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稻穀委託加工銷售首拍火爆成交

為了進一步加快陳稻消化速度,國家從2月28日開啟委託加工稻穀競價交易,首批為江西和安徽2013年產中晚秈稻4.04萬噸,結果全部成交,委託加工平均價231元/噸。委託加工首拍順利,預計後期國家將加大投放力度和投放頻次,期望通過創新交易方式,進一步加快稻穀市場去庫存速度。

2月28日稻穀委託加工銷售首拍火爆成交

2月28日委託加工稻穀交易結果

2月28日稻穀委託加工銷售首拍火爆成交

根據2月28日委託加工稻穀競價交易公告,按照雙方簽訂的《委託加工稻穀驗收確認單》標明的稻穀實際出庫數量和規定的秈米出米率52%、粳米出米率62%計算,精確到公斤,保留整數。

公告還明確本次大米銷售底價:秈米3150元/噸,粳米3400元/噸。

那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加工企業進行受託加工是否會有收益,下面試算幾組理論加工收益:

2月28日稻穀委託加工銷售首拍火爆成交

注:1、碎米價格按2400元/噸,米糠價格按1500元/噸,稻殼價格按200元/噸計。2、部分未達到52%出米率的稻穀需加工企業自行承擔部分,在計算加工收益中,使用方案中的秈米銷售底價(3150元/噸)進行扣減。

若按上述計算結果,加工企業進行受託加工只要競拍的稻穀質量不是特別差,則仍可獲得加工利潤,在當前加工行業相對蕭條的情況下,將會刺激加工企業積極參與加工。

本次交易,加工企業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一是未來大米包銷的價格風險。根據文件,本次加工大米的銷售底價為秈米3150元/噸,粳米為3400元/噸。以秈米為例,如果國家以3150元/噸的底價掛牌15天競拍無果,中標企業就要包銷。這個價格,相比新糧的收購價,自然是很有優勢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競價標的對應的品種,均為2013年產秈米,這就與新米不可同日而語了,折價的幅度較大。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的交易數據顯示,同樣為早秈米,2017年委託銷售2016年產的早秈米成交均價僅為3300-3500元/噸,普遍成交在3300元/噸,這可比同期華南口岸同等級的新早秈米報價降低了300-500元/噸。這反映了新陳米之間較大的價差。而國家本次競價的品種年產時間更為久遠,已經超過了大米3年儲備期限,只能用於工業,不能作為口糧了。這樣看來,要市場買單,折價幅度要更大,加工企業或將承受一定的價格風險。

二是需要承擔的成本和加工稻穀副產品所產生的利潤。如上所說,本次競價的標的不是稻穀本身,而是“加工企業對委託加工稻穀所產生的副產品抵頂加工成本後可上交的款項”。換言之,這次的“成交均價”體現了企業對加工稻穀副產品能產生的利潤、加工成本的總體考慮。如果副產品利潤-加工成本-可上交收入>0的話,意味著交易有利可圖。可見,委託加工稻穀交易中,加工企業的利潤點主要集中在加工稻穀所產生的副產品。一般大型碾米設備工藝加工稻穀時,每100斤稻穀加工成大米時,約得精米70斤、稻殼20斤、米糠(油糠)6斤、碎米4斤。具體情況加工企業肯定最清楚。本次交易100%的成交率,表明了企業的態度。當然,這只是首場拍賣,國家和加工企業雙方都在試探和摸索,後續運行效果如何,還得繼續觀察。

根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國家糧油交易中心、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