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曲别针er

被遗忘的东方

很多人认为,“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是预演。


1938年,法西斯军队与共和政府厮杀于伊比利亚半岛之上,德意支持西班牙国内的法西斯力量——长枪党,而苏联人则支持西班牙的民选政府。

(西班牙内战中的一幕)


这场战争以共和政府被颠覆而告终结,两年后,希特勒的万字旗插遍了大半个西欧。

但是我并不这么看。


这是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关心家门口发生的事,要远远超出世界的其他角落。


可是,不关心,并不代表有些事没有发生。


比如,远东。

比如,中国。


我认为,发生于1932年初的淞沪抗战,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预演,无论从战争的影响,还是惨烈程度上,它都丝毫不亚于西班牙内战。


这场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呢?


事情还得从1931年说起。


九一八事变

这一年的9月18日夜,日本军人石原莞尔等炸毁了南满铁路中的柳条湖段,将其栽赃给东北军,紧接着,日军炮击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事态的发展呢?无需多言。争谁是“不抵抗政策”的始作俑者没意义,因为不到半年的功夫里,日本已占领了黑龙江、吉林与辽宁,二十万东北军主力则撤入关内,“养精蓄锐”。


《松花江上》上这首歌,最能反映东北老百姓的心情。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石原莞尔的行为,其实是自作主张,关东军一开始也没有想到,一个中级军官敢做出这样的事。


不过,当发现中国军队的消极抵抗后,日本军方默许了石原的错误,他们从朝鲜与本土大举增兵,意图尽快实现吞噬满蒙的计划。


日本特务将视线锁定上海

日本的侵略大军在行动,他们的特务组织也没闲着。为了转移国内外的注意力,关东军的参谋长板垣征四郎,授意日本驻上海的武官田中隆吉在南方制造事端。田中领会后当即开始运作。


1月18日这天,五个日本僧人来到上海的三友实业社前闹事,结果,旁边巷子里,突然冲出一伙人来暴打这几个僧人,场面一时极为混乱。


事情这才刚开始,第二天,一伙日侨便包围了三友实业社,他们冲入社中大打出手,还一把火焚烧了建筑。

(三友实业社旧址)


中国军警赶来制止,结果也遭暗算。


21号,日本驻上海的领事和日本舰队司令同时向国民政府施压,要求其作出赔偿。

国民政府这边还在考虑如何答复时,事情又来了,侦查人员报告,日本在向上海增兵,看来,这事情远不是道歉赔款那么简单。


当时,国民政府在上海的防御十分单薄,除维持治安的警察外,正规军方面,仅有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和蒋光鼐部驻防,万人不到的军队,把守着通往江浙腹地的东大门。


蒋蔡憋着一股子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日本人在东北烧杀劫掠的事,他们已有所耳闻,现在日本人又来挑衅。无论如何,是要会会的。

(十九路军整装通过街区)


矛盾加剧

就在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刻,有人跳出来作和事佬了。他们大部分是蒋介石跟前的红人,军政部长何应钦、黑帮头子杜月笙。


跟自己人玩人脉,玩政治,这些人在行,可是他们忘了,在人脉和政治之上,屹立着一个民族的勇气与尊严。他们试图劝说十九路军退避三舍,但并未取得什么效果。

日本方面也趁势步步紧逼,而何应钦等的和稀泥,根