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低年级的孩子培养数学思维?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数学作为一门

抽象性课程,想要更快理解,最有效的作用,是从训练孩子发散性思维,将自己不熟悉的事务,在脑内用自己熟悉的事务理解。

加州大学的Simonton教授,通过研究科学家们的创造过程,发现所谓的“创新”,就是将大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进行了随机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组

所以看似神秘且没有规律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联想思维这个关键能力来有效建立的。

接下来,我就来讲讲在学前阶段,培养孩子用联想思维进阶加强创造能力的3个步骤。

1.让“建立联系”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

创造力的工作途径经常游离在“有意识”的控制之外,当人的注意系统十分放松时,被称为“创意”的组合就会跑进到大脑里。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联想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我们进行引导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指着任意孩子经常接触或见到的东西问:“洗衣机和空调有什么共同点吗?”“这只小狗和你昨天看的动画片有什么共同点呀?”...

当这种“找共同点”的小游戏成为你和孩子互动的常态后,就会惊喜的发现你随机、无规律的提问完全不会难倒他。

2.多维度联想思维的建立

当孩子有了联想的思维习惯后,就可以尽量引导孩子往不同维度去发挥创造性,比如,颜色、形状、用途、数字、材质、味道...

这时候就不用仅仅局限于在两样东西之间展开联想了。

比如,“今天买的这个胡萝卜真红,你觉得它的颜色像什么呀?”

孩子就可能说出:南瓜、消防员、救生衣...

你会发现给他们一定的发挥空间后,孩子给出的答案越发具有创造性。

3.关键词思维创造游戏

经历过前两个阶段的联想思维训练后,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和稳定。

这个时候可以尝试直接把联想思维应用到创造中,比如,“捏故事”小游戏。

你和孩子各拿一块橡皮泥捏,默想一个关键词并捏出来,然后各自说出自己捏的形状与关键词之间的共同点。最后让孩子用两个关键词组合成一个故事。

比如,你捏的一个小鸡,孩子捏的树干。孩子可能会联想:“小鸡和树干有什么关系叻?小鸡会不会在树下乘凉,还是躲在树杆里下鸡蛋?”

不管最终故事是什么,孩子已经开始用不相干的关键词进行联想,刺激着思维的发散,启蒙着创造力的发展。

这种思维的发散,不仅仅会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数学,在学习别的抽象性课程时,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欢迎大家

关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数学早教方法。


何秋光学前数学

的确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数学思维发展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培养本身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来精心培养。家长呢,尽量少些功利心,多注重孩子思维提升的过程

本人致力于推广低年级趣味数学,目的正是促进孩子数学思维的启蒙。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我习惯具体举例说明,希望能带给您启发。

数学思维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对一些新鲜,好玩的东西更是特别感兴趣。快乐学习中才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喜爱!

第一 观察认知力的培养

数学无处不在,他们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激发孩子去探究,去触碰!相信他会很开心。也是很好的思维培养突破口!

[举例] 认识时间

给孩子准备个手表让他拧着玩,准备几个问题让他去找寻答案。

钟表上有多少小格呢分针每小时走多少小格时针每小时走多少小格

一周有多少小时呢?有多少分钟呢?

通过这样的认知训练,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计算,归纳,联想等思维,不是很好的一个方法吗?

第二 游戏中的数学

边玩边学,游戏大家都喜欢参与,对于孩子学起来肯定特别带劲!

[举例] 搭积木 → 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幼儿园很多小朋友就玩木制积木了,低年级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可以拿家里的积木或实物现场摆放以下,锻炼孩子空间想象思维。

拍扁法 → 把立体图形从一个角度,想象用手拍扁它后形成的图形。

[举例] 凑数游戏

可以用扑克牌一起玩,选四张,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凑成某一个数。锻炼孩子运算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


一学堂王老师

如何给低年级的孩子培养数学思维?

有个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晚上写作业,辅导孩子写的时候,简直是要命,尤其是数学。

这个对话是这样的:

家长:这个加这个等于这个,对不对?

孩子点头;

家长:为什么会等于这个?

孩子摇头!

摇头的那一下,家长都快气炸肺了!

【抛开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的确在很多孩子的数学学习上,存在数学思维 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数学思维?了解这个概念后吗,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提升!

数学思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3、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二,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思维能力训练,最好的方法是故事,尤其是通过绘本阅读的故事!

