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瓷碗被老太太当做废品80元卖到文物店,后来被拍卖370万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帝王,帝王的生活都是极为奢侈的,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瓷器。明代的瓷器中有一种叫做洒蓝釉瓷器更是瓷器里面的上品。

明朝一瓷碗被老太太当做废品80元卖到文物店,后来被拍卖370万

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些改革,并且对老百姓也是非常爱戴的,据说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掷筛子。平民老百姓掷筛子随便一个破碗都可以,但是皇帝掷筛子就用的碗就得高档些,于是朱瞻基就下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

明朝一瓷碗被老太太当做废品80元卖到文物店,后来被拍卖370万

经过工人的苦心钻研,他们烧制出了洒蓝釉碗,皇帝非常高兴。但是随着朱瞻基的去世,掷筛子的游戏不再流行,这种瓷器产量就降低了。一瞬间朱瞻基在位期间烧制的瓷器就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宝物。

明朝一瓷碗被老太太当做废品80元卖到文物店,后来被拍卖370万

新中国成立后一老太太拿着一个碗到文物局变卖。当时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碗非常破旧,老太太说这个碗在家里已经很多年了,看着比较破旧,应该是个古董,但一直被当做喂鸡碗,最近经济有些拮据,所以就想卖点钱。在和工作人员商量下,老太太以80元的价钱卖了。


明朝一瓷碗被老太太当做废品80元卖到文物店,后来被拍卖370万

后来工作人员对碗进行清洗的时候发现瓷器的落款在碗内心,这是非常少见的,于是就请专家鉴定。后来专家们一致认定这就是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瓷器,非常罕见,全世界仅有三件。后来这个瓷碗被香港一富豪用370万拍走。估计老太太自己都想不到被她当做喂鸡碗的瓷器竟然这么值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