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任志強沙漠種梭梭的行為?梭是治沙的合適樹種嗎?



梭梭樹我見過,記得那年去甘肅和內蒙,在阿拉善的巴丹吉林沙漠見過好多。

梭梭樹是一種藜科喬木,具有抗旱、抗熱、抗寒、耐鹽鹼性等特點。對各種土質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枝條稠密,根系發達,所有具有很強的防風固沙能力。在我國西北和內蒙古乾旱荒漠地區都被用作固沙造林的優良樹種。

任志強種梭梭樹是從2015年起開始的,據說還是什麼阿拉善SEE的會長,當年他曾發誓要種一億棵,不知道現在完成多少了。既然挽救不了樓市,去征服一下沙漠也是挺好的。任志強嘛,大任於斯,志存高遠,奮發圖強。


無坡居士

商界大腕任志強去沙漠做公益,感覺也是一系列風波後尋找心靈新港灣。他不但內蒙古種梭梭樹,還搞公益“任小米”,可謂小米加梭槍!改造沙漠,也象徵著一種精神的力量。任大炮,這次開炮的方向究竟對嗎?

首先,方向是對的,破解霧霾難題,人人受益。阿拉善位於內蒙古最西端,資料顯示乾旱少雨、風大沙大,荒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擴散,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沙塵暴源頭地。梭梭被譽為荒漠生態的保護神,一棵梭梭能固10平米沙。當地禁牧後,政府開始實施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以種每畝梭梭補貼100元的方式激勵牧民們種梭梭。任志強的公益還有更多補貼給牧民,提高了牧民積極性。

其次,不但保護環境,還要拉動生產力,給牧民好的就業機會。有人說,種植梭梭樹雖能保護沙漠邊緣不再擴展,但要注意的是,沙漠中的綠洲農區因過度使用地下水,還可能導致農區荒漠化不斷加深。

任志強現在的新思路是,試水雜交小米節水種植,要改變沙漠綠洲地區種植結構,一億棵梭梭”和任小米成為當地荒漠化防治和解決扶貧問題的兩大法寶,兩手都要抓。


在微博簡介中自稱“退休老漢”的任志強說自己代言小米就是為了公益,不但要捐錢、捐時間,還要捐形象!這豪言壯語很是激昂,原來任小米承擔了保護碧水藍天的責任啊,是為了。繼續防止荒漠化蔓延。

潘石屹說,60歲時代的任志強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公益事業和環保上,勁頭十足,似乎真正的生命才剛剛開始。大炮變綿羊了?


南瓜原來採訪過任志強,曾經愛議論國事打嘴仗的名人,如今的新人生道路,是出世,還是一種更巧妙的入世呢?想起任志強一本書的名字,很貼切,野心優雅。


南瓜博士劉楠

我的老家在甘肅民勤,是夾在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間的一塊很小的綠洲,民勤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只有6%的地方適合人居住,也就是綠洲的面積。新中國成立後,民勤人民和沙漠戰鬥了將近60年,國家也在民勤成立了國營石羊河林場,6、70年代民勤栽種了大量的沙棗樹,隨著近30年上游來水的不斷減少以及地下水的大量開採,大片的沙棗樹枯死,已經所剩無幾了,只有梭梭、毛條等沙生植物頑強的活了下來。這種植物用水很少,也就是在栽種的當年澆點水,以後基本不需要管它,現在綠洲的邊緣的沙漠中已經有大片的梭梭林,生長的很好,好多比人還高大。所以,任總選擇這種植物治沙,非常正確,是利國利民,造福千秋的好事,希望出現更多像任總這樣的企業家,就不愁治不了沙。另外,適合沙漠生存的植物還有毛條、沙拐棗、黃蒿、駱駝刺等沙生植物。


