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终于等到你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

石开

2654年前,他被吞没在熊熊烈焰中。时至今日,他的独特形象仍然矗立在人们记忆里。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以山铭记、以县铭记乃至以村铭记的千古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以节俗铭记、以道路铭记乃至以食物铭记的千古一人。

1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死,直接催生了寒食节。

公元前655年,晋国公子重耳遭其父晋献公宠妃骊姬谗毁,流亡颠沛19年方历经磨难回国继位成为晋文公。他,是重耳落魄潦倒时最忠实的追随者,先是「割股啖君」,而后「功不言禄」,携母隐居绵上(即绵山)。晋文公以其至孝故三面焚山求之,不料酿成他母子「抱木而燔死」之悲剧。

对于他的死,晋文公追悔莫及,遂下令在他的祭日即冬至后第105天,全国禁烟火、吃冷食,寒食节由此得名。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故寒食节也称「冷节」、「禁烟节」、「百五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述:「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名曰寒食,盖清明前一日是也,国中流行,遂为常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诗人韩翃《寒食》中描写的就是寒食节习俗的情境。绵山附近至今还有一个叫旌介的村子,村民仍然保留着过寒食节和吃冷食的习惯。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这个人,正是他。

2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死,赋予清明节以人文情怀。

「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古老的山西民谣,生动描述了人们清明扫墓的场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曰「清明」。其实,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原本只是农事节气,与农业生产紧密关联,是春耕时节到来的重要标志。「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古谚,均道出了清明时节对于指导农耕的重要意义。那么,单纯反映物候变化和时令顺序的清明节,是如何演变成为今天扫墓祭祀、悼亡追思的传统民俗节日呢?

原来,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两节紧密相连,后来逐渐交汇融合合二为一,寒食节也成为清明节之别称。今天,他的安息之地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发祥地」,介休市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2008年起,当地每年都要举办隆重而盛大的「中国介休绵山清明(寒食)文化节」活动。

如今的清明节既有慎终追远之感伤,又融合了欢乐赏春之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呈现出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正是他,赋予了清明节全新内涵,使之成为惟一一个既作为节气又作为节日的节令。清明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趋深远。

3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死,成就了晋文公的春秋霸业。

生前,他陪伴重耳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光。死后,他功不言禄、志在清明的风骨激励着晋文公。

当年安葬他遗体时,晋文公发现被烧焦的柳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题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或许是他为后人留下的唯一一首诗。这首诗被晋文公袖在身边,作为自我鞭策的座右铭。后来,晋文公励精图治,国力日益强盛。

他死后四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大战中退避三舍大败楚国,奠定了中原霸主地位。晋文公在位虽然只有8年时间,却由此开创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4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介休之名因他而来,介休地灵人杰自他而始。

介休古名定阳县,位于山西中南部,太丘山北侧,汾河南畔,乃三晋腹地重要交通枢纽,素有「陕晋通衢」之称。

他的安息之地在介休,介休之名也因他而来。

他死后,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意即他休于此地。吕解元《绵山吊介子》:「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1992年2月,介休撤县设市,逐渐发展成为晋中盆地新型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介休市有「三贤故里」之称。在今天的介休市南,有一条长约7公里双向八车道的宽阔马路,路的起点有一块巨石,正面阴刻「三贤大道」四字,背刻《介休三贤大道赋》。赋曰:「此大道者,名曰三贤。三贤者,……宿望俊哲,曰郭林宗,泰斗国器,曰文彦博……」。郭林宗乃东汉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文彦博系北宋出将入相五十年的四朝元老,被称为宋朝第一名相。

而他,则是三贤之一,更是三贤之首。他与郭林宗、文彦博以及众多文人骚客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就是一生尊崇大道、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体恤民间疾苦的人格力量。因此,他是40万介休人民之荣耀,也是3500万三晋儿女之骄傲。

5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在绵山万古流芳,绵山因他流芳万古。

地处汾河之阴、距离介休市东南20公里,有一座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的山,这里山势延绵,群峰竞秀。这,就是绵山。

绵山属霍山山脉,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于一体,是山西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六大低山旅游风景区之一。绵山风景以自然景观奇、险、秀,人文景观古、巧、绝著称,寺庙、道观大多建于悬崖峭壁之间,主景抱腹岩岩顶伸出,洞内可容万人,实属罕见。

