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憤!秦皇島一吸毒人員引誘五名未成年學生吸毒 難逃法網

近日,河北公安機關

在石家莊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7· 我做的群眾最滿意的一件事”報告會。其中,秦皇島市公安局撫寧分局禁毒大隊大隊長劉凱講述了自己在辦案過程中挽救五名失足少年的事例,讓人動容。

去年8月的一天,一條線索傳到了劉凱手中:轄區留守營鎮有一個叫“趙奇”的人,帶著四、五個初中的孩子“溜冰”。

引誘這麼小的孩子吸毒,這還了得!我立即帶著同事開展偵查。很快查明這個“趙奇”的真名叫楊某,29歲,開著一輛大眾汽車。

事不宜遲,我招呼上隊友,去了他家所在的小區,找到了他的汽車,埋伏在四周開始蹲坑。當天下午兩點半,一個個頭不高的男的帶著一個約十三四的男孩從樓裡出來,來到那輛車前打開車門要走。


我喊了一聲他的名字,對方本能地回了一下頭,我們幾個人衝上去一把把他摁住!


這時,從樓裡又走出來兩個女孩,一邊跑過來一邊喊著楊某:“哥,怎麼啦?”當我亮明警察身份時,那兩個女孩天真地問:“叔叔,我哥是好人,你們是不是抓錯人啦?”

我心想:“傻孩子,你都要進狼嘴裡了,還把他當好人!”

依法搜查楊某的汽車,當場查獲一個用來吸毒的冰壺。四個人都被帶回了大隊,分頭審查。


面對訊問,楊某開始還挺橫,說:“我怎麼了!這些孩子不好好上學,我天天教他們作人的道理,沒幹壞事呀!”

三個無知的孩子則竹筒倒豆子一樣,交代了跟著楊某吸水煙的事,還說,一塊吸水煙的還有另外兩名學生。我們連夜找到了另外兩個男孩,佐證了這一事實。


在證據面前,楊某不得不供述了多次引誘、容留未成年孩子吸食冰毒的犯罪事實。


原來,這個傢伙已有多年的吸毒史,在留守營居住期間,經常遇到附近某中學一些逃學的孩子,心懷鬼胎的他有意識地和孩子們搭訕,帶他們兜風、擼串兒、喝酒。時間長了,孩子們一口一個“哥”,越來越信任他。

去年7月的一天,楊某把孩子叫到家裡,拿出了冰毒和吸壺,開始陶醉地吸起來。孩子們問他這是什麼,他說:“這是水煙,好玩著吶,不上癮。玩玩不?”孩子們在好奇心驅使下,一個個先後照著楊某的樣子吸食了冰毒。

詢問未成年人必須有監護人在場。五個孩子的家長聽說孩子沾上了毒品,一個個捶胸頓足,情緒瞬間失控,都咬著牙說要找楊某算賬……

好在,五個孩子僅僅吸食冰毒一兩次,還沒有明顯的成癮症狀,我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辦完手續,交給家長帶回了。

楊某被拘留後,我們又打掉了他的一個上線。按說,這個案件到此就算結束了,但我心裡一直放不下那五個孩子。我的腦海中時常閃現著一個孩子媽媽對我的哭訴:“我和他爸在外打工,孩子讓他爺爺看著,這咋就吸毒了呢?聽說吸毒不好改,這可咋整啊!”


這位母親的哭訴,讓我的內心無法平靜,一定要讓孩子們徹底的遠離毒品!

從那之後,我每隔半個月,就去五個孩子的家中,找家長談心,和孩子們聊天。


這幾個孩子都處在叛逆期,光講道理聽不進去,我就給他們講警察故事,講緝毒警察怎麼抓罪犯,講我們辦理的一些案子,給他們講述一個13歲女孩如何被引誘吸毒又走向墮落的悲劇。

去年10月,我們局搞警務實戰演練,我特意帶五個孩子前來觀看,看到威風凜凜、整齊劃一的隊列表演,看到實彈射擊、擒拿格鬥的精彩演練,孩子們崇拜地說:“叔叔,警察真厲害!我們以後一定聽你的話,再也不吸毒了。”

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變了。再去家訪時,家長也都說,孩子比原來聽話了、懂事了。一位孩子的媽媽更是激動地跪在我面前,熱淚盈眶地說:“你是我們家的恩人啊!”


毒品是社會的巨大毒瘤,是社會不穩定的重要來源,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禁不起誘惑都淪為吸毒人員。禁毒之路又是一條艱鉅的道路,要想徹底掃除毒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禁毒之路也不能僅僅依靠警察,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截斷毒品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