我们来看几套数学思维的绘本。你就会发现,在这些故事里面,已经把枯燥的数学思维理论转化成幽默,生动,有趣的故事,低年段的孩子更容易接受!

36册版数学绘本(韩国)

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童书奖

第十五届NOMA图画书插画奖亚军

墨西哥政府指定小学数学辅助教材

以前是40册,现在是36册,知识点覆盖较全面

故事内容可读性较强。

数学帮帮忙25册(美国)

多功能数学绘本

荣获美国《学习杂志》教师推荐儿童读物奖

美式风格,其实与第一套第二套差不多,但每个概念涉及的并不细致


第三,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思维能力训练,还要重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爱阅童学营徐老师

在现在的科技和商业中,大数据思维和分析对各行各业有着极大的帮助。刚过去的2017年双十一,有客户刚在网上下好订单,几个小时后,快递已经送上门,令消费者惊喜又惊奇。

正常的快递最快需要24小时内,双十一只有几个小时送货到达,采用高科技手段就是充分应用大数据,电商平台依据之前各地区、省市、消费的品质和价格数据,预测出客户一定会买哪些关键产品,提前准备好货,只等订单一下,快递就出发。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正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好时期,家长要抓紧时间,给予孩子有力的帮助,让孩子在未来的职业或者事业发展中,充分利用数学思维的技能,实现工作上的突破。

通过我多年与孩子的相处,希望我与你分享的方法是真正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数学思维。

1、让孩子学会时间安排

要想培养孩子的数字思维,先要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中数字带给人们的便利和好处。 每天孩子学习之前,让他把当天用的时间做个提前安排,可以精确到分钟。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完成作业或者家务活。

到外面看电影、购物、探亲访友等等,都让孩子把时间安排出来,一路上引导孩子用记忆或者记录的方式,把每件事情用的时间大约记一下,回到家,让孩子计算实际用去的时间是多少,比计划的时间用的多还是少。


多让孩子安排几次各项活动时间和总结,孩子都很机敏,渐渐对时间就有深刻的概念,做事或者写作业都会有意识去把握时间。

更重要的是,时间的观察力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时间知识点会很轻松,学习数学关于路程的应用题都有很大帮助。

2、学会记自己的各个账目

低年级的孩子已经会写很多字,基本的语言表达可以用文字写出来。

现在正是孩子开学的时候,从开学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让孩子把自己各种花费都记下来,按月份、按费用类别记。

如孩子购买的书本费、文具用品、书包、零食、衣服、鞋帽、交通、吃饭等等,只要有清晰的数字,就让孩子记下。



等到一个月时,家长抽个周末的时间,带着孩子,把一个月的各种费用按类别列出来。关键是引导孩子哪些方面花费多、哪些方面花钱少,启发孩子钱的价值在哪里,要用到哪些方面,哪些地方不要花钱或者少花钱……

开始,孩子年龄小,可能会感到吃力,家长耐心一些,多做几个月,或者每周都做,当孩子从数字中找到一些规律,就会很开心,对家长指导孩子花钱有益处。

比如,看到上周的零食花钱很多,再让孩子到体重计上称称,孩子就明白原来长胖是吃零食太多,比直接限制孩子少吃零食更加有效果。

谈文俊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谈文俊快速阅读”,用十年磨一剑的岁月和匠人精神充分发掘人类大脑超大量阅读书籍的潜能,成功建立一套看得快、看得多、记得多的快速阅读方法,让仅需小学二年级学生识字量的成年人和9周岁以上的孩子,真正掌握一分钟阅读2000字,同时理解记忆达60%以上的快速阅读本领。

“谈文俊快速阅读”荣幸登上2018年央视春节期间的祝福广告,在央视CCTV—15音乐频道播出:

【播出日期】2018年2月16号~2月22号

【播出时间】每日播出时间:11:30~12:30


谈文俊快速阅读

根据孙路弘老师的说法,数学概念有两种形式,一是概念本身的操作形式,一种是概念的术语形式

如果学生首先接受的是术语形式,那么就需要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如果学生首次接触的是操作形式,那么不用大量的练习,他仍然可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概念。

以因数为例。2是6的因数,这是术语形式。

如果孩子在玩中发现一个数×2以后的样子以及÷2后的情况,就从操作意义上理解的因数的含义。这时候再让他接触因素这个词汇,概念就一下子在脑子里扎根了。也就是说,家长

在游戏中引领孩子了解概念的实际形式,而不是僵化的记住术语和答案,这样的记忆就是深入的持久的,对概念的理解也是升华的。

不管你想到的数字是几,最终的答案都是3。不必跟孩子去解释背后的原理,只要在陪孩子走路时玩一玩,就当是锻炼口算,然后每次的结果都是3,这么个游戏足够让孩子沉迷一段时间了。

