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刚和于谦为什么能合作这么多年?

倪培荣1

郭德纲和于谦两个人应该算是互补的性格


再加上两个人彼此的尊重才能走到今天

初相识后,于谦算是郭德纲的贵人

1998年,两个人初相识,算得上是点头之交。在一起也算是开始搭伙说相声。在郭德纲的段子里面有过很多次对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认识的描述。那个好时候的郭德纲辗转北京郊县,自封郊县天王。

为什么说于谦算得上是郭德纲的贵人呢?

原因在于于谦的师父是石富宽,而石富宽的搭档是侯耀文。郭德纲认识侯耀文也算是于谦引荐的。加之当时的郭德纲才华横溢,侯耀文又是爱才之人。就这样一来二去,郭德纲也终于有机会进入了侯氏一门。

想来那是2004年左右的事情了。

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

等等这一切都和郭德纲有关,可以说那时的郭德纲不再打官司就在打官司的路上!

自此郭德纲就再也没有砸挂过别人,当然这一切还要感谢于谦的无私奉献。

反观于谦

在郭德纲的口中,于谦是一位忠厚长者。看面相也是个良善之辈。

习惯了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还有自己的爱好,养小矮马。其实,于谦更像是个顽主,相声只是个副业罢了。既然和郭德纲没有大的经济上的瓜葛,也就不会产生着如许的矛盾。

相互尊重

既是自己的贵人又是自己的朋友,这样的人可好似难得一见。用郭德纲的话就是说人生难得一只鸡,呃,不对,人生难得一知己!


蜜桔娱乐


郭德纲和于谦合作至今尚不足二十年,其实在相声圈不是时间特别长的,比如他俩的师父侯耀文和石富宽,在刚刚不到20岁,进入文工团时就开始合作,一直到侯耀文去世都没有分开过,合作时间长达40年。当今相声界合作时间最长的搭档是李增瑞和王谦祥,目前已搭档58年。


我们希望郭德纲和于谦能够继续合作下去,争取再来一个20年至少。这俩人可以说从开始的互相成就,到今天的互相珍惜,已彻底的不可分割,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在相声圈流行一句话,意思是找一个合适的搭档比找老婆要难的多。郭德纲在遇到于谦之前,有好几位搭档,比如范振钰、王玥波、张文顺等等。他曾在接受鲁豫采访时说,有些搭档他不愿意留气口,都是自顾自的说,因为就靠他自己,也完全可以逗乐观众。于谦给他的感觉不一样,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他俩只是临时搭档,也不留气口,但是于谦总能见缝插针,而且递给他的话感觉很舒服,这可能就是触电的感觉,此后二人就一发不可收拾,相亲相爱至今。


在遇到郭德纲之前,于谦基本已经放弃相声了,只是偶尔回文工团完成一些演出任务,其他时间都是在剧组演一些小角色。是郭德纲重新让他拾起了相声,并且通过相声让全国人民都熟悉他,正所谓名利双收,人生赢家。


郭德纲和于谦二位都是有大智慧之人,都知道各自对于彼此的重要性,所以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情谊。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二位虽然不像普通哥们一样天天一起喝酒泡妞,但是对于彼此的情谊已深入骨髓,无法分割!


牙快笑掉了

说起郭德纲于谦,不得不说德云社,九六年,郭德纲携手张文顺,李菁,在北京广德楼成立相声大会,提出了相声要回归小剧场,回归茶馆的理念!从此走出了一条相声回归之路!


于谦也是从小坐科学艺的相声演员,只不过由于相声的低迷不得已走入娱乐圈!

为了生存在北京广电学习导演,但是他跟郭德纲一样,对相声的爱好是发自内心的!

我记得郭爷说过一句话“我爱相声,我怕他完了!”郭爷正是用这个理念践行着自己对相声推广之路!


而谦哥更是基于同样的爱好,同样的理念跟郭爷走到一起,也是互相欣赏,互相包容的态度让他们的合作更加天衣无缝!且不说郭爷对相声的说学逗唱掌握扎实,谦哥的捧哏更是滴水不漏,包袱翻的恰到好处。如果说相声界翘楚除郭爷和谦哥别无他人!

