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的是你们还是他们?王思聪之恶

骂的是你们还是他们?王思聪之恶

最近直播答题火得不得了。

元旦一过这个风口就起来了。从王思聪开始,然后是各大直播平台,回头一看,没有谁掉队的。

王思聪在微博里头说:“我撒币,我乐意。”然后周鸿祎就接嘴,说你撒币,那我就是大撒币。奇怪,好像这个年头流行说真话了。关键是,大佬们真的这么慷慨吗?尤其关键的关键是,他们骂自己是撒币的时候,真的就这么开心吗?

骂的是你们还是他们?王思聪之恶

我还是给大伙儿讲个故事。

欧洲有一所国际小学,音乐老师在给小朋友们讲贝多芬,讲贝多芬的作品。这国际小学有个特点,善于激发小朋友们的个性。你看,英国小朋友优雅,法国小朋友激情奔放,南斯拉夫小朋友呢?本真率直。话说这一天,老师讲完贝多芬的作品,就叫小朋友们做一个游戏。每个人呢,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描述一下,贝多芬的某一首作品,然后其他小朋友去猜,这是哪一首作品。英国小女孩先站起来,说:“森林旁边有一片青翠的牧场,有一只梅花鹿正在河边喝水”,然后老师就问大家,这是什么曲子呀?小朋友们大声回答:田-园-交-响-曲-;然后轮到法国小男孩,就听小男孩说,“大革命、壮丽的诗篇、为了自由和理想”,话音未落,马上有小朋友抢答:英雄交响曲!这时候轮到南斯拉夫小朋友了,他傻呵呵地站起来,说“一根又大又粗的,小弟弟”。老师的脸刷一下白了,小朋友们七嘴八舌,都不知道南斯拉夫小朋友讲的究竟是哪首,贝多芬有这样一部作品吗?连老师都很纳闷儿。终于老师压住尴尬的表情,问他,你说的哪一首啊?南斯拉夫小朋友回答:致爱丽丝。

南斯拉夫小朋友其实不傻也不憨,倒像是一个哲学家。他虽然不懂成年人玩儿的那套温柔的神秘的感情,更不知道这种东西该如何描述,所以他并没有去描述它形容它,就是音乐作品本身,而是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关系结构,完美的隐喻了贝多芬这首作品。他的陈述,指向的那玩意儿,其实是爱丽丝所需要的东西,务实而不是务虚。所以是货真价实的“致爱丽丝”。

好!王思聪为什么说自己在直播答题这个风口上是撒币呢?最字面儿的意思当然是说他在烧钱,而且这钱烧得没有任何的中间环节,是烧给网民的。好像哪儿不对劲儿?不管了,就这么个意思吧。

不过要真这么简单那就是天上掉馅饼了。从几个平台直播答题的实际操作来看哈,看起来好像大规模的现金奖励,落实到很广泛的这么一个参与群体当中呢,没几个钱儿。没有参与门槛,传播效率也非常高,实际上直播答题跟之前春节时候支付宝搞的那个集福活动非常相似,总金额听起来有几个亿,最后人均也只有两百多块。但是它对新用户的增长,贡献却是非常大的,出现了一个指数级的增长,所以直播平台通过答题活动,获取新用户的成本,非常低廉。

从南斯拉夫小朋友的哲理性回答,我们可以受到一个的启发。这个时候再来看王思聪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真正的撒币,不是在那儿自嘲的王思聪自己,恰恰是跟他形成了主客体关系的这么一个对象,也就是从直播答题这个弱智游戏当中,从5块10块的蝇头小利当中,得到了满足的,你们。哦,不是你?那就是,他们!币是撒给他们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撒币。

骂的是你们还是他们?王思聪之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