《辞海》记载:「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故称绵山。」《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已志吾过,且旌善人」。故绵山亦称介山。宋天禧元年,他被真宗诏封为洁惠侯并举行了敕封大典,绵山至今还有封侯亭遗存。

他隐于绵山而后浴火于绵山,他葬于绵山而后彪炳于绵山。

从此,绵山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而成为中华民族忠孝文化的发源地,成为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的载体。他「志于道」、「学而思」、「忠社稷」、「功不禄」的高洁情操唤起了许多怀才不遇人士的深切共鸣,受到了历代有识之士的仰慕和尊崇,他成为立志报国、至诚至孝知识分子的楷模。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绵山就是这样一座山。正是因为他,这座山才被后人推崇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的发源地,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如今的绵山松柏参天,层恋叠嶂,流水潺潺,这个全国5A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百万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观光。千百年来,更有不胜枚举的文人雅士和王侯将相到此登临题咏、寓兴抒怀。人们陶醉于绵山美妙自然景观和独特人文景观的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肃立于他的雕像和那棵古老的清明柳下,燃一柱心香,于袅袅烟波中寄托对他的怀念和景仰。

6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身后留下了许多优美故事典故传说。

善良的人们不愿接受他被焚亡之结局,于是就演绎出各种版本的民间传说,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海卖扇」说。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他并未被烧死,而是羽化成仙,跟仙人一起出游,东海买扇,普渡众生。清代山西名士傅山在《介林》一诗中,也有「晋霸园林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仙名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宵故丘」的诗句。

《列仙传》作为我国第一部道家神仙传记,撰神仙七十位,他位列其中第十九位,并被尊奉为道教之神,儒家将其祀于文庙,佛家奉他为罗汉,他成为儒、道、释共同推崇的文化名人。这些都给历史悠久的晋文化增添了瑰丽和传奇色彩。

「足下」的称谓与木屐的服饰也因他而来。南朝刘敬叔在《异苑》中写道:「介子逃逯隐迹,抱树而死,文公望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夫,足下’!」「足下」一词因此而来,并逐渐演变为对他人的敬称。晋文公穿木屐之事后被市井模仿,并相沿成习。《后汉书.五行志》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日本流行的木屐也是从我国流传过去的,成为日本和服必配之服饰。

他的妹妹与娘子关名来历密切相关。娘子关当晋冀两省要冲,地居山腰,地势险要,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之称。史料记载,他的妹妹介山氏「耻兄要君,积薪自焚,号曰妒(妬)女」。清光绪《山西通志》载:「苇泽关一名娘子关,盖以妒女祠而得名。」《永乐大典》载:「承天镇。在平定州东北九十里,古妒女祠在焉,故俗为娘子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苇泽关即唐承天军,俗名娘子关,以妒女祠得名。」这与娘子关因唐初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扎于此而得名之说形成了对峙,不少专家学者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孰是孰非,我们姑且存而不论,就让时间和历史给出答案罢。

7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是中国义与士的杰出典范。

中国历史上仅有两位人物享受以节铭记之殊荣。一位是屈原,一位就是他。

寒食节禁火,是担心有火烧了他的安息之地绵山。端午节屈原死难日乘龙舟往汨罗江丢粽子,是怕鱼类咬食屈原之躯体。这是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两位贤哲,一个投江而死,一个抱柳而亡,可谓一南一北双星闪耀,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垂青史。两位相距300多年的中国忠孝文化代言人遥相辉映,形成了「南屈北介」之佳话。

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对他发出了这样的咏叹:「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这是「南屈」对「北介」的由衷赞赏,是后人对前人的追慕之情。

宋黄庭坚感叹他「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班固在其著述的《古今人表》中,将他称作春秋时期新兴的「士」阶层,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知识分子第一人。他的高蹈情怀,也成为后来文人士子们向往之归宿。《史记》作者司马迁曾感叹,三晋之地民风淳朴而多慷慨悲歌之士。

呜呼,前不见古人,后难觅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逝者已矣,生者仍存。他在烈火中焚亡,又在烈火中永生,化为浓墨重彩的民族记忆符号,世世代代活在人们心中。

他叫介子推,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

今年是2018年,距离他逝世整整2654年。

是为祭。

简介

飘零在外三十载,形容憔悴鬓毛衰。尚喜乡音仍未改,此子姓名唤石开。岁至狗年四十五,半截身子黄土埋。老家义安中街村,情怯未敢忘根脉。

长按二维码,发现不一样的新天地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