丑条约》,却只有赔款、道歉等条款,而不要求割地。其中缘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清政府事先留好后路,李鸿章的外交努力,以及列强之间权利纠葛,各国在华的利益诉求不同等等。

一般谈到清末庚子年间的那场动乱,我们一般都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是我们事后根据列强的侵略本质,对这起事件进行的一个定性。不过,在当时,清政府绝大部分人是不承认这起事件为一场“战争”的。

首先,八国联军来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年以来许多洋人在中国胡作非为,导致民间积聚了强大的排外情绪。这些排外势力集合起来,就成为了晚清时“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当时,慈禧正在筹划废黜光绪,有心人便利用义和团,纵容他们在北京残杀外国驻华大使和传教士,试图把义和团作为扳倒光绪的工具。

德国公使克林德和日本书记官杉山彬无故被杀,把一直以来互相勾心斗角的列强拧成了一股绳,以保护公使和侨民为借口,组成联军进犯北京。

然而,清廷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八国联军正式“宣战”。唯一一道要求各地督抚与洋人开战的谕旨,被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视为“乱诏”,后来也不被清政府所承认。因为李鸿章等人深知,避免洋人提出割地条款,防止中国被瓜分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承认这是一场战争。既然不是战争,便不存在战胜国和战败国,割地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看到,慈禧光绪西狩西安之后,是这样对义和团进行定性的:

“不知者或疑国家纵庇匪徒,激成大变。殊不知五六月间,屡诏剿匪保教,而乱民悍族,迫人于无可如何。”

就在几个月之前,清政府还把义和团称为“义民”,把他们送上前线去给八国联军当炮灰。没想到一下就翻脸不认人,把义和团说成“匪徒”,把杀害外国大使和传教士说成是义和团自发行为,把慈禧的宣战谕旨说成是被义和团所胁迫。

这样话风一变,大清和八国联军之间自然就不是战争了,而是太后和皇帝被乱民胁迫,请八国联军进京“剿匪”。事后给联军的赔款,可以说是请兵助拳的感谢费,好处是不用割地了。虽然最后赔款数额有点多,按当时中国人口一人一两,赔了4.5亿两白银,但这些钱又不是慈禧出,只要不割地,多少钱都给了。

此外,在联军内部,日俄两国对领土的需求最为迫切,但英国则更看重对华贸易市场,如果中国被瓜分,对英国而言不过多了一块殖民地,但巨大的商业利益将被各国分割,对他们而言弊大于利。李鸿章作为议和大臣,利用了列强集团内部的利益矛盾,在做出巨大利益让步的条件下,保全了大清的领土完整。


搞哥读史

因为清政府已经成为工具,而列强已经完成了转型。

我们先看下《辛丑条约》的条款: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教科书的解释是: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列强在华的工具。且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对列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威慑,最终迫使列强最终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想法。

但是这个理由比较牵强,特别是对于沙俄这样嗜土成性的国家,能够占领一块中国领土比掌控清政府更加有利!

但是最终包括沙俄在内的列强还是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这是怎么回事呢?

“静Yes”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镇压了义和团起义之后,在华列强的矛盾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俄日矛盾、英俄矛盾、英法矛盾、美国和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等,其中英、俄、美、日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以往剧情一样,沙俄在入侵中国后,迅速占领中国东北,控制外蒙,这和日本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因为发生过三国还辽的往事,日本对沙俄怀恨在心,但是自感实力不足,因此日本联合英国对抗沙俄。

而另一个大国美国,在美西战争击败西班牙之后,才发现列强已经完成了势力范围的划分,这样的条件下,如果美国接受列强的既定事实,那么美国将在中国毫无影响力可言,这对于美国而言是无法接受的,因此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原则,并向英、德、法、俄、日、意政府提出照会,要维持中国领土完整,反对列强分割中国,各国随即接受。

因为沙俄的疯狂蚕食导致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美国提出这一原则后,沙俄有条件地接受了这一原则,最终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意愿上达成一致,中国避免了被彻底瓜分的命运。

2、列强纷纷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对市场要求更多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西方,美国、德国等纷纷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和法国虽然有所迟缓,但也基本完成了转型。

转型后的列强纷纷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期各国纷纷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他们以在全球占据原料市场和资源产地为主要目标,并驱使着各国政府纷纷对外展开扩张。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列强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势必会造成市场狭小,而且消灭清政府,列强就不得不亲自来统治中国的势力范围,对于列强在全球的争夺势必会产生不利影响。

而对于美国而言就更是如此,如果承认各国的势力范围,势必会让美国在中国无路可走,美国是不甘心失去这一巨大市场的,所以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名义上是方便了各列强的相互渗透,实际上是让自己不战而得到整个中国市场。

至于沙俄,由于农奴改革不彻底,在列强中始终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因此,他们仍然停留在侵占领土的初级阶段。

不过沙俄毕竟不想被围殴,所以中国最终得以被保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时代背景了解下,辛丑条约签订时,欧洲列强早已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相互之间牵扯很多利益,他们的目标,是在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像俄国,追求领土的扩张,辛丑条约是列强相互划分势力范围 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在“殖民”,掠夺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