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文&圖 孤雁

瑞安硐橋位於溫瑞塘河瑞安城內的豐湖之上,北接解放東路,南連豐湖街,東遙對拱瑞山,西近吊橋頭。橋兩端民房櫛比,橋下河水潺潺,舟楫暢通。因橋位於瑞安城東,形似城門洞,又因取石為料,故名東安硐橋。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硐橋是瑞安市民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勝古蹟,它不僅以其獨有的建築風格供人欣賞,而且以其多功能的休閒方式讓人光顧,更是以其美麗而神秘的民間傳說令人神往。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瑞安硐橋相傳建於宋代,根據橋上銘刻,現橋系明初重建,後又屢經重修,最後一次修葺是清乾隆五年(1740)。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後因正殿毀於火災,同治丙寅(1866)年拓址重建。西向橋面刻有“大清龍飛同治丙寅(1866)拓址重建”題記。可見,橋面建築應為清代。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瑞安硐橋為單孔石拱橋,南北向跨架在豐湖河面上,成為南北兩岸人們往來的交通要道。橋面東西寬21.58米,南北長19.21米,橋孔跨徑4.53米。橋北踏步五級,南八級,橋孔用縱聯分節並列法,構成拱形,用八行條石,連接而成。將洞石分成七個排節,共用條石82條,拱成圓形橋洞。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這圓拱做法有別於其他拱橋通常採用的半圓拱,而是採用了於河底倒拱砌法,這種拱築結構,在《中國橋樑史話》中,亦未曾見。故橋歷600餘年,依然完整光潔,雄偉壯觀,乃倒拱砌法之功。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由於這種獨特的建築,竟引申出一個流傳至今的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話說明朝時,瑞安城內火災連連,黎民百姓叫苦不迭,若遇東風,火燒得更旺,且難以平息。風水先生講:“這是東門外的硐橋在作怪,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時,陽光直照硐橋形成焦點,成為起火的源頭。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再加上東風吹過這圓形的硐橋,猶如天公用吹火棍向灶裡鼓風一般,火就會越燒越猛烈,只有在硐橋外造一座小山,擋住太陽光射進硐橋,擋住東風,才能避免火災。” 於是,老百姓想了個對策,在東門外寬闊的塘河中央,打樁挑土,建造一座拱瑞山,再在山上修築能管轄水火的火神廟,廟的四周又栽滿蔥蘢的大樹,來遮擋東邊吹來的大風,從此,城內火災戛然而止。老百姓就這樣給硐橋與拱瑞山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並升格為瑞城亮麗的風景線。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與硐橋南首連接的是歷史悠久的豐湖街,豐湖位於溫瑞塘河末段,歷史上曾是進出瑞安城的重要通道,豐湖街也曾是瑞安商貿繁華的地段之一。以前這裡作為稅關和航船埠頭,目前保留下來較完整的埠頭達17座之多。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這裡還保留著多處晚清建築,有臨街民宅,也有庭院式建築。一些有相當人文背景的歷史遺蹟點綴其中,以東安硐橋為豐湖街的主要景點共同形成了該街區幽遠古樸的景觀特徵。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如今的硐橋被作為老年活動中心,橋上行人依然往返頻繁,坐檻上經常坐滿休憩的遊人,可以說古老的硐橋基本上還保留著當初的作用。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莊濟廟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四面八方的香客前來點蠟焚香,祀求四方平安,家庭幸福。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豐河街邊的塘河,每天有保衛環境河道的清晰工人在河上打撈垃圾。也成了一道更亮麗的風景線。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街上勞祿的人們川流不息,上班經過老人散步。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街上有更多特色的風味,擺攤的人們,有各行各業的攤戶,熱鬧了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光陰荏苒,歷史悠悠,硐橋記載著時代的興衰,豐河街上的熱鬧。書寫著文脈的輝煌。歲月的長河始終沒有讓古硐橋褪色,反而為她增添了燦爛絢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塘河故事之《硐橋與豐河街》

攝影:張維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