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这三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鹰潭,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地级),“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角山古陶窑文化、道文化、心学文化、鬼谷子文化、古越文化、红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

江西鹰潭这三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1、仙水岩崖墓群:位于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仙水岩景区,时代为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已调查发现205座崖墓,是中国现存崖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仙水岩崖墓群,为研究古越民族的族俗、经济活动、文化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对于研究东南亚地区悬棺葬的源流、传播路线、民族迁徙和文化融合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西鹰潭这三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2、龙虎山古建筑群:位于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是历代张天师在龙虎山发展道教的遗迹,主要包括嗣汉天师府内的三省堂、私第门、宫保第、广缘斋、仁靖真人碑、大铜钟、灵泉井和上清宫内的东隐院等8处文物,其年代分属南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

3、角山板栗山遗址:位于鹰潭市月湖区,角山窑址是商代(公元前17-11世纪)早至晚期的窑址,距今约3500-3100年。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农业是当时社会生产的主体,手工业是农业的附从,一般都难以形成规模,角山先民却例外地建设起了规模化的陶瓷生产基地。经过考古工作者钻探勘测,角山窑场的面积超过七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夏商时期全国最大的窑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