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后仍坚持写旧体诗词?

侯家萍

沈祖棻被认为是现代李清照, 是明清以来无人可匹的爱国词人,是20世纪我国最杰出的女词人。

沈祖棻一生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创作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她之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仍坚持旧体诗词创作,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文化的影响。沈祖棻祖籍浙江海盐,现在属浙江嘉兴市。其祖辈中,沈紫卿曾为清末内阁大学生,清咸丰的帝师。沈守谦为书法大家,与当时的著名画家吴昌硕, 和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的朱彊村交往颇多。其父在当时也是一位饱览诗书的儒雅之士。


在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沈祖棻自幼年时起,就深受熏陶,耳濡目染。奠定了良好的古典文学素养。 这是她能够在之后的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坚持旧体诗词创作的基础。

二是和她求学过程中的专业有关。在上世纪30年代初,她在最初的上海商学院就读不到一年时间,就转到了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自此开始了古典文学学习与研究,同时开始了旧体诗词创作。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的旧体诗词创作引起大家的关注,如她的《浣溪沙·芳草年年纪胜游》,“有斜阳处有春愁”等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事危机,由此渐渐受到词坛的注意。之后进入金陵大学国学班, 集中研究词曲。在这个过程中,在研究之余,进行创作,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三是与她的工作有关。沈祖棻毕业之后,既不忘创作,同时在各地任教时,也是以讲授诗词为主。期间,她还曾召集学生成立诗词社团,指导学生创作。自己也亲力亲为,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出版了《渉江词》等作品集,收录作品达500多首,在当时广受赞赏。


此外,也与她夫妇二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与工作有关。其丈夫程千帆先生,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史大家,国学大师,在文学,历史和文论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杰出的成就。他的很多著作,如《校雠广义》,《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等都是近现代的里程碑式著作。

沈祖棻视词为生命,曾表示如果在人与词中选其一,宁愿人亡,也要保留词作。也许正是这种,自幼年时就潜移默化,成年后更是深入骨髓的热爱。才使得她对旧体诗词创作一生的坚持,成就了她在我国近现代诗词界,取得的巨大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