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芯事件中,陳進收到法律制裁了嗎?

牧童的長笛

前幾天寫了關於這件事的文章,今天偷懶,乾脆直接貼出來。

2003年2月26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市科委宣佈上海誕生了國內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0.18微米DSP芯片‘漢芯一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申請了6項專利”,《解放日報》2月27日就給予了報道,並宣稱“進口DSP芯片一統天下將被打破,我國已在DSP核心芯片技術領域登上了國際競爭舞臺,普通市民可望在信息家電等領域,越來越多地享受到“中國芯”帶來的實惠。”

官媒更是說“漢芯”將給中國民眾帶來兩大實惠:信息家電節能一半、相關企業走向豐利。

中科院院士王陽元、鄒世昌等領銜的專家組經嚴格測試後認為:16位“漢芯一號”同時具有32位運算處理內核,運算能力達到每秒2億次指令以上,而其能耗只有世界同類產品的一半。

在2003年2月26日的“漢芯一號”鑑定會召開的同時,“漢芯一號”的訂貨電話蜂擁而至,當年訂單已逾100萬片。專家預言,“漢芯一號”設計、生產、封裝和測試全部在上海完成,不僅標誌著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鏈建設邁出實質性一步,還將給消費類電子企業等帶來生機,從微利窘境走向豐利時代。

《解放日報》更樂觀地預測:隨著質優價廉的“漢芯家族”成員源源上市,我國在進口芯片上的耗資將不斷下降。除此之外,上海市政府還提出了“到2015年上海將力爭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IC產業基地之一”的奮鬥目標。

對於“漢芯”項目負責人,媒體更是不吝溢美之詞。《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雜誌2003年第4期的文章,以情緒化的標題《“漢芯一號”:烙上中國印》大肆讚揚了陳進:

“‘漢芯’的總體設計師陳進,1997年於美國德州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博土學位,先後在Motorola和ADI的IC設計公司擔任主任工程師和芯片設計經理。2000年1月,他決定放棄國外優越、穩定的工作生活條件,返回闊別8年的祖國,並選擇了上海交通大學作為自己新事業的起點。”

“漢芯”一號出來之後,2004年1月1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集成電路“漢芯”DSP芯片家族喜添新丁—“漢芯二號”24位、“漢芯三號”32位DSP芯片已相繼誕生,其中高速度、低功耗的“漢芯三號”達到了國際高端DSP設計水平。《光明日報》在兩天之後以《上海芯片科研取得重大成果 “漢芯三號”每秒可處理指令6億次以上》為題進行了報道,科技部特地發信表示祝賀。

已經是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的陳進更是對外宣稱:“漢芯三號”高速度、低功耗、各項指標均超過863計劃預定標準,可在數據通信、雷達系統、數碼產品、指紋識別系統、圖像識別以及網絡諸多領域廣泛應用,打破進口芯片一統天下的格局。

但是,2006年1月17日,一位神秘舉報人在清華大學BBS上發佈的一個神秘帖子一《漢芯黑幕》,徹底打破了中國科技界的一團祥和,其筆鋒直抵為中國產業界驕傲的“漢芯”系列芯片發明人一陳進。面對公眾“漢芯造假”的質疑,陳進選擇了沉默。關於砂紙打磨摩托羅拉logo的那些事情,朱言在此不再贅述了,網上有很多此類文章。

南方報業集團下屬的《21世紀經濟報道》在2006年1月22日下午電話聯繫了“漢芯一號”被指涉嫌造假人、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負責人陳進,得到的答覆是“我需要準備證據對網上言論進行一次性的事實性反駁。”

此前,1月21日中午,由上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發表了“造假之說純屬捏造”申明。媒體聯繫到舉報人,得到的信息是這位舉報人“原為陳進部下”,“一年前離開漢芯團隊的工程師”。

網上匿名信還說,陳進通過各種方式使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知名專家一致鑑定“漢芯一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大規模集成電路。信的最後說,漢芯一號在問世3年時間內,向國家各部門成功申報項目40多次,累計騙取無償撥款突破1億元。

陳進將漢芯一號交給美國ENSOC公司進行檢測,而“ENSOC公司註冊人署名為“JinChen",註冊於2002年5月22日,註冊地在美國Austin”,這家所謂的美國ENSOC公司收取了35080美金的測試費用。

相關媒體還對陳進作了挖墳式的起底,《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3月3日頭版,以《陳進私人檔案》為題,發掘了陳進學術主攻專業的問題,知情人士透露,“陳進的求學方向是模擬電路測試,並非DSP設計”。