漂失的柳林湖

梭梭樹又稱鹽木、瑣瑣,是一種藜科、梭梭屬植物,梭梭樹幹形扭曲,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分佈在北緯36°~48°、東經60°~111°之間的乾旱沙漠地帶。
人們讚譽梭梭樹是征服沙漠的先鋒。梭梭樹能在自然條件嚴酷的沙漠上生長繁殖,迅速蔓延成片,這與它具有適應沙漠乾旱環境的本領是分不開的。梭梭樹的種子,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種子,它僅能活幾小時。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得到一點水,在兩三小時內就會生根發芽。復椰子種子的發芽時間很長,在合適條件下,要二年之久。常見的稻、麥、棉等種子,發芽的時間也得論天算。能在兩三小時內發芽的種子,世界上只有梭梭樹的種子了。因此,梭梭樹才能適應沙漠乾旱的嚴酷環境。(百度)

沙漠不但是中國也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只要能為治理沙漠,為沙漠綠化的添磚加瓦的行為都是值得鼓勵和讚賞的,做比不做強,做比看強。


花生產業學苑

素以敢說會說而聞名的“任大炮”任志強現在也低調了很多,年過60,也開始放下很多東西,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了。

2014年任志強退休,出任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全身心投入到公益環保中去了。

為了不讓牧民把牛羊放入種植區,自費給牧民買了小牛仔,還用鐵絲圈起了種植區。但沒用,牧民只是想喂肥牛羊多賺錢,根本不管你環不環保。

所以任志強現在轉變思路,要讓牧民既能致富又能環保。

see生態協會指導牧民在阿拉善荒漠種植梭梭樹,每畝還給50塊錢補貼,這樣下來每戶牧民僅靠種梭梭樹一年就能掙50000元左右。

當然這是要經過協會驗收梭梭樹成活才能拿到錢的,這樣一來牧民自然而然會去保護梭梭樹,不讓牛羊吃了。

不僅如此,任志強還教牧民在梭梭樹下種肉蓯蓉,利用梭梭樹嫁接肉蓯蓉,從而提高了牧民的額外收益,有牧民一年賣幾十公斤肉蓯蓉種子就掙了30萬。

阿拉善的大荒漠是北方沙塵暴的沙塵的最大來源之一,任志強種一億棵梭梭樹的小目標能夠恢復200萬畝荒漠植被。

既能保護環境,又能帶領當地人民致富。

任志強把這件公益事做成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了,值得我們尊敬。


農說就是精華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梭梭雖然是生命力很頑強的植物,可以在沙漠裡生長,但不是治理沙漠最合適的樹種。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多大的經濟價值,所以作為企業和當地農民都沒有很高的積極性去種植。再一個是有比梭梭更好的植物——沙棘。

說沙棘比梭梭更好,是這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沙棘是能夠在被稱為“地球癌症”也被稱為“第二個月球”的砒砂岩地區唯一能夠生長的植物,第二是沙棘的經濟價值高,因為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研究它已經六七十年了從它體內發現了428種活性的營養成分,並且含量完全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因為它是藥食同源植物,無毒副作用,作用廣泛,所以,各種中成藥、各種保健品、高檔化妝品、飲品、乳製品裡面都有沙棘的成份。

第三沙棘是中國特有的植物,佔全世界的97%左右,國家對沙棘的種植推廣高度重視,為沙棘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沙棘開發管理中心。世界各國也對沙棘很重視,由中國主導創立了一個國際組織——世界沙棘協會,這是唯一的有國際組織的植物。

綜上所述,我建議不僅任老闆種植沙棘,也希望有更多的老闆像青海康普公司老闆李剛一樣,能投資大西北,紮根大西北,開發出更多的沙棘產品。讓西北地區更多的荒漠化的國土披上綠裝,同時也為他們建立起新的事業平臺。


乙仲

現在傳統的沙漠改造方式主要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常用的是“草方格沙障”,也就是用正方形的麥草牆來固定沙土,通常在沙漠公路兩旁使用較多,但缺點是在風沙過大的地方收效甚微。

第二種通過在沙表面噴灑固沙劑,將沙體表面固化來防止沙子流動。

第三種植物方法,通過種植沙生植物,並採用滴灌技術保持土地水分,這對沙化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於沙體中植物難以生長,其成本極高,難以大規模推廣。

