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庄河市黑岛张乐财宗亲寻根研究

辽宁庄河市黑岛村张乐财宗亲寻根考究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黑岛镇黑岛村东管屯张乐财宗亲寻根考究》

——张金龙

一、宗亲介绍家族情况:

乐财宗亲讲听他爷爷讲祖上是从山东即墨县薄窝窝(口音问题)迁至辽宁庄河黑岛村东管屯的。薄窝窝这个地名我没有找到,可能是口音问题上出现障碍。在即墨地图上,我发现一个叫“北窝洛子”和薄窝窝有很大的音色相似。还有就是窝洛子也挺相似。所以这成为了我们的研究对象!

我们祖上是我高祖辈迁到辽宁庄河黑岛镇黑岛村(大约是130年前,因为老人说过,当初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我们家就在庄河了)。

始迁祖是哥四个人,锡合、锡钱、锡山、锡财。家里老人曾说过,锡合四人的父亲叫张衡。锡字辈叔辈共十人左右。

二、祖上名讳:

具体(已知)名单如下:

张衡 生 四子 锡山、锡财、锡钱、锡合

锡山 (徐氏) 生 四子 福成、有成、德成、仁成

锡财 生 一子 仲成

锡合 生 一子 不详名讳

福成 (宫氏)生 一子 立德

有成 (倪氏) 生 三子 立文、立武、立斌

德成 (刘氏)生 一子 立富

仁成 (徐氏) 生 三子 立春、立邦、立国

乐财宗亲是立字辈孙子。

三、起名方式:

一代字辈在中间,一代字辈在后面。

四、家族传说:

就是我有个太爷爷(锡钱)从山东家过来,他没有老婆。他对女特别烦,不喜欢女人。把脸遮上。但是他长得特别高大,力气特别大。据说一个腋窝就能夹起一盘磨,这就是我听着唯一的传说。

我们村里的东管村管姓人家和我的张家老祖宗是拜把弟兄(这支管姓没有碑文,与当地管姓还没有对接成功)。但本村管姓与附近管姓字辈一致,也是同族。我们张家是奔着管家过来的。

临海或临河,因为家人是以捕鱼为生,有鱼网为证。

五、换位调查:

因管家与张家是拜把兄弟,所以查了一下管家。

辽宁大连庄河管姓简介: 辽宁大连庄河市姓管的较多。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许多宗谱(春节期间祭祀用,悬挂在正门所对的北面墙上,上面按辈份填写本宗先人,每辈一行)被烧掉了,仅少量偷偷得以保存。根据黑岛镇十三世祖管克昌为管正品所立墓碑和长岭镇十六世祖管其洪所立之碑记载:管氏原籍云南,第一世始祖管福礼传至第八世希字辈又分三大支,第三支管希曾迁至山东莱州府胶州管家大村居住。十世祖有管守业等,十一世为管瑞、管亭、管相、管诰、管枚、管文渊、管文广、管文索、管文、管佐和管守业的次子管彤等。有又传至十二世正字辈有管正祥、管正科、管正第、管正峰、管正品、管正福、管正蕴、管正卿、管正荣、管正存、管正炬、管正元、管正仕、管正瑾、管正光等。清朝乾隆年间,管正蕴、管正品、管正元等人到庄河长岭镇和黑岛镇等地居住。十三世为克字辈,十四世为曰字辈,十五世人名均为单字如管琏、管珠等,十六世为世字辈,十七世为文字辈,十八世又为福字辈。长岭镇所定十八世起的字辈为:福殿重(实际取名用”仲“字)修(实际取名为”秀“字)德,齐家有义方。心存喜圣道,志在守纲常。忠孝为仁本,功名显祖光。书田科甲懋,万代永生香。黑岛镇所定十八世起的字辈为:福殿肇(实际取名用”兆“字)修(实际取名为”秀“字)德,教家有义方。心存希圣哲,志在守纲常。忠孝为仁本,功名显祖光。书田科甲懋,万代永生香。现在世的多为十八世福字辈至至二十二世德字辈。十三世应为清朝时期,两地隔山地相距近百公里,虽然互通音信但各自所定四十个字辈中有四处差异。大连庄河市以管姓为地名的有:长岭镇的管家屯、青堆镇的管甸子屯、黑岛镇的上管屯、下管屯、东管屯(三屯相邻)。各地管姓多务农居住在一起,后来陆续有少数人因躲避饥荒、从军、从工、经商、从学等原因移居到其它地区。现在仅有两块石碑和各家宗谱,对迁来庄河之前的家史无谱牒可查。对于碑文所记录的始祖居云南、从去南迁到山东等事,可能为十二世正字辈以口传所得,暂时无法查证。

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镇管家大村,据《管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管氏先祖管福礼携四个儿子时昶、时能、时敬、时建从山西洪洞县“小云南”移民至这里定居。今已繁衍至第24代。

结论:该简介使青岛黄岛区管家大村与庄河黑岛村管氏族谱对接成功,因此可以看出黑岛管家为青岛管家大村迁出。

备注:青岛在清代时属即墨县,胶州灵山卫在清中末期也属即墨县。管家大村在今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所以,管家大村清代时也属即墨县。青岛附近的灵山卫在清中末期撤卫划入即墨县。

六、窝洛子地名考:

因此我们把窝洛子的范围从现即墨地区扩大到灵山卫和青岛地区,以下便是现存窝洛子村。

北窝洛子村,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0,孙姓由云南迁此地立村,因此地四面环山,中间低洼,故称窝洛子。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北窝洛子。

南窝洛子村,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孙氏第四世一支由楼子疃迁至此地立村,因地处山坳、四面环山,故称“窝洛子”。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南窝洛子村。

东窝洛子村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 城关街道,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地东北部。明洪武五年(1372),王悦由云南迁此定居,因三面环山,村立于洼处,远不见村,故取名窝洛子。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东窝洛子。

窝洛子村隶属于山东省胶南市灵山卫镇,位于灵山卫镇驻地。魏姓是原著居民,后薛姓迁入。后期魏氏绝后,从此窝洛子村改名为薛家窝洛子。解放后,再次更名为窝洛子村。

七、猜想论

后良子管氏与东管屯的管氏未必是一个老家过来的,但辈分如出一辙。猜想可能管氏在山东就已经修过谱书。(通过山东老家那边管氏的宗谱,查询东管屯管氏始祖大概就能了解出东管屯管氏老家。因张家和管氏为拜把兄弟,遂张管相距不远或者同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