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南、山东以后发展前景如何?

共赢赢共

河北,只去过两个城市,石家庄和邯郸,还都是只呆了一天。冀北,冀东完全没有实际印象。几乎没有发言权,完全凭借感觉来回答。

河北的优势是紧靠京畿之地,冀东北又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地理位置非常好。不过,优势有时候也是劣势,京津的吸附能力让河北各地市无可奈何吧?你看河北的企业,几乎都是京津不发展的重工业,差异化工业,产业的底端,这事实就走偏了。

还好,雄安新区可能是个机会,但我个人看,对河北来说,不见得。从文化凝聚力上讲,本身冀北,冀东跟冀南就有区别,京津生生把河北隔开。这块地方真的适合两个直辖市吗?

实际上,燕赵大地跟其他地方一样,人都很聪明勤劳,主要看政策。未来河北的发展看中央对河北的定位落实的如何,强制性和鼓励性结合安排京津的高科企业落户河北(比如,利用现在中国为了兑现巴黎协定的承诺,而开展的治污努力,大面积关停重工业,布局新产业,或者做成重工业环保改造的标本地区),那未来可期。反之,真不好说。

山东

两个问题: 1,山东依靠沿海地区的强劲发展,整体实力长期位列前列。但随着海洋经济逐步让位互联网经济,山东的沿海区位优势在逐步变小,貌似遇到发展瓶颈,怎么突破?

2,如何落实邓总那句话‘’可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要让先富起来的带动,帮助落其他的人和地区,逐步共同富裕‘’。 具体到山东,山东沿海怎么带动本省内地?这个问题能解决,貌似短期突破山东的发展瓶颈走了点思路吧? 这两个问题解决,山东未来还是北方一哥的实力。

河南,我河南人。

1,怎么进一步寻求改变国家对河南的定位。农业大省,是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责任省份之一,农民一亩地增收个可怜的百十块,央级媒体就大肆宣传。。。现在谁傻啊?

还好,这十几年河南在这方面的努力还算有成果,尤其是新郑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等等都带来了变化。前者说明河南搞新产业不比拿锄头差。后者说明河南的地位上升了,不再被跨越。

目前的重点在于需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的突破,一个1亿人大省,1所211,6000万的湖北7所。。。过分了,哪怕是历史原因。最起码河南要三所。

2,也是区域平衡问题,郑州一城独大的程度不能向武汉学习,客观条件也不允许。郑汴可以做大,但必须向豫南加大倾斜,不然河南的发展也不平衡。

3,也许有人会说产业结构,其实各省都一样,这个问题有普遍性。我反而感觉是文化,河南在文化宣传和力度上缺失很多。文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作用就展现了,比如现在的中国的民族文化自我找回很明显。河南的文化很有其独特性,但好像河南在这方面不太自信。

因为历史原因,河南在这方面本应大有可为,目前缺失的太厉害。 人口红利迟早用完,下一步,河南经济不但要继续承接人力型加工企业,依托产业链大力培育自己的新兴产业民企,更要培育自己的文化产业,让河南话也流行起来,让在地的中华历史渊源活起来。。

综上所述,三省各有特点,我更看好豫和鲁。

为何审核不通过呢?


大道有东风

首先先来谈谈河南,河南作为曾经的中原富庶之地,中华文明的核心省份,这两年的发展是很快的,尤其是河南的洛阳、开封、郑州发展的相当快。省会郑州算是发展的最好的了,就连黄河边的绿化都做得很好。相信洛阳、开封、郑州会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河南的发展。

河北曾经是以粮棉(全省大部分地区),渔业(秦皇岛等地)以及钢铁(唐山)这三大产业带动全省经济的。现如今河北正在积极地进行经济结构转变,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1500兆帕高强度汽车钢板在河北钢铁集团投入批量生产;在装备制造领域,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架桥机在秦皇岛天业通联成功下线;在新材料领域,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光电一体化电缆在保定光荣集团投产……河北经济正在由规模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随着河北雄县新区的设立,相信未来的河北会追深(深圳经济特区)赶上(上海经济特区。

山东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先着重发展半岛上的青岛、威海、烟台。但是威海和烟台相对于其地理位置来说还是发展的太慢,那么长的海岸线却没有大的港口,也没有造船业基地。希望未来山东省能够重视沿海城市发展,然后由外而内,用沿海城市的发展带动内部城市。从长远规划,经济实力以及科教水平和文化影响力来讲,山东未来绝大多数指标都将是国内第一!


小智解读

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全省总人口7185万,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属温带季风气候。以下是河北人口最兴旺的城市,有你家乡吗?

保定市

保定以“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得名,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市总面积2219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设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也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WWF低碳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著名旅游景点:大慈阁、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白洋淀、清西陵、野三坡等。

石家庄市

石家庄,简称“石”,河北省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旧称石门。截至2016年底,石家庄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20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8.46万人,下辖8个区、1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为邻,北与保定交界,距首都北京273公里。著名旅游景点:西柏坡、古城正定、隆兴寺、赵州桥、驼梁、柏林禅寺、荣国府等。

邯郸





邯郸,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南端,素称河北省的南大门,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也是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指南针的故乡、钢铁之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娲皇宫)、第一批国家试点智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著名旅游景点:铜雀台、娲皇宫、邺城遗址、丛台、串城街、129师司令部旧址等。


爱心兔宝贝

河北其实位置挺尴尬的,它内部有两个直辖市,经济发达的很,河北要想发展,除了现有转型以外,得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然什么时候被人遗忘了,那可真的是……例如发展教育文化产业,依托本地现有资源,宣传自己的品牌,再有和两个直辖市共享资源,吸引投资等等;河南和湖北在中国的中部,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很多交通要道从此经过,众所周知交通可以拉来很多资源,不少城市就是通过交通线路的完善从而发展起来的,河南人口众多,消费潜藏价值很高,政府通过就业引导,发掘本地隐藏经济,再有国家政策的偏向,出台与此相吻合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和资源的流入,借助机遇发展;山东临海,鱼类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渔业,但切记要做好以渔养渔的长久和高质量发展,再者山东有大型港口,依托港口贸易发展经济。时间仓促,匆匆作答,只列举了可行观点,如有补充,尽可发挥,畅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