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東北(四)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那年那月那日頭,那山那水那河流。自傳體家史小說,再現家族歷史,尊重史實,尊重歷史人物,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父親。by 王志華

俗語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寒冬要來雁南飛。

自然災害的頭二年,望奎縣惠頭鄉還能勉強維持生存。頭一年,高指標完公糧後,老百姓還不至於吃不上飯;笫二年,地裡的野菜也很多,灰菜、莧菜、薺菜都瘋長。半年糠菜半年糧,靠吃野菜補缺,人們也熬過了饑荒。最艱難的是第三年,春旱、秋澇、蝗蟲、霜凍等災害相繼接踵而來,不期而至。

嚴重的自然災害讓人們開始恐慌,有錢人家在黑市高價買糧,備不時之需;社員手裡沒錢,有膽大的就到生產隊裡偷糧。

偷竊歪風四起,雞鴨鵝狗也被偷走,個別地方發展成男女老少,幾十人上百人成群結隊,到集體的地裡偷糧。社員們肩馱人扛的公然往家裡搬,青天白日下就是搶糧!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電影《青松嶺》劇照

人多,法不責眾。公社和大隊組織民兵帶槍,晝夜看護莊稼,巡邏護秋保收。幹部民兵也要吃飯,都是父老鄉親,民兵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做沒看見,心裡明鏡似的知道,自己家的老婆孩子也參與了偷糧搶糧,護糧隊形同虛設。

糧食欠收,但浮誇風不減,大隊及鄉里仍然向上級謊報糧食豐收,而且上報層層加碼。秋後,如果執行高質標的交公糧任務,待交完公糧,就沒有老百姓的口糧了。

忙了一年,連口糧都分不著,群情激憤的社員們堵在場院打穀場門口,扣下拉公糧的馬車,攔堵不讓車走。拒絕交公糧,就完不成徵收高指標,這一下,驚動了來催糧的鄉政府駐隊幹部。鄉政府主要領導幹部,聞訊親自下到生產隊,召開社員大會作動員工作。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他講得頭頭是道:農民翻身不能忘本,豐收不要忘記國家,農業支援工業,農村供應城市,工業農業要互相支援等大道理。

還鼓唇搖舌:手心手背都是肉,十指連心啊!鄉親們啊!城裡人,農村人,工人農民,幹部人人平等,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母親的孩子,農民豐收沒忘國家,國家更不會忘記農民,大家把糧食都先交上去再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以後一旦家家戶戶缺糧,要靠政府要相信政府,你們不要耽心嘛!你們沒糧,政府有糧,國庫有糧,你們都看見了嘛!那麼大的衛星糧庫,比衛星鎮都大,糧垛海了,那麼多糧,還能沒有你們吃的!請大傢伙放心,交完公糧往後可以按月吃返銷糧,而且糧庫的返銷糧價格更便宜,比糧庫收糧價都低,到那時吃上了供應糧,多好呀!

政府知道你們把糧食都交上去了,把糧交糧庫就等於國家無償替我們保存!這個帳還算不清嗎?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群眾沒吃的政府能不管?以後有什麼困難,你們都可以找政府,政府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就是人民的政府!

他拍拍胸脯說:我們要識大體顧大局,完不成公糧任務,鄉政府無法向縣委交待,縣委無法向省委和中央交待,你們聽政府的話沒錯!你們聽我的說的話更沒錯!今後,你們有困難,都可以去鄉政府找我!

聲情並茂勾畫的願景,讓人無比激動和信賴。最後,他還聲音哽咽著含著眼淚說:父老鄉親們,我求求你們!我躹個躬求你們了!

被洗腦的農民聽的心裡熱乎乎的,心服口服,佔便宜心裡站了上風:高價賣了公糧,明年還能低價吃返銷糧,佔大便宜了。全都心甘情願地說:聽鄉領導的,公糧我們交,我們全交。

交完公糧,結果分到百姓手裡的,大都是糧庫不收的癟糧,瞎糧秕子,清糧時掃帚掃下的糧尾子。為了湊數,白菜蘿蔔芥菜也都按糧食計算, 平攤給每人,才勉強湊夠鄉政府規定的每戶人均口糧226斤的標準。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轉年開春,家裡糧食見底了,人們才意識到,被那個鄉領導給騙了。老婆哭孩子鬧,眼看就斷頓了,找誰要糧?幾個社員到鄉政府去問,才知道這個鄉領導收完公糧,就升了官遠走高飛了。

家裡眼看要揭不開鍋了,娘和四姨結伴過呼蘭河,到南岸的綏化黨校,撿人家秋天棄在地裡的白菜幫子,甜菜櫻子甜菜鬚根。溜瞎苞米,撿掉在地下的黃豆莢和豆粒。娘來回往返要走四、五十里的路,揹回來的多半袋子菜葉兒癟糧維持吃2到3天。

大哥一次有病,早晨拉肚病倒了起不來,上不了學。母親在糧櫃底收刮到半小碗米,給大哥熬了一小碗的米粥,讓大哥喝下,正巧趕上我進屋看見了。

我委屈哭出了聲,大聲抱怨母親:娘,你偏心,你偏向,我都要餓死了,有小米粥你不給我吃,給你大兒子吃。大哥瞅瞅我,苦澀地笑了,勉強喝了幾口米湯,就把餘下的給我吃了,那年我五六歲了,有了記憶。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大哥下地上學,走不動路,只能坐下歇一會兒,走一會兒。再坐一會兒,走一會兒。從家到鄉中心校有六里路,他得歇三四回,才能走到學校。那時候,全家人的臉都焦黃,個個精瘦皮包著骨頭。

