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對咱們達州的影響可謂是轟轟烈烈,元稹和達州有什麼瓜葛?畢竟因為他,才有了我們屬於達州的元九登高節,那先來了解一下元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元稹: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

01.

元稹,一個渣男的養成。

元稹,一個備受爭議的大詩人。如果這個名字你不熟悉,那麼他的詩句,肯定在某個瞬間,走進過你的心裡。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悼念亡妻所做的詩。

元稹依據自己的經歷寫有《會真記》(又名《鶯鶯傳》),為後世西廂故事的藍本。在這本傳奇之中,元稹百般掩飾自己始亂終棄的惡行,因此在整個敘事上留下了不少BUG(漏洞),引得後人紛紛寫續作。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元稹在和崔鶯鶯有私之後,紅娘問他為什麼不求婚, 誰知元稹卻說:

“昨天我一見崔鶯鶯就不能自持,數日來廢寢忘食,只怕沒有幾天好捱的了。如果明媒正娶,又要納采,又要問名,幾個月的時間我可能就會因相思而死了。”

多麼無恥的藉口啊!完全秒殺現在的花花公子。而崔母已有成全他們的意思時,元稹卻去了長安。

元稹根本沒有想要和崔鶯鶯結婚,而他所要娶的是能對他仕途有利的女子——韋叢。崔鶯鶯是元稹始亂終棄的第一個女子,但絕不是最後一個。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當元稹已娶韋叢,仍然公然和有夫之婦劉採春維持不正當關係,而當韋叢病重之時,又與薛濤打得火熱,而薛濤的多情也只換得元稹的始亂終棄。

自古才子多風流,一點不假。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02.

元稹仕途,起落落落落,升貶貶貶貶.....

元稹為何會與達州扯上聯繫,這就跟他的仕途有關。

天資聰穎的元稹,15歲科舉及第,28歲,憲宗帝開制科考試,元稹中了狀元,被授予從八品上的左拾遺,但是元稹性格鋒利敏銳,直言不諱,得罪了宰相,於是就被貶了。

一貶江陵,二貶通州,三貶同州,四貶武昌。

此處的通州即為如今的達州,在此呆了4年,初到任時,通州是:“人稀地僻、蛇蟲當道”。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元稹勵精圖治,清正廉潔,政績斐然,為當地百姓幹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調任河南,民眾便於正月初九元稹離任當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鳳凰山,萬民送別,依依不捨。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達州從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傳統習俗。每年元月初九這一天,達城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競往城外登山,登高遠望,而且風雨無阻,不達山頂決不罷休,一直延續今日。

人們藉此登高眺遠,祭天祈福,期待一掃去歲頹勢,迎來新年萬事暢達。

曾經滄海的元稹,為啥在達州出名了?

這就是元稹,這也是元九登高的由來。對於他個人的評價,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論,歷史已經成為歷史,他留給我們的記憶只停留在登高節這天,這一天也成為了我們達州本地的地方名節。

千年歷史賦予了它更多更深的意義,

年年登高,人人進步,古老習俗,依然青春勃發,這是達州人對家鄉的熱愛,對家人的愛護,對朋友的熱情,對未來的希望....

而關於登高節的記憶你又有多少回憶呢?來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遣悲懷三首》

唐·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這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所寫的三首七言律詩。

此處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廣為流傳,但並非我們所理解的意思,它所表達的是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能免的,但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

末句從上一句泛說推進一層,著力寫出自身喪偶不同於一般的悲痛感情。

您已瞭解“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出處,現在起,可不要再亂用了。


歷史的年輪不會停止,記憶也會消逝

但城市的印跡將一直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