同时也祝愿德云社更加辉煌,也祝愿相声更加辉煌!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非常感谢悟空问答提供这个平台,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同时也希望大家踊跃参加讨论,码字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


怡然自得小痞子

所谓舒服,是观众舒服,相声界的“帅、卖、怪、坏”,郭德纲无疑是那个“坏”,而于谦不瘟不火、张弛有度、一杨一抑,时而憨厚,时而使坏,总能把郭德纲的包袱兜得住,加之于谦“现挂”功夫了得,总能让观众感到舒服的乐,不尴尬,经常是看到他俩走上台,观众就开始情不自禁的乐。

而说到谁也离不开谁,那就更不用多说了,你要把老郭和谦哥拆开来,恐怕观众都不乐意,这一点他们俩也是知道的,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经过这么多年的合作,可以说只要老郭还说相声,就离不开谦哥。可以说,郭德纲、于谦这两个名字已经被观众绑在一起了,就像是提起孟良,人们就会想到焦赞。最重要的是谦哥的心态好,就是玩儿,这是圈里公认的,郭德纲的“杨”和于谦的“抑”是天生的互补,多年的合作中,两人已经不能用默契来形容了,对于相声观众来说,没有于谦的郭德纲就不是那个说相声的郭德纲,反之,没有郭德纲的于谦,也就不是说相声的于谦。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半心无痕

郭德纲于谦称得上是如今相声界最珠联璧合的搭档了。说起他们能够长久合作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

1、两人都“会说相声”。郭德纲从为人所知开始,就以对传统相声的透彻理解和演绎惊艳观众,而于谦在没有和郭德纲合作之前,虽然是正经科班出身,但因为相声不景气,没有机会靠这个专业生存,只好转行,直到遇到郭德纲,一经合作就非常合适。用郭德纲的话说“是干这个的”。于谦也说直到遇到郭德纲,才终于说上了自己想说的那种相声。

2、性情相投义气为重。我要把这点放在前面说,是因为总有人把二人描绘成截然不同的两面,着重突出于谦“老好人”形象,明里暗里把两人的关系总结成于谦对郭德纲的是非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的结果。其实于谦性格里有着和郭德纲一样的执拗和坚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每次郭德纲因为是非置于风口浪尖时,于谦其实都不离不弃给予了坚定的支持。两人在舞台上也开玩笑,郭在早期讽刺个别同行后就说“你别跟着我说这个,得罪人”,于就答“嗨,反正也已经这样了”。这个包袱想必熟悉的观众都知道。郭德纲当年因为被腾讯用负面新闻要挟开通腾讯微博,而在新浪微博上对腾讯开骂,于谦马上发了一张“狗X的企鹅”的图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德云社两次有人退出惹来媒体关注,于谦都坚定的为郭德纲辩护,面对镜头为郭德纲辟谣。于谦没有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争议焦点,很大一部分也是郭德纲勇于承担不惧争议。朋友做到这一步堪称楷模。

3、互相尊重保持距离。从两人性格上来说,郭德纲好静,于谦好动。郭德纲传统,于谦偏新潮。相声舞台上,郭德纲张扬桀骜,于谦沉稳低调。但在生活中又各有不同,要不是郭德纲极力鼓动攒怼,估计观众都不可能知道于谦台下竟然是一位“摇滚青年”,这样的反差按说是走不到一起的。但二人都懂得谦让尊重。朋友交的是心,而不是表面上的形影不离沉瀣一气。

4、珍惜知己难求,是非不糊涂,得失不计较。德云社因为几次变动,最被人所关注的就是利益分配问题。而郭德纲于谦二人从来没有因此生过嫌隙。坊间流传于谦家大业大不在乎,或者郭德纲鸡贼对别人抠门,但对于谦不敢过分,割肉也要留住他。真是小人之心岂知鸿鹄之志。德云社虽然没有公布过两人具体收入分配问题,但郭德纲说过他们之间的分配是相声界最合理的。如果真是各怀鬼胎各揣异心,我想再公平的分配方式也会患得患失,毕竟自私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心不足,就像有些人为了装可怜连“电视机都买不起”这种鬼话都能编的出来。于谦也坚定的表示郭德纲在德云社的利益分配上绝不亏心,离开的那些位在外面各说各辞,却没有一个敢当面算账一五一十的说个清楚的。