春寒料峭,寒風刺骨。父親母親一起又去十里外的水頭鄉,望奎縣文工團種的大頭菜地裡,刨人家棄在地裡的菜根子,回來後扒了皮,吃裡邊兒的瓤兒。吃過的人知道,凍過的大頭菜的乾巴根子,煮熟吃又苦又辣,嗆嗓子眼兒。

後來我才明白,母親為什麼幾十裡地,迢迢去黨校和文工團的菜地溜菜,因為那裡有下放勞動的人,他們不會幹莊稼活,有落下也有丟棄和殘留的菜葉子菜根子。大饑荒時期,農村田裡菜葉菜根都被農民收拾的溜溜光。

菜葉子也撿不到了,父親就上場院,生產隊的打穀場,那裡有玉米脫粒後遺棄的玉米瓤子,冬天被大雪覆蓋。

父親拿鐵鍬把玉米瓤子從雪殼子裡挖出來,用爬犁拉回家,再用簸箕揚去垃圾泥土,挑幹選淨了,放炕頭烘乾,用鎬頭兒砸碎,砸不碎的再放炕上烘乾。再用斧子砸,玉米瓤一片兒一片兒的,用熱鍋炒,炒幹以後半生不熟,拿到生產隊磨房用笨碾子壓碎。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那時沒有電磨更沒有粉碎機,壓出來的都是粗拉拉的渣子,只能煮糊糊吃。比中藥還難嚥,不吃餓的慌,吃了不消化,拉不下屎,拉下來的就象羊糞蛋。

父親是隊長,沒有往家拿過一粒糧食,更不許家裡人去地裡偷糧。結果我家餓的最慘,全家人幾乎險遭不測。玉米瓤子也吃沒了,鄉政府推廣代食品,說苞米葉子裡有澱粉,分離出來可以食用。擼回的玉米葉子,用大鍋煮不爛呼,鹼不夠用,父親把帶有鹼性的草木灰滲下的水,倒進鍋裡。

母親將煮熟的玉米葉搗碎,過濾得一盆稀溜的紅灰色澱粉。父親要下地大哥著急上學,娘拿勺子舀出兩勺,給哥先烙酒蠱大的幾個小餅,哥咬兩口就上學走了,父親吃了幾口小餅兒也下地幹活去了。

剩下的,娘用沙布瀝乾水分,得到一團澱粉,蒸了乾糧,捨不得都吃完了,只給我們一人吃一個。剩下的幾個,放在酸菜缸上的蓋簾上。家裡的花狸貓餓的嗷嗷叫,偷吃了餘下的乾糧,口吐白沫,藥死了。

大哥放學回來,看見我們都暈在炕上,趕緊給我們喂水。家裡的人只有大哥和父親吃的少,可能小餅含水分較多,沒有中毒,我們吃乾糧的人倒在炕上,臉色蠟黃,渾身沒勁,臥床兩天才漸漸緩了過來。

此事驚動了鄉政府,政府下來人查看原因,結論是灰水中毒。灰水是把鍋臺裡燒燼的草木灰,裝在柳條筐裡,在灰上面澆水,滲下來的灰紅色的鹼性水。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那年頭,肥皂憑票供應,每人一年一塊,不夠用,望奎人聰明就用灰水洗衣服。父親不懂,把煮苞米葉子的灰水放多了,險些藥死全家人。出了事,鄉政府也不敢提倡代食品了。

全家實在揭不開鍋了,母親著急上火,流著眼淚抱怨父親:你個死腦瓜骨一根筋!人家當隊長都能多吃多佔,往家整糧,你就沒這個能耐,一根毛都整不回來。你不敢,還不讓家裡人去整,我跟你呀,遭了一輩子大罪,連累孩子們都跟你受苦!現在啥吃的都沒了,就等著扎脖餓死吧!母親的一席話, 說到了父親痛處。

半夜,他和鄰居家李大哥去南山公路,爬上開往綏化的解放牌汽車,兩人合夥掀下一麻袋穀子揹回家,一家一半藏在炕洞子裡。結果這事被公社發現了,縣公安局來抓人,見是老隊長。

公安民警滿臉無奈和同情,都知道前幾天,隊長家差點死了幾口人,理解他確實是被逼無奈,只好沒收了糧食,由公社幹部代寫保證書。父親不識字不會簽名,他們讓父親和李大哥每人按了個手印,教育幾句就放回了,沒做任何處理。

我的父親  | 我的家在東北(四)

父親勤勞一輩子,辛苦一輩子,老實本份一輩子。回憶過去,讓我心酸流淚,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三年災荒時期,有那麼多的人在骨瘦如柴中走向死亡,人生就是如此可悲,人命就是如此糟粕。電視劇《福貴》裡面的陳掌櫃,餓死在糧庫的大門口,這是對大饑荒時期的最好詮釋。

父親一生頑強地與苦難抗爭,他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為了活著,為了全家人老老小小能夠卑微的活命,他已經竭盡了全力。

一生要強的爸爸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持了十分,謝謝你做的一切, 雙手撐起我們的家。我感謝生我養我的父親,我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父親驕傲和自豪!

未完待續 下一篇《十年寒窗苦》

2017-02 海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