2006年3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刊發《陳進財富拼圖:一個“失敗”商人的7個剪影》一文,揭開了陳進利用相關利益公司攫取“漢芯”開發科研經費的內幕。“在陳進的商業譜系中,ENSOC公司是最隱秘的,也可能是最賺錢的”,“至於陳進完整的商業版圖,即便算上ENSOC在內的上述7家公司,依然不是全貌”。

正是在媒體不懈追擊之下,有關部門的調查最終落下實錘。

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宣佈了“漢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調查結論與處理意見:陳進在負責研製“漢芯”系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以虛假科研成果欺騙了鑑定專家、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和中央有關部委,欺騙了媒體和公眾。”

上海交大決定,撤銷陳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撤銷陳進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根據專家調查組的調查結論和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有關規定,已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科研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取消陳進以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的資格;教育部決定撤銷陳進“長江學者”稱號,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資格,追繳相應撥款;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

差不多時間相近,韓國的科研造假涉案科學家黃禹錫則於2009年10月26日被韓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期3年執行。目前網絡公開資料已經查不到陳進最終的結局了。


朱言論史

“漢芯一號”發明人陳進據上海市政府網站和當時媒體的公開資料:陳進,福建人,1968年出生,在同濟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1994年和1997年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工程碩士、博士。在美國摩托羅拉半導體總部任高級主任工程師,芯片設計經理,曾主持多項SOC系統集成芯片的新產品開發和重要項目管理,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獲該公司“傑出成就獎”獎金及水晶獎座,2001年回國,主持嵌入式DSP芯片設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和檢測,微處理器系統結構和算法,數模混合電路設計和檢測。舉報人提供的“海外事實蒐集”資料:“陳進在德州大學的研究課題為電路模擬和測試方法,而畢業後在奧斯汀Motorola下屬的無線通訊分部工作,其職責是集成電路的產品測試,因此從沒有‘近十年在美國高校和工業界從事集成電路開發設計、生產和管理的直接經驗’。”“陳進在讀博士時還曾到AnalogDevice公司實習,在Motorola工作的職稱是‘Staff(Senior+)ElectronicEngineer’,也就是‘高級電子工程師’,從未‘先後在美國Motorola、AnalogDevice公司任高級主任工程師、芯片設計經理’。”在北美博碩士論文文庫網站,陳進的博士論文內容主要闡釋的是與芯片設計相關的測試技術。“芯片設計(ICDesign)和芯片測試(ICtesting)是芯片的兩個研究方向,但是兩者也會有一定的關聯。芯片測試不僅是指芯片後段工序,隨著芯片設計複雜度提高,芯片測試還可以為前端的設計服務。但是從根本上而言,芯片測試與芯片設計研究的基礎是不同的。”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有關人員指出。在JacobA.abraham教授的個人網站上,有他在計算機工程研究中心(CERC)的三大研究方向,其中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和可測性設計位列首位,這同樣是陳進的論文研究方向,並且德州大學把這個研究方向歸類在Testing(測試)中。在交大官方網站上,陳進的履歷中有美國摩托羅拉半導體總部芯片設計經理的記載,這與陳進在德州大學的研究方向似乎有所衝突。“短短几年的工作經驗,他就能夠在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擔任高級主任工程師似乎不太可能。據我所瞭解到的,陳進只不過是摩托羅拉公司的測試工程師。”舉報人說。同時,資料指出,“陳進從未‘主要從事高速無線通訊芯片和DSP核心電路的開發’,從未“擔任多項重大SOC系統芯片的設計開發和項目負責人’。”“在回國前一個月,陳進曾在飛思卡爾無線通訊分佈下屬的模擬電路設計組學了一個月的模擬電路設計。回國後,陳進在為時不長的第一份工作——飛思卡爾中國蘇州新區分佈,組織了一個模擬電路設計組。因為沒有專業基礎,模擬電路設計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學好。因此,陳進的模擬電路組拿不到項目,此事不了了之。”