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手足口病:管住手 守住口

南昌逐渐进入流行期 孩子发热、厌食、咽喉痛要及时就医

班上一周发现2例须停课10天 专家:接种疫苗是最有效预防

【现状】

全国发病率持续升高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手足口病发病数13306例,3月28856例,4月上升至116941例,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悉,近年来,全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重症和死亡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

【解读】

主要元凶正发生变化

南昌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有20多种(型),其中以肠道病毒71(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常见。往年,南昌市EV71感染与CA16感染交替出现或共同存在体。近期监测显示,CA16感染率高达80%,成为主要感染源。CA16可感染儿童和成人,病程平均为7天,大部分病情较轻。

南昌逐渐进入流行期

南昌市疾控专家分析,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去年,也就是说2018年是高峰年。最近监测发现,南昌市手足口病逐渐进入流行期。据悉,此病流行高峰通常出现在4月至7月。

【措施】

同班现2例要报告

据悉,《江西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方案》日前已出炉,要求学校和托幼机构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早期发现病例。

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病例,必须以最快方式向疾控部门报告。有关部门要迅速对患儿使用过的物品和活动场所表面消毒,对疫情作风险评估,提出关班或关园建议。

一周现2例须停课

方案明确,托幼机构、学校以班或宿舍为单位,一周内发现2例病例,或出现一例重症病人或死亡病例,该班和同一宿舍停课10天。

托幼机构、学校一周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全园(校)停课10天,完成终末消毒。

【预防】

可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疾控专家表示,EV71疫苗于2016年正式上市,该疫苗在南昌地区作为“第二类疫苗”(自费)使用,其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2剂次间隔一个月。目前,南昌有14家单位可打EV71疫苗。

“如果宝宝已得过由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那就无须再接种疫苗,因为孩子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如果患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或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可选择接种EV71疫苗。”疾控专家说,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3岁,“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针对南昌市疾控监测的今年南昌手足口病主要由CA16病毒感染,南昌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专家表示,针对这种病毒还没有疫苗问世。

南昌14个疫苗接种点

● 经开区预防接种门诊

● 青山湖区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 安义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 南昌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 进贤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 西湖区疾控中心象山南路预防接种门诊

● 西湖区疾控中心建设西路预防接种门诊

● 青云谱区预防接种门诊

● 东湖区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 湾里区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 新建区疾控中心第一接种门诊部

● 新建区疾控中心第二接种门诊部

● 红谷滩新区预防接种门诊

● 艾溪湖管理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新闻链接: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通常不痒,有些带有水疱,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注意手卫生,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

3.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4.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5.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家具等。

6.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等。

7.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勿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江南都市 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