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进紫禁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史论纵横

计六奇先生在《明季北略》中有一篇文章《李自成入北京内城》生动的记载了李自成在进京时的一举一动,虽然记载也不见得十分准确,但是也是难得一见的直接描述李自成进京情形的文章。

文章一开始先记载了京城陷落的时间和原因。三月十九日,宫女太监们纷纷逃出宫,一开始锦衣卫还禁止散播谣言,后来也放任不管了。“城外烟焰障天,微雨不绝,雾迷。俄微雪,城陷。”不知道这段描写是否是当时真正的情形,但是似乎发生一件大事时,天气总是要有点异象,尤其是这种改朝换代的时候。


入城后,大顺军四处抢掠,还专门搜刮了一批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些少年被充做童子军,因为大顺军惯于使用童子军作为攻城的先锋,经过训练之后的童子军英勇善战、不怕死。大顺军初入城时,有谣言说开门者即杀,百姓怕被屠杀,纷纷闭门不出。后来,大顺军下令说开门者不杀,然后大家才打开家门,在门口摆上香案,迎接大顺军进城。

“午刻,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駮马,拥精骑百余,由得胜门入,转大明门,遂进紫金城。”这是李自成进城时的形象和路径,符合闯王一贯的打扮以及我们认知的闯王形象。随行的有李自成的智囊团牛金星、宋献策等人。

李自成走到西长安门时,仰天大笑,然后掏出弓箭,向长安牌坊射箭,说“如果能射中中间字上,则天下太平。”结果一箭射在瓦楞之中,看着场面尴尬,宋献策出来化解了尴尬,他说:“射在沟中,以淮为界。”听说此言之后李自成才稍微心安,颜色稍悦。由此可见,即使在此时,李自成、宋献策等农民军的高层人物仍然还没有统一天下的信心和计划。

到了承天门(清初改称天安门),看到“承天之门”四个大字之后,李自成又故技重施,大声对手下士兵说:“我能为天下主,则一矢射中四字中心。”也许李自成的射术实在太差,抑或那天运气太背,这次又没射中,射在了“天”字下方,李自成闷闷不乐。这次站出来的是牛金星,牛金星对李自成道:“中其下,当中分天下。”自成大喜,由此可见,李自成觉得能够中分天下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虽然计六奇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史料,但是如此细致的细节不见得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很多人对于李自成是否具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都抱怀疑之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农民军前途的怀疑。


天涯看点历史号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最出名的两个草根,一个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一个是推翻明朝的李自成。同是草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虽然说朱元璋是硕果仅存的农民起义获得成功的案例,但是,李自成虽然最后失败了,那也是推翻一个世界的人,那么,李自成这个“农民进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对,你没有想错,就是娶一个小老婆。

史论纵横写的最多的历史人物就是李自成,通过对诸多资料,有正史有野史,对李自成也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通过一些资料,也发现了李自成不为人知的秘密。

今天,史论纵横就带你看看李自成的不幸婚姻史。

其实,李自成是一个特别命苦的孩子,早年给人家放牛为生,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份驿站的差事,恰好赶上崇祯改革驿站,李自成就下岗了,本来失业在家就够倒霉的,结果因还不起债而被下狱,在李自成下狱的这段日子,李自成的妻子韩金儿与人通奸,给李自成带了结结实实的一顶大绿帽子。

李自成出狱后杀了债主,也杀了妻子,背负两条人命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农民起义的队伍,史论纵横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李自成和宋江作为农民起义领袖,都是先杀自己的媳妇开始的呢?

哎,李自成命苦,婚姻更苦,要说这第一个媳妇红杏出墙,那还是有情可原,毕竟谁会愿意跟一个失业人员在一起一辈子。

李自成的娶第二个媳妇邢氏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是快要打出银河系的男人了,身后领着一帮兄弟,虽然,有经常被洪承畴啊,杨嗣昌啊,孙传庭啊暴揍,但是好歹也是个闯王,闯王也是个王ba!结果还是没能摆脱被绿的命运。最让人费解的,绿的还是李自成的手下高杰。

绿了李自成后,二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私奔了,投降明军了,后来这个高杰一路还当上了大官,在南明的势力范围内,还颇有威望,比李自成死的还晚。

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李自成又找了一个叫高桂英的寡妇,闹心的是,此女子不爱红装爱武装,一身功夫了得,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女子组成的娘子军,就是后来有名的“忠贞营”,想必闯王晚上想有点娱乐项目,也得看看高夫人的脸色吧。

紧接着,李自成就带兵打进北京了,谁知崇祯这个小儿,死前把自己的嫔妃和公主全给逼死了,到李自成进紫禁城的时候,后宫美女佳丽三千,也只剩宫女了,干柴烈火,李自成也找了一个叫窦美仪的宫女,封为自己的妃子。

史论纵横翻遍史料,没发现闯王有儿子呢?


