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這個時節專門欺負孩子,大人可能就是傳染源!不想中招快這麼做

有約君說

“有約君,我家孩子最近發燒了,喉嚨痛還容易流口水,咽喉處好像還長了皰疹。再一打聽,幼兒園裡不少小朋友都得了這個病,這是不是很嚴重的傳染病?求助!”

讓孩子接連病倒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叫“皰疹性咽峽炎”的疾病。

这种病这个时节专门欺负孩子,大人可能就是传染源!不想中招快这么做

儘管孩子容易中招,但大部分症狀較輕且有自限性,它並非由“新型病毒”引起,實際上,它和另一種家長們熟悉的疾病——手足口病,有著密切的關係。還值得注意的是,大人也可能感染病毒,甚至成為孩子的傳染源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根據5月中國家衛健委頒佈的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手、足、口、臀部出現皰疹,還有一種就是皰疹性咽峽炎。兩者就好比“堂兄弟”,都與腸道病毒感染有關,經糞-口傳播,只是在具體的腸道病毒型別上有區別。如何判斷孩子患了皰疹性咽峽炎?

提示症狀1:

咽喉處有潰瘍和皰疹

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咽喉處有潰瘍和皰疹。大一點的孩子會表現為咽喉不適、咽痛;小一點的會發生吞嚥困難

,且不願意進食,患這種病的小嬰兒進食會哭鬧,而且還會流涎

这种病这个时节专门欺负孩子,大人可能就是传染源!不想中招快这么做

而手足口病患兒,一般會在至少兩個以上的部位出現皰疹,除了咽峽兩側或者軟顎部位,還多見於手掌、腳掌、肛門等部位。

支招

皰疹性咽峽炎一般三五天會慢慢恢復。針對其病原沒有特殊用藥,也就是沒有立竿見影治好病的藥物,可以在口腔局部用噴霧劑消除疼痛、緩解症狀。維生素B、維生素C對黏膜恢復有一定作用。

因為口腔疼痛,所以患兒的進食會受到影響,不願意吃飯。這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進食、多喝水,以防發燒時脫水。飲食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品為原則,如果汁、青菜泥等,利於孩子攝入及吸收。對於小嬰兒來說,喝奶時一做出吮吸動作會導致疼痛,因此可以改為勺子喂。進食後注意喝點清水,用乾淨棉籤清理口腔,保持口腔黏膜的衛生。

提示症狀2:發熱

發熱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症狀之一,但也有少部分患兒並不出現發熱症狀。

支招

这种病这个时节专门欺负孩子,大人可能就是传染源!不想中招快这么做

警示症狀

但病情稍重的手足口病患兒,會精神萎靡,頻繁嘔吐,並伴有驚厥,甚至出現腦膜炎、肺水腫等危重併發症(去年,全國共報告了95例手足口死亡病例)。那麼,家長如何及早發現重症苗頭呢?

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集中在5歲以內、死亡病例集中在3歲以內。

手足口病早期有的症狀和呼吸道感染類似,但假如上述年齡段的孩子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出現了可疑症狀,家長心中就要有根弦。

別隻記得提醒孩子洗手

你也可能感染卻不自知

既然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病的一種表現形式,那麼兩者的防治方式是相通的。

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正是眼下這個桑拿天),最愛“欺負”嬰幼兒和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通過感染者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等廣泛傳播。潛伏期多數為2~10天。

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後也可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隱性感染率高,也就是說,有可能會出現感染病毒卻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然而此時仍然是具有傳染性的。

这种病这个时节专门欺负孩子,大人可能就是传染源!不想中招快这么做

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節,爸爸媽媽一定要提醒、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飲用水及食物衛生也要多關注,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兒童玩具和常接觸到的物品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避免兒童與患手足口病兒童密切接觸。

特別提醒,成人亦可感染手足口,而且往往只是病毒攜帶者,但不一定發病。因此家長外出回家照顧孩子前,也一定要清潔好雙手。家有二孩的家長,除了要隔離患兒和健康寶寶之外,在照顧完患兒之後也應該徹底清潔雙手,再照顧健康寶寶。

另外,患上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後,孩子應該居家隔離至少兩週。過了兩週之後,飛沫裡病毒量會顯著下降,但是大便中排出病毒的時間會達三四周甚至更長,因此處理手足口病患兒的便便要及時,並且要注意清潔。

接種EV71疫苗仍有必要

預計6月為發病高峰

省疾控中心表示,今年手足口病在廣東的流行病原是CVA16,它不太容易引起重症與死亡,但更容易引起疾病在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內的暴發,且現有的EV71疫苗不能預防CVA16。但是,儘早為適齡嬰幼兒接種EV71疫苗仍很有必要

,它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重症發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此外,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目前已進入流行期,發病高峰預計會在6月出現,各位家長朋友可得做足準備了。

这种病这个时节专门欺负孩子,大人可能就是传染源!不想中招快这么做

中醫推薦這些食療方

三豆飲

材料:黃豆、黑豆、綠豆各15g。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喝水。如果連豆也吃掉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三豆飲也不能打成豆漿。如果小朋友舌苔厚、口氣臭,大便不通,還可以加入淡豆豉10克,或白蘿蔔50克一起煮水,可以消食導滯。如果想調整一些口味,可以放少許瘦肉和少量鹽。

功用:從中醫來說,三豆飲具有養中清熱的作用。小朋友脾常不足,肝常有餘,黃豆、黑豆可以養中氣,養津液,並養肝木平疏洩,而綠豆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提醒:如果還要加其他中藥、調整處方,請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鮮蘆根煲粉葛湯

材料:新鮮蘆根4兩,粉葛1斤,牛鰍魚1條,瘦豬肉3兩,陳皮1角。

方法: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功用:有清熱生津、養中健胃、透疹的作用。如果小孩已患上手足口病,在初期症似重感冒,體溫漸高、流涕、疲倦、飲食無胃口、腹瀉、時有昏睡、偶有驚厥時,可以作為食療,有利於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耙齒蘿蔔甘蔗湯

材料:耙齒蘿蔔1斤,甘蔗1斤,排骨12兩,陳皮1角。

功用: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利咽喉的作用。如果小孩患上手足口病,症見咽喉紅腫疼痛,甚至腐爛有膿、口渴欲飲、煩躁不安,可以作為食療。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飲用。

夏金英糖水

材料:夏枯草15g,金銀花15g,蒲公英15g。

方法:將以上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改用中火繼續煲一小時左右,再放入白砂糖,即可以飲用。

功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如果小孩患上手足口病,症見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煩躁不安、口渴咽乾,可以作為食療。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飲用。

圖@視覺中國、網絡資料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