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5月24日,中央七套农业频道的《军事报道》节目,公布了一段“辽宁”号舰载机夜间起降训练的视频。舰载机夜间起降历来比较危险,但也是航母是否具备战斗力的要素之一。

此前也曾传出“辽宁”号早已具备夜间起降舰载机的能力,但一直没有图片或视频证实,这次的视频算是坐实了这件事。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因为,这段视频的公布也堵住了某些台湾当局专家的嘴。台湾雄风三反舰导弹总师张诚曾在某节目中称:“辽宁”号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因此只有在白天的12小时中才能对台产生威胁。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炫酷吗?这是印度家的米格-29K

航母使用经验丰富可能是印度海军唯一值得圈点的地方。从1961年至今,印度共服役过三艘航母。其中印度第一艘航母“维克兰特”号曾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出动舰载机4千多架次,成功切断了巴基斯坦本土与东巴的海上交通,也正是这个时候,印度的Alize螺旋桨舰载反潜机成功在“维克兰特”号航母上进行了夜间起降。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印度从法国购买的Alize螺旋桨反潜机

所以,印度网友对中国舰载机缺乏夜间起降能力已经嘲讽了多年。

舰载机夜间着舰时,机舱外什么都看不到,因此主要凭借机舱仪表显示的信息进场着舰,这个时候飞行员要充分相信仪表。

世界各国舰载机着舰技术主要以下几种:光学助降系统、仪表着陆系统(ILS)及全天候自动着舰系统(ACLS),这些助降系统将为飞行员提供视觉引导和着舰数据信息。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光学助降大家了解的比较多,一般航母上都会装备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根据菲涅尔透镜助降系统的引导进行着舰,是每个舰载机飞行员必须掌握的,也是最令飞行员安心的一种引导方式。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除了菲尼尔透镜助降,还有激光助降系统,上方色块代表下滑路,下方代表甲板对中光路

而美国的全天候自动着舰系统(ACLS)理论上可以使舰载机在无需飞行员操控的情况下进行全天候盲降。大概原理是:舰上的精确跟踪雷达首先测算出舰载机的位置和下滑信息,并消除舰体摇摆的影响,计算出一条理想的下滑轨迹。

然后航母将下滑轨迹发送至空中的机载接收设备,该设备与飞机控制系统耦合,可根据实时传输的数据控制飞机调整姿态和油门,最终降落在甲板上。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X-47B进行自主着舰时,甲板基本是空的

仪表着陆系统(ILS)与自动着舰系统(ACLS)的区别在于,经过航母精确跟踪雷达测算出的用于引导舰载机着陆的数据信息传送到舰载机上后,会显示在平视显示屏(HUD)上,然后飞行员需要根据HUD的信息,手动操控飞机,保持在下滑路上。

在仪表着陆系统(ILS)模式下,舰载机离航母1200米时,若能见度良好,飞行员可以看到光学助降系统的提示的话,飞行员则可根据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的提示进行着舰。这种夜间着舰引导是最常用的一种。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在ILS模式下,将水平杆与垂直杆形成的十字架对准操纵环中心即可平安着舰

但如果能见度为0时,飞行员只能依靠仪表着陆系统(ILS)进行手动着舰,或将飞行操控完全交给自动着舰系统(ACLS)。但一般不会让舰载机在能见度为0的情况下出去执行任务。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尽管有这些先进的助降系统保驾护航,但夜间在航母上着陆仍然是个恐怖的事情。

首先,全天候自动着舰系统(ACLS)理论上不需要飞行员动手操控飞机,然而,雷达测算毕竟有误差,而且每次着陆时必须清空甲板,毫无实战意义。一般多用于将舰载机进场阶段。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在ILS模式下,能见度为0时降落在甲板上

其次,在看不到光学助降系统信号的夜晚或雾天着舰时,飞行员虽可凭借仪表着陆系统(ILS)进场着陆,但这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及心理承受能力是个巨大考验。在舰载机最后着舰的几秒,基本等于闭着眼睛过独木桥。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从动图上可以看到,这次夜间起降并未清空甲板,这也说明了我们飞行员对自己的技术十分自信。

然而夜间起降仅是我们的起点,并不代表我们比其他传统航母大国进步了多少。也许,在第三艘国产航母上,我们能够看到真正的自动着舰系统,完全解放飞行员的双手,利用科学技术让“刀尖上的舞蹈”变的更加安全。

中国首次曝光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美军是怎么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