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屏蔽了最好的朋友

我屏蔽了最好的朋友

文 / 云曦&西门君

图 / 网络

1.

我今天整理通讯录的时候,发现朋友圈基本呈现两种极端,要么那种“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甚至关闭朋友圈,要么恨不得一天给你刷几十条代购的消息。

不论是哪一种,都让我感到莫名的凄凉。

我的朋友圈从来都是“半年可见”,也没有屏蔽过任何人,直到.....若琪惹到了我。

若琪是我的高中同学,虽然当年我们同住在一个寝室,但其实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只是每天客气地打打招呼罢了。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她渐渐开始熟络起来,有一次闲聊,发现彼此的生日竟然是同一天!从此往后,我俩一起上课一起放学,成了形影不离的“连体姐妹”。

当时我甚至觉得,她会是我这一辈子最好的朋友了。哪怕后来者再亲密,也只能成为陪衬。

当然,我们也吵过架,甚至为喜欢上同一个男生撕逼。我记得闹的最凶的一次,是我给她发了一条短信,言辞表达的很激烈,大意是“我不想要跟她做朋友”之类的话了。

若琪收到短信,就回了一个字,“哦”。气得我一个星期都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

不过后来,我们还是没心没肺地和好了,大学哪怕不在一个城市也保持着联系。女生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跌宕起伏,宛如一辆过山车。

然而,当若琪和我说她想休学创业的时候,我或多或少还是震惊的。

那年我大三,有些人决定出国,有些人决定考研,有些人决定找一份实习工作先做起来。但是打算休学创业的,圈子里唯有若琪一人。

“你创业做什么?”

“现在直播这么火,我打算拉几个颜值高的同学做主播,找映客或者花椒谈合作,绝对可以大赚一笔。”

听到“大赚一笔”几个字,我背后一凉。

“要创业完全可以等毕业啊?你这样爸妈肯定不同意吧。要不再考虑下?”

“现在是直播红利期,再不做就晚了!云曦,全世界我以为至少还有你会支持我,结果......呵呵。

我没有回她,她也没有再发来消息。

后来,她还是休学创业去了。不得不说,她很有商业头脑,赶上了直播的巅峰时期,顺利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正式建立了公司,现在已经融到A轮了。

如今,她的朋友圈动不动就是和投资人吃饭,或者和CEO合影,俨然一副成功名媛的模样。

你可以体味那种感觉吗?昨天还和你睡上下铺的人,今天一早告诉你,对不起,我要搬去别墅住了。

我问自己,是不是出于嫉妒才和她渐行渐远。可事实上并不是,只是圈子不一样了,我哪怕再怎么热烈地寒暄,也全然成了尬聊。

我按下屏蔽的那一刻,心是绞痛的。但是更让我心痛的,是她已经半年没有在我的朋友圈出现过了。

也许更早决意屏蔽的那个人,是她吧。

我屏蔽了最好的朋友

2.

曾几何时,朋友圈成了百科全书一般的存在,你上能知道最近的国家大事,中能知道社会时尚新潮流,下能知道你的朋友们中午吃了啥。

虽然有时候,朋友圈可能会被乱七八糟的信息刷了屏,但至少,这是你和老友或者新朋友彼此联系的一个窗口。

无论窗口窥见的景象是何等的浮夸或者惨淡,你都会有他们触手可及的既视感。

所以我真的很难理解那种“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他们与你近在咫尺,却又远若天边。

我好奇地一翻,发现她之前根本没发东西啊。我忐忑地让某个共同好友去她的朋友圈帮我截了个图,果不其然——小U对我分了组。

我毫不犹豫地,对她按下了屏蔽键。

这是一件不能去细思的事。你永远不知道那些“朋友圈三天可见”然后一片空白的人,到底是搁置了朋友圈,还是每次对你分组而已。

不论是哪种情况,你都不得不黯然承认——你和ta,真的无可挽回地疏远了。

不过又有什么办法?这是一个社交追求极简主义的时代。

当我们看到某人的朋友圈,只有寥寥几行内容的时候,下意识会觉得,哇,好酷啊。

于是乎,我们也纷纷地加入了“酷”的行列。长此以往,大家展现的朋友圈越来越少。

你留十条,我留五条。你展示半年,那我就展示三天吧。

「如果我不能过的比你好,至少要装的比你酷。」

我屏蔽了最好的朋友

3.

《千与千寻》里有一句台词: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陪着你自始至终走完,但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挥手告别。”

很少时候,我们以为那些“人生挚友”会陪我们走到最后,可是,并不会啊。

他们也有自己的旅途要赶,也有自己风景要追,所谓朋友一场,不过暂时同路而已。

当离别来临的时候,挥手的姿势不如潇洒一点。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言:

“这是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只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是的,我屏蔽了最好的朋友,因为我希望把她最好的一面,永远地留在过去的时光。

我屏蔽了最好的朋友

ABOUT ME

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

目前正在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

著电子书《我的才华不是拿来取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