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千年古镇 荆紫关的景观特点概括起来有四个字:街、桥、寺、边。街有“明清五里长街”,桥有“马饮桥、新石桥”,寺有“法海寺”,边有"三边古镇"、"鸡鸣响三省"、"一脚踏三省"等之说。三省共有一条街叫白浪街,故曰"三省一条街"。中间有道碑亭,叫三省友谊碑,是1987年三省人民合资修建。碑西属陕西白浪镇,东南属湖北白浪镇,东北属河南荆紫关镇白浪村。碑亭下有一块三棱石,叫"三省石"。一脚踩上,便脚踏三省,颇有脚踩三省、唯我其谁的豪迈气概,这就是"一脚踏三省"的来历。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明清古街

提及白浪街,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远古时代,一颗耀眼的火星(陨石)从天而降,五彩斑斓,光芒四射,煞是壮观。云游的金榴仙子看得眼花缭乱,留恋难舍,遂嫁火星为妻。当地居民以为是火神、仙女下凡,不敢怠慢,便建起了古刹火星庙,庙前立巨碑二尊,中间夹一三尖石(陨石),石旁长一颗金榴树,四季枝青叶繁,榴花飘香,金榴溢彩。庙四旁居住着秦鄂豫三省居民。清朝道光年间,以此庙划地界,并称此庙为"三省庙"。当时,前来进香朝仙的人络绎不绝,再加上丹江、白浪河航运昌盛,商贾云集,有"万籁昼夜四闻"之盛景。于是,白浪街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三省友谊广场

随着历史的沉浮变迁,"火神庙"、"金榴仙子"已不复存在。但从那残碑瓦砾中仍能依稀领略到被凝固在这儿的盛世情貌。三省人民世代在这儿繁衍生息,情同手足。1987年,三省集资在街心"火星"三尖石上树起一座高3米的三棱界碑,称之为"三面桩"。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碑的西面,上书,"豫秦鄂","秦"字在中间,表明碑西属陕西省商南县。陕西的白浪镇原来叫王家店镇,后来改为白浪街,取其三省共街之名。该镇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是直通秦晋的必经之地,有"陕之咽喉"之称。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年轻时,曾多次到此。咱们再看碑的东南,上书"秦鄂豫",为湖北郧县白浪镇。此镇原来名叫杨溪镇。街上这条河,叫白浪河,发源于郧县白浪镇的一个山洞里,因水白如少女雪肌,浪花似碎玉摧冰,故曰白浪河。白浪街也因这条河而得名。河水穿街而过,流过三省碑亭,流入丹江,也叫一河流三省。咱们再看碑的东北面,上书"鄂豫秦"。"豫"字在中,意指碑的东北面为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娘娘庙村。河南著名诗人王怀让到此题诗曰:"三省四方客,五风十雨时。丹江携诗去,告与大海知。"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一脚踏三省

这里三省的居民世代同居一条街,虽风俗习惯迥异,仍能和睦相处;虽有各自不同的方言,但为了友好,他们一律讲"普通话"。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三省碑界石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这儿的婚姻状况,"三省开亲"乃是一大特色,“三省总督”更是比比皆是。年逾古稀的魏长水是陕西人,妻子是湖北人,儿媳是河南人,真可谓是"三省大联合"。在这里,类似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河南的女子嫁给了湖北的小伙儿,陕西的汉子又去娶了湖北的妮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亲情。有一年,河南一老汉办八十大寿,分别嫁在三省的几个女儿都回来祝寿,三省人济济一堂,吆五喝六,在当地传为美谈,老汉也因此有一个雅号"三省总督"。这里往往一家"过喜",家家都送上十块八块钱,以志新禧,婚姻,成了他们联系感情的纽带。难怪人们称这儿是"三省友谊街"。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古镇四合院

小小一条白浪街,却是三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这里向北,是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向南,是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向西,则是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于是,便有了颇为有趣的风土人情。走在街上,你可以听到不同店铺的收音机、电视机播放的河南豫剧、陕西秦腔、湖北汉剧;你可以闻到从农家飘出的陕西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的不同香味;你可以听到迥然不同的三乡口语,说一句话的三种不同腔调。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三省客栈

最有趣的是,隔了一条街或是一堵墙,打个电话过去竟是省际长途。于是,为了方便、省钱,更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不少做买卖的家庭都同时装了两三部电话,往哪个省打电话就用哪个省的电话。而这里的公鸡似乎也与"众"不同:不鸣则已,一鸣惊三省。

千年古镇荆紫关:一脚踏三省  游客竞相来

特色小吃:神仙凉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