有別於傳統方法,易教授團隊從植物中提取出了一種植物纖維黏合劑。只要把這種粘合劑放到沙裡,再添加適量的水,沙子就可以變成具有“萬向結合約束”的土壤。


2016年4月,他們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實驗成功,25畝黃沙變為一片綠洲,種植出了70多種植物,長勢超過沙漠周邊區域的自然植物。


楊遙清

阿拉善位於內蒙古最西端,氣候乾旱少雨、風大沙多,三分之一是沙漠,三分之一是戈壁,三分之一是荒漠草原。這裡的荒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擴散,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沙塵暴源頭地。任志強沙漠種植梭梭樹完全具有可行性,沙漠種植梭梭不但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樹下間種蓯蓉還能取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從而可以解決資金投入管理等問題,使防風固沙,大面積種植梭梭,改變沙漠化環境達到可持續性。據阿拉善林業局官網統計,截至2014年,阻止沙漠擴張的第一道防線梭梭林面積已恢復到近1500萬畝。阿拉善的沙塵天氣也逐步減少,沙塵暴發生次數由2001年的27次遞減到目前每年的3到4次。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梭梭這種植物

梭梭是一種沙漠植物,喬木,一棵樹可固沙10平米。阿拉善地處騰格里、烏蘭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交匯處,阻止三大沙漠進一步“握手”,不只是當地,也是中國北方環境治理的一大目標。多年來,政府、民眾、環保組織參與其中,探索治沙與發展之路。而梭梭是最適合沙漠種植的一種植物。

梭梭除了有很強的固沙作用,還有比較高的經濟效益,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梭梭樹根部的植物,有“沙漠人參”之稱,是阿拉善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

當地牧民很多都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專職種梭梭、挖肉蓯蓉。一般一戶人家一年可以種1000畝梭梭,相當於每年可以獲得30000到50000塊錢的收益。好多牧民的收入一部分拿來供孩子上學,另外家裡還買了皮卡,在鎮裡買了房子。如今阿拉善已是肉蓯蓉的主產區,產量、質量均居全國前列,現已形成全國最大的肉蓯蓉集散地。



紀錄視界

要評價任志強沙漠種梭梭、及梭梭是否是合適的治沙樹種、首先要了解梭梭這種植物的適應生長環境習性。

梭梭屬藜科樹木,又名鹽木、瑣瑣,木質堅硬而脆。是一種古老的樹種,在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區也有發現梭梭樹化石。它耐高溫、耐嚴寒在零下40度至零上43度都能存活。耐鹽鹼、耐乾旱能在年降水量20至200毫米的荒漠地帶鹽鹼地中生長,生命力極強。梭梭樹種子可以說是發芽最快的種子、只需要少量的水、在兩三個小時內就可以發芽生根。是我國分佈在內蒙古、新疆、青海、寧夏、甘肅等地自然生長在沙地鹽鹼地上的固沙植物。





任志強沙漠種植梭梭樹完全具有可行性,沙漠種植梭梭不但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樹下間種蓯蓉還能取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從而可以解決資金投入管理等問題,使防風固沙,大面積種植梭梭,改變沙漠化環境達到可持續性。

梭梭樹種子採摘最佳時期在入冬至來年三月,有想要梭梭樹種子的朋友可以在10一3月聯繫我、大量。馬雲的螞蟻森林也在阿拉善盟種梭梭樹,防風治沙、改善沙漠環境。




王文245914076

在沙漠腹地人工種植梭梭是不科學的,梭梭有很強的吸水性,種植過梭梭的地方只會更乾旱,在一個現在打著種植梭梭旗號的人也大有人在,種植一棵梭梭10元,這真的是天價,牧民種植一畝梭梭給300元錢,包活以後才給的,先期有牧民墊資種植,一畝地種600株梭梭,大家算算一棵梭梭攤多少錢,有些公司打著種植梭梭的名堂眾籌一棵10元錢,天價呀,錢落不到種植者的手裡,變成一些別有心機公司的斂財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