“離開飛思卡爾中國蘇州後,陳進曾希望投身上海復旦或交大,我也曾收到過他的簡歷。”原上海交通大學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現同濟大學整體引進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林爭輝說:“我當時的感覺是,他簡歷上顯示的信息主要在測試領域。”據林爭輝介紹,此後陳進“由當時上海交大的一位計算機系主任引見,來到交大。”2000年5月,陳進回到上海交大,組建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並開始國家863項目‘漢芯DSP芯片’的研發。2002年9月漢芯產業化工作展開。2002年12月24日,‘上海漢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中,陳進投入資金9.5萬元,佔95%股份,擔任監事。公司另有一執行董事為小股份交大R學院院長F先生投資0.5萬元佔5%股份。二人皆為自然人股東。 舉報人說“雖然他也是做技術的,但是偏向於系統應用,所以對芯片研發並不瞭解。後來是經過負責技術研發的同事解釋,他才瞭解真相。“當時陳進讓我去找民工磨芯片的時候,告訴我芯片上原來印的是‘上海創奇’的字樣。要把它改成‘上海交大’。而我看見那塊芯片的時候,陳進已經把它用200號的粗砂紙磨掉了,劃痕很明顯。”“現在我的手裡還有一枚假漢芯,其他的9枚都在陳進手裡。我的這枚已經作為提供給專家組的證物,所以已經收存起來了。”舉報人說。“2005年,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與做技術和做市場的同事聊天。由於漢芯的分工很細,大家平時都不知道彼此的領域。所以,把聊天中自己所知道的漢芯那部分串起來,大家才發現了真相。”“如果陳進造假的事情現在沒有人出來說,將來真的東窗事發,我們中的所有人都脫不了干係,甚至也包括莫名其妙被牽連進去的人。更何況陳進當初編制的所謂藍圖成為矇蔽我們的道具,而我們浪費了整整兩年的青春,成為了他賺錢的工具。”在2005年12月1日,舉報人就曾經向國家及地方40個相關部委寄出過舉報信,而在此後,他給陳進寫了一封名為《你到上帝面前去懺悔吧》的E-mail,在信中,舉報人將陳進所犯的罪行描述一番,然後奉勸其能夠在反省的前提下,向有關部門交待自己的罪行。2002年,舉報人參與了一款PDA手機的研發。這款手機是在motolola著名的龍珠芯片的基礎上進行的。手機的系統研發已經全部完成了,投入市場需要人力和資金,但是當時正值漢芯1號要召開發佈會,這件事情就被暫時擱置。陳進當時承諾發佈會開完之後就開始籌備這件事情,然而,發佈會開完了,陳進既沒有派人力,更沒有資金上的投入。事情被一拖再拖,陳進給舉報人的答覆總是“再等等”。然而,手機的系統研發是不等人的,由於芯片的系統研發競爭激烈,技術更新的速度太快,系統研發成果不及時投入市場,時隔幾個月,就代表原先的所有開發必須從頭來過。“我最初願意加入到陳進的團隊,就是因為他是個務實的人,但是,漢芯1號的發佈,申報項目一個接著一個,陳進感受到了務虛給他帶來的好處和便利,他為什麼還要那麼務實的投入金錢,到時候還不一定能有務虛得來的多。”舉報人十分感慨發佈會給陳進帶來的變化。 2006年3月,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有一起與“漢芯系”有關的訴訟,被告為上海漢芯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幕後實際控制人是陳進。法院資料顯示,這次訴訟乃“一般承攬合同糾紛”,原告為上海瀚基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瀚基公司是一家提供“優質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工程施工管理及智能化綜合佈線的專業工程公司,致力於提供在辦公空間、餐飲娛樂、工廠學校、電訊網絡等諸多領域中的專業服務”。該公司的網站“工程項目”記錄中,上海瀚基曾承接了上海交通大學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和上海交大創奇微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的設計和室內施工任務。此前,媒體已公開報道,上海交大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前身)由陳進在2000年5月赴上海交大任職後組建;上海交大創奇微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為陳進。頗有意思的是,上海瀚基雖為一專業工程公司,但在首頁卻掛著這樣一條消息:“由2003年上海新長征突擊手、留美博士陳進先生為核心的研發團隊組成的上海交通大學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該中心辦公室由瀚基設計承建)開發出的‘漢芯一號’DSP芯片在上海誕生……瀚基憑藉自身優秀的設計經驗和實力,十分容幸的承攬了DSP芯片在產業化應用上的‘產品定義和造型設計’任務,年內市場上就會推出由瀚基公司設計的各類高科技產品”。3月6日上午10時,上海瀚基相關人員證實了曾為漢芯DSP芯片做“產品定義和造型設計”任務的事實。“芯片就是芯片,用戶看不見,大多數的芯片是統一規格的,因為考慮到要和主板兼容等,基本上不需要造型。”一位IC的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驚訝,“芯片只需要封裝,怎麼會還要造型?而且還是一個專業工程公司。高科技含量的‘漢芯’讓建築裝飾公司做設計,是一個十分蹊蹺的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