因此,把枯燥的乘除法、应用题变成孩子可以跟小伙伴炫耀的魔术喽,在游戏中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吧。


鑫妈向前冲

说到给低年级孩子培养数学思维,自然是从生活中孩子能接触到的事物开始最好。

而且,这个培养可不是从小学一、二年级才开始,而是从小就可以了。比如孩子小的时候,热奶的时候,我就一边热一边数“1、2、3”。孩子坐在厨房门口的推车里等着,一开始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几次之后,他至少知道等我数完就可以喝到奶,那他就会很接受,慢慢地还会跟着数。

抱着孩子上下楼梯,我也会一边走,一边数楼梯。去公园玩;搭积木时说一些“我拿一块,给你一块”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些其实都是顺口念叨一下。如果孩子用手指了某样东西,或者开口说什么,那我就会中断数数,回应他的话题。经常数数给孩子听,只是为了让孩子熟悉这些数字的音,将来真正学的时候不觉得陌生。


搬书回巢

我的孩子二年级,也是低年级,但是培养数学思维,在幼儿时期已经开始了,到了小学后,数学学习对于我的孩子来说就比较轻松。

1.小学低年级会有100以内的加减和简单的乘除运算,这个是计算能力,除了多做题,还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锻炼,比如玩麻将扑克牌,让孩子计算得分,玩孩子最不会排斥了。

2.小学数学是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小学低年级主要是从形象思维开始学习,可以通过借助具体实物来建立概念。比如认时间,就给孩子做一个钟表,可以直观的认识时间。

3.还要注意逻辑思维、立体思维等的锻炼,做数独、玩扫雷、拼图、乐高、魔方等,可以有助于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


种豆豆得豆

小学的数学教的是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应用题。如果说“四则运算”是“加减乘除”的高级版,“应用题”就是“四则运算”的升级版。

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门很有意思的学科,用“好玩儿”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如果说学语文学到的是情怀,那么学数学学到的就是意趣。

什么样的意趣?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意趣。

加就是增多了,减就是减少了,乘就是加倍了,除就是分份儿了,多好玩儿。

上某宝买一些启蒙数学思维的教具,和孩子边玩儿边学,寓教于乐,这是老师无法做到的,因为班里孩子太多,一堂课时长受限,也是课堂秩序不允许的,乱哄哄的,影响了别班的教学。

家里就不一样了,用教具把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演示讲解明白了,再鼓励孩子多练习,换思路多思考,和孩子在学的过程中找寻快乐。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走稳一步再走下一步,不能还没走稳呢,就开始想跑了,咋可能不跌跤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孩子在上学期间需要接触到的知识,就看家长用什么样的技巧和手段让孩子先期产生兴趣,后期获得成就感,孩子成才指日可待。


阿娥你好

生活中比比皆是数学计算,比如时间,早晨坐地铁,给售票员20元,地铁票5元,应该找回多少钱?买菜、早点、买杂志书报、停车、加油,超市这样的场景非常的多。再比如在家里设立一个小型的奖励机制,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做家务,获得学校奖励等都可以换算成一颗星或者几颗星,一颗星代表一定价值的钱,让孩子自己去算。这些都非常的有乐趣。不用专门的找各种数学玩具,孩子在一次次的实地锻炼和计算中,就慢慢的将数学计算练习的非常熟练了。我平时是在家里这样的让孩子反复的计算。在生活中计算,她反而很高兴。没有特别专门的学习。孩子的数学思维,一个就是常用,另外一个就是重复,不断的重复计算。让她一开始就计算的又快又好。


果少不惑

低年级的孩子对数字没有概念,那如何给低年级的孩子培养数学思维呢?

给孩子钱,让他去买东西,让孩子有钱的观念,通过买东西,认识钱上面的数字,继而认识数字,通过买东西,可以会加减法。

用带有数字的玩具,教孩子认识数字,不断重复,孩子就能认识这些数字了。

增加和减少东西,来强化减价法,孩子的思维还没有打开,一旦打开,孩子就会很聪明。

这就需要不断地强化,慢慢地渗透,孩子就能学会。

低年级的孩子对形象的东西有观念,对抽象的数字没有观念,不过不用着急,孩子慢慢地就能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