于谦说如果没有郭德纲,他这辈子估计都不会从事相声行业了。郭德纲也说如果有一天两人不能继续合作了,他也就不说相声了。其实关系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好分析的了,只能羡慕二位人生能得此知己,羡煞旁人。那些把二人关系描述成利益捆绑委曲求全的人,要么是生活中交不到知心朋友,要么就是暗怀鬼心盼着别人裂穴等饺子下锅。


我发现现在问答板块有些人答题也真是搞笑,不管什么题开篇就是“郭德纲7岁学评书9岁学相声……”“岳云鹏最开始干过保安,端过盘子……”“孙越当年喂了十年大象……”,啥玩意儿不管啥题先来一大段忆苦思甜,噗!


郭德纲贴吧

郭德纲三入北京,终于落脚。

于谦演戏多年,终回剧场。

二人都是对相声充满热爱,执着的人。

郭德纲,少时学艺,基本功扎实,平时爱看书,爱听曲,爱钻研,爱创作。人们都说他是八核的大脑,孰不知这背后有多少孤独与汗水。

郭德纲的说学逗唱都算得上炉火纯青。演出中常常现砸挂,这就需要捧哏的反应迅速,能接住话,还得把包袱抖出来。

于谦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在台上反应一流,正好和郭德纲相得益彰,配合的严丝合缝。

逗哏的自由,捧哏的潇洒,演出显得酣畅淋漓。

郭德纲的徒弟都是于谦的干儿子,于谦的徒弟都是郭德纲的干儿子。

郭德纲的儿子是于谦的徒弟,于谦的徒弟是郭德纲的徒弟。

这样深厚的关系,使两人交心,合作起来更舒服。

再有,于谦比较大度,郭德纲拿于谦的家人开玩笑,于谦从不介意。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郭德纲能拜师侯耀文,里面有于谦的牵线之功。这一点,郭德纲对于谦十分感激。

最后,合作伙伴之间,除了感情,还有利益。于谦在德云社拿的工资是第一等的,二人并没有利益之争。这很大可能的保障了二人的合作。


有南塘

我睡听郭德纲相声10余年,每晚不听着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相声就睡不着觉,平常也很关注郭德纲及德云社,所以还是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郭德纲合作过的相声搭档,据我们知道的,有大胖子王月波,老先生范振钰,张文顺,再就是于谦老师了,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搭档,主要是说有一定时间稳定合作的搭档,而不是说偶尔在一起临时搭档说一两个节目的情况。



一对相声搭档能否合作的长久,首先自然是专业方面的,如果两个人专业水平相差过多,或者在专业上分歧比较大,互相看不顺眼,那用亮剑里面李云龙的话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那自然是不可能在一起合作的。而郭、于二位,在专业上是互相欣赏的,并且能够互补的,所以两个人的搭档是能够长久的。而就此也得说一下姜大师和他的几位搭档,早的有李文华先生,后来李先生托孤外孙孙越给他照顾,结果孙越在动物园养了十年大象,唐杰忠老师,已经故去了,后来的戴志诚,他偷人的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姜大师在相声行当里面就没有了固定的搭档,连上个春晚,都是动辄5人的群口,乱七八糟,一地鸡毛。


再一个原因,那就是金钱方面,看两个人的分账的情况,多少各类演艺搭档,最后都是因为钱的问题而分道扬镳,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赵本山和范伟,赵本山过于强势和居高临下的性格,从与范伟的分账形式可以看出来,一场演出只给范伟几千元,自己却拿几十万,也难怪两个人不能合作下去了,可叹。而郭于两位,基于二人的互相尊重,和于老师的谦逊性格,在钱的问题上,只要大差不差,于老师是不会有异议的,毕竟于老师爱的是相声本身,爱的是上台表演相声的感觉,并不指望着相声演出的收入来养家糊口,别忘了,于老师的父亲可是满洲正黑旗的,又是蒙古海军司令,这点儿演出费哪看在眼里啊。


小钢丝一枚

郭德纲和于谦合作多年,在观众的视野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矛盾,以郭德纲在同行中的人缘,要是他和于谦有矛盾那是非常危险的。不要说于谦会被想办法撬走,最起码那些仇视郭德纲的人也会大加宣扬,来一个落井下石。给吃瓜群众创造一个谈资!

