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要义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2.命题形式

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无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后空式和补首尾等形式。如,前空式《我的梦想》;中空式《给的一封信》;后空式《告别》;补首尾《,别再让我》。

3.方法导引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过程实质上是作文审题过程,填充一个字一个词,看似简单,实则内中颇有奥妙。补题一方面考查了对命题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的生活积累,同时还考查了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补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切中题旨原则。多数半命题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看到题目时首先要总体把握,注意关键词,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题旨,以利正确补题。

(2)正确、深刻原则。补到题目上的词语表现的内容要能够揭示正确、深刻的主题。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所谓深刻,就是要有思想深度,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激发人思考,启迪人心智。主题正确、深刻,文章才有社会意义,才有价值。

(3)新颖性原则。补充到题目上的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应当是新鲜的,别人不曾写甚至不会写的。文章只有内容新,才能写出个性特征,才能吸引读者。

(4)熟悉性原则。补上的词语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材料比较丰富的。考生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

【真题再现】

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作文。(2009高考湖北卷)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4)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导引】

1.首先要思考有哪些“门”。有家门、校门等具体义的“门”;有理想之门、历史之门、国家之门等抽象义的“门”。另外,在“门口”的前面,补充上有修饰意义的限制词语,作文时从细微处切入并不困难。

2.要思考“站在”这个动作。“站”表示必须有一个经过思考达到结论或情感高潮的过程,“为什么要站在门口?”是一个近距离的体验,包含着写自己真实的、深刻的、复杂的情感或思想的潜在要求。可以表达自己义无反顾的信念,或者深刻领悟的感恩状态,亦或将进门而未进门之前的徘徊、心灵的起伏或憧憬等内容,而这些都是回答“怎样”的具体过程。

3.“谁”是站在门口的人。这里,“谁”应指“我”,这一点不容忽视。记叙事件时要有“我”的特殊心理,抒发感情时是“我”的特定思维,发表观点时是“我”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文中有没有“我”的影子,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的个性特征,影响它的质量高下。

4.审题还应包括对体裁的思考。写记叙文就要具体展示“站”在门口的心理状态及变化过程,突出记叙的价值或意义;写议论文就着重对某一话题或论点作思辨性的展示,要注意突出议论的立场与观点。散文则多表现对某个人物、地点、对象的崇敬、畅想……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喧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满足,也带来了烦恼。心灵时常被搓揉得疲惫不堪。那么,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请以“让心灵在中 憩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主确定立意;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2.善良,母亲的名片;敬业,姚明的名片;美丽,邰丽华的名片;精忠报国,岳飞的名片;三峡大坝,中国水利的名片……

请以“ , 的名片”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拉着母亲的手,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拉着同学的手,我们会拥有友情的快乐;拉着青春的手,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拉着梦想的手,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拉着阳光的手,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拉着春天的手,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

请以“拉着 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每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聆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主确定立意。③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