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差距=孩子差距?补习鸡血和佛系哪个好?幼升小要上辅导班?

在公民同招新政之下,入读公办名校的孩子父母会发现,自家娃娃的同学既有牛蛙,也有普娃,有鸡血爸妈,更有佛系放养父母。众所周知,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和大学并不能靠学区划片就都能进,那么到底怎样才是孩子能够上好大学的最佳学习打开方式呢?有人说牛娃配牛校,有人说鸡血才有戏,有人说裸考也能进......众说纷纭,于是这一句咱们都在骂、却骑虎难下的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发挥作用了,大部分家长都在前赴后继的都在尽量往前移起跑线,生怕慢走一步满盘皆输,那么在周围有孩子去上了各种“早教班”时候,我家孩子要不要去报班呢?尤其孩子还是幼升小低龄阶段,是否该加入培优大军呢?

父母差距=孩子差距?补习鸡血和佛系哪个好?幼升小要上辅导班?

其实,上不上培训班这要因年龄而异,更要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幼升小,学生身份进行转换的孩子来说!毕竟鸡血般的鸡娃培训,真的不只是为了幼升小!你看已送入了名小如上外附小的不也鸡娃吗?而短期的培训最后都是为了孩子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长期的学习成长服务的,补习并不仅仅是冲刺,更是马拉松。

专业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直觉行动思维(1-3岁)

· 具体形象思维(3-6岁)

· 抽象逻辑思维(6岁以上)

父母差距=孩子差距?补习鸡血和佛系哪个好?幼升小要上辅导班?

让学龄前的小朋友在“玩中学”这个理念,很多家长都是认同的,但是现实情况有时让人很无奈。现在孩子的同学学了一年级知识点,到了一年级就学二年级、三年级的,自家孩子若只是跟着学校进度,这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因为有这样的焦虑,“玩中学”变成了完美的理念,到执行的时候,小朋友们还是早早都进入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可是,各位家长们,这样的焦虑都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小孩子的智力是线性发展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智力发展是可以飞跃的,就像小时候只能说词语的孩子,突然就可以开始说长句子了。于此,可以看出,学龄前、低年级小学生是可以不上学习类的辅导班的,因为此时是构建基础能力的阶段,这些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完成培优。

小学高年级了,根据自家孩子情况适应好基础教育,有能力再加餐

是可以的,课外培优最好是作为孩子学习的补充存在的。如果孩子想学可以去学。如果孩子不喜欢培训,学习还不错,又何必学呢?不用过度注重培优,不过外语一定要提前学,且要学好(13岁前是学英语最佳时期),当然双语类、国际类学校因为天生英语学习环境优势可不用考虑英语补习的!

其实,培训班有优势的同时更伴有一定的劣势,当然家长的道听途说肯定比不上培训机构的专家的系统练习,培训班可以更专业和更提前的进行学习,但是培训班往往追求应试能力,讲求“术”,追逐成果的快速体现。若孩子在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如果强制性的让孩子在培训班跳过这种通过实物思考的阶段,直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小朋友以后就会被迫动用“非思维”的方法,比如强制记忆。用了记忆力而非理解力来学习的小朋友,以后对知识的迁移和转换的能力就会差一些,那么此时的提前培训可谓是揠苗助长,对以后学习不力,比如那些能够跳级报班,但在游戏中体现不出特别优势的牛娃就属此类。

父母差距=孩子差距?补习鸡血和佛系哪个好?幼升小要上辅导班?

可以这样说,在目前这种教育模式下,如果孩子就读的是公办学校,走得是国内教育体制,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段时不上培训班可以,但是家长自己也应该给娃再多充些电进行辅导监督,不然光凭在学校里学习估计很难考上好的高中、大学了。其实在公办学校,不管在外面鸡血也好,还是在家里自己辅导也罢,都脱离不了这个课外“加餐”,只是学习场所变化了,毕竟中国教育仍是中高考独木桥。如果孩子就读的是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因为这些学校本身的课程设置就配有强大的英语学习氛围和艺术课程,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和公办生类似课程加餐了,此处不详细展开!总之,父母教育方式之间的差距往往也是孩子学习之间的差距,毕竟和培训补习相比,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学校教育更加重要,然后加上家庭教育的支持,才能让孩子学习和成长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