可惜,这些年郭和于的关系竟然亲密到水泼不进的地步,不的不说是一个奇迹。这是郭德纲之幸,也是广大相声迷之幸,甚至可以说是相声这门艺术之幸!希望这对黄金组合能够一直这么走下去,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相声。

那么,于谦和郭德纲为什么能合作这么多年呢?

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他们俩人,而在两他们的家人。

德云社20周年有一处包袱,郭德纲拿马季开玩笑。刚说完马东就从后台冲了出来,指着郭德纲说:郭德纲你拿别人爸爸开玩笑,能只说于谦爸爸吗?(大意是这样)

这应该是一个节目效果,通过马东的嘴把郭德纲对于老爷子的感谢表达了出来。

有人说郭德纲之所以成功,有一大半来自于谦家族的支持不是虚言。

试想,要是于谦的家人不是那么深明大义,对郭德纲拿于谦家人开玩笑的事情耿耿于怀(就算他们不当回事,这个世界也不缺好事之徒在旁边煽风点火),势必会影响到两人在相声上的合作,进而出现决裂。

再说郭德纲,记得英达在多年前对郭德纲和王慧的采访中,郭德纲谈到了妻子王慧的性格。在节目中郭德纲说王慧心眼好,不记仇,刀子嘴豆腐心,最重要的是王慧对他相声的支持(大概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说,是郭德纲和于谦家人对他们的支持才是两人一直合作到今天的最大助力。


历史风暴

于谦和郭德纲的合作早在于谦进德云社开始之前就开始了

据于谦介绍,于谦在和郭德纲合作之前已经很多年不说相声了,那时候相声已经很不景气了,于谦还表演过吉他相声,可惜没视频

于谦和郭德纲合作的契机始于于谦所在单位下乡表演,于谦那时候靠串戏,主持为生,活的很滋润,他和团长关系好,所以下乡演出为的是人情,于谦说他当时对相声绝望了

德云社那时候还叫北京相声大会,基本不盈利,很多时候还得靠郭德纲出去接活补贴,郭德纲被借到于谦所在的团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于谦大概是04年前后正式加入德云社,那时候德云社经营已经开始赚钱了,从此和郭德纲合作到现在

于谦是老郭的贵人,郭德纲拜师侯耀文于谦出力不少,两个人合作没有矛盾更主要的原因是于谦对自己的定位极为准确

“郭德纲台下是领导,台上是搭档,把这事弄明白了就没事了”。于谦这样解读他和郭德纲的合作

郭德纲和于谦对外商演分账有两种办法,俩人出去钱对分,德云社集体出去的时候郭德纲拿大头,基本如此

相声演员裂穴基本都是钱闹的,这二位把钱弄清楚了,于谦又不抢风头,本事放在那里,俩人自然相安无事

其实看看别的相声演员分分合合的,基本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说别的都是扯淡糊弄观众罢了


正大光明匾后头

郭德纲于谦合作了这么多年,成为老百姓口中的相声国王和相声皇后,影响力,知名度都可以说是相声历史上最高的一对搭档。

两个人合作这么久,首先在艺术上,对相声和幽默的理解一定是相通的,这在两位的相声表演上就能看出来,一逗一捧,已经达到了如火纯情的默契程度,以至于两个人出现错误和舞台事故的情况下反而能有只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呢,两个人合作这么久,在价值观方便一定有相同的认识,性格上也会有最好的互补,很多人会只看到表面上郭德纲嫉恶如仇,睚眦必报,性格刚硬,而于谦呢,非常低调,谦虚谨慎,什么矛盾也不掺乎,其实在重大问题上两个人一定是认识一样的,否则也不会一直走到今天,最简单的道理,如果郭德纲也是于谦这样的性格,德云社不会走到今天,在郭德纲饱受争议的时候,于谦很多时候不用发声,默默支持就说明了一切,前年家谱的事件,于谦在微博转发了两个人在北展合唱表演的节目《公道老爷劝善歌》,不了解的看看歌词应该就明白了。

作为每天听着两位老师相声才能睡觉的观众,,作为纲丝,只想说,希望他们说一辈子,我们听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