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撐起一個家

五月的一天,天氣晴朗,冷水鎮冷水溝村貧困戶範保生接到了到礦山上工的電話,他的心情也如同天空一樣明朗起來。

範保生家中4口人,妻子重度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兩個孩子正在上學,裡裡外外都靠他一個人。“多打一份工就能多掙一份錢,家裡就多一份希望”,範保生介紹,如今他已經有了三份收入。

第一份是生態護林員的收入。2016年10月,經過鎮、村幫扶幹部的推薦,他成為了一名生態護林員,每個月有750元的固定工資。“拿了工資,就得好好幹”,每天干完家務,範保生就要上山巡山,“每天最少兩個小時,最多的話,我也算不清”他爽朗地笑著,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4月,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時期,範保生一天要上兩次山。特別是每年秋天和春天,為了防止有人焚燒秸稈、點火開荒,天不亮他就上山巡邏,吃了晚飯安頓妻子睡下,他繼續上山巡邏,一直到深夜。

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走在巡山的道路上

“踏實吃苦”,村幹部都這樣評價他,正是他這樣的精神勁兒,村幹部又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到礦山除礦渣,按天發工資。

於是,從2017年5月起,範保生就有了第二份收入。儘管5月到9月這段時間巡山的任務不重,但他也不敢耽誤,怎麼辦?

他“開闢”了一條從自己巡邏區到礦山的小道,每次出發上工、收工回家他可以順路巡邏。

礦山除渣是力氣活,每次運渣,他都要把三百多斤的推車推到除渣地,每天干完活,累得他腰都直不起來。“不怕累,就怕沒活幹”,範保生說,最發愁的是礦山不通知他去幹活。

不到礦山上工的時候,範保生琢磨著要再找第三份收入。

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空閒時間到地裡鋤草

看到有人在林下發展豬苓種植,他也想試試。去年,他申請了4000元的到戶增收資金,購買了70斤的種子。

緊接著,他把鄰居捨棄的的三分多坡地整理出來。挖坑、播種、填埋,他一個人擠出空閒種完了。“今年賣了錢再買些種子繼續種”,範保生說,“日子就得這樣過,一點一點掙,一步一步往前邁,總能好起來”。

2017年底,範保生順利脫了貧。

“沒有他就沒這個家”,鄰居們都這樣評價他。

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再喂上20多隻雞

當護林員、除渣工、種豬苓,除了這些,範保生也想著辦法讓一家人的日子好過些,“自己種玉米、土豆,去年收了500斤玉米,300多斤土豆;再喂20多隻雞,還能賣些雞蛋……”

“走,幹活去”,他一邊說笑,一邊背起鋤頭要去巡山了。藍天白雲下,茂密的樹林裡迴盪著他爽朗的笑聲……(白佳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