史论纵横

闯王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由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副军师李岩等陪同,骑着乌龙驹,马夫王长顺牵马,由北京德胜门入城,转上西长安街,一直到大明门,由大明门进入皇城,来到承天门前,进行军师宋献策事先设计一项程序: 箭射承天门牌匾,其说法是拔除戾气,驱邪。仿当年周武王伐纣,到达商朝都城朝歌,当时纣王已经登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向鹿台连射三箭,以黄钺斩纣王头,悬起大白旗,这三箭就是拔除戾气,李自成射承天门牌匾,要求射中牌匾上四个竖字“承天之




门“中间,即天字下面,之字上面的空白处。表示新兴的大顺朝取代明朝,就像当年周朝取代商朝一样。

严格说,这时候的李自成还没有进入紫禁城,因为那时候的都城,要分三个层次,京城--皇城--紫禁城。李自成进入得胜门是进入京城,进入大明门算是进入皇城,还要再进入午门,



才算进入了紫禁城。按照原来商议确定的,进入午门即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要在武英殿接受百官朝贺,但因为那时候,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还没有找到,不知道究竟是逃跑了,还是躲藏起来,李自成心情沉重,没有心思搞那个接受朝贺的仪式,所以就让司礼官员传旨:今日朝贺暂免,文官各回衙门办事,武将各回驻地,新投诚人员,各自回家,听候录用。明日听午门钟声,来武英殿上朝,不得有误!然后,三月十九日的入城仪式就结束了。

(0:25)


流誉后

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可谓是有勇有谋。中原灾荒严重时,他目睹了广大人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点燃他起义的欲望。

李自成在高迎祥牺牲后,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军队一度发展到数万,更是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提倡“割富济贫”的政策;对抢掠百姓财产的人,通通处死;在市场上推崇“平买平卖”。他的举措每一项,都体现着他为人民百姓的利益着想。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崇祯杀了自己的一个女儿后在景山自杀。

此时李自成的大顺与明王朝、清王朝共为中国当时的三大政权。李自成农民军多次击溃明军主力后直逼北京,而此时的明王朝正在灭亡的边缘挣扎,史称“甲申之变”。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先从搜刮官员开始。大顺王朝初建,在资金方面匮乏,于是李自成就胁迫官员交钱,根据等级的高低交的钱也不同,等级越高交的越多。

官员若是交不出钱,李自成就让手下用夹棍行刑,直到愿意交出钱为止。官员的钱搜刮完后,便开始向平民索要,原本体恤民心的李自成,在欲望的促使下丧失了自己。

入住紫禁城后,更是为所欲为。当即封宫女窦美仪为妃,沉迷女色,落入后宫之中无法自拔。

李自成的军队在占领紫禁城之前,有禁令明确禁止不能抢掠财物和妇女,并且李自成家中已有一位夫人,但他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火焰,完全失去自我。

李自成成功推翻明朝,但败在了清朝。对于他来说,内心深处是善的,在欲望的深渊越陷越深。


史之策

大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闯王率领大顺起义军打下了北京。离问鼎天下只有一步之遥,简直天下唾手可得!



李自成,以前因为意识形态,给予李自成评价极高。现在多贬义评价。说闯王李自成是个只会破坏,不会建设,没有远见,只小富即安的一个人。那就是李自成到哪,哪就是一片荒凉,所过之处抢劫一空。并且刚刚攻下北京就暴露了许多问题,顷刻之间,朽木不可雕也。

那么李自成攻下北京的第一件事,第一件事那就是--抢!

第一,抢钱抢粮食。

虽然李自成刚刚进城时很约束军士,但是过了几天,缺乏经济来源,缺少粮食啊,于是就在全城搞钱。刚刚开始只是瓜分王公大臣的财产,再后来把手伸向了地主与百姓。于是在北京公开抢劫钱财,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使李自成失去了民意。

第二,抢女人。

话说,一个政权的建立,必须出台应该有的政策来,一方面使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另一方面稳定财政收入。可是一群没有知识的农民,在没有人出谋划策时,那就是一群小富即安之人。崇祯皇帝在眉山上吊后,皇宫还有成千上万的宫女。女人怀,温柔乡啊。基本上有点权力的农民将领都参加了抢女人的行动中。将士们也丧失了斗志,一个一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第三,抢皇位。

李自成打下北京就开始飘飘然了。自以为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了。他并没有看到,北京的沦陷只是明朝江山垮了一半,明朝还有许多有生力量。进京后不久,他就开始忙着登基正统,。派人去河北、山东等地发布消息,要求各地归附。各地也敷衍了事。准备龙袍,大封后宫,登基仪式,声势浩大。也错过了打击清军的好机会。

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比较而言,农民起义家,还是刘邦做的更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并且有谋士可以出谋划策!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差不多历史

李自成进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箭射承天门。农民军攻破北京先头部队进城后,李自成自德胜门入城,经过大明门一路来到紫禁城,抬头见城门楼上“承天之门”四字赫然在目,此时闯贼志得意满顾盼自雄,对其军师牛金星、宋献策等人说“我射它一箭,如能射中天字,必为天下之主”,李自成张弓搭射一箭射出,却不料箭射在天字下方,李自成面露尴尬之色,牛金星急忙打圆场说“中其下,当中分天下”,据说紫禁城门口两个巨大石狮双目流出血泪。


流贼闻之心胆摇

别说中国,若加上世界,历史行走的轨迹也都差不多。开始是受压迫,接着是反抗,当胜利完了,权力分配乃第一也。当皇帝确实开心,除了绝对权威还有绝对享受。过去说周期律是三百年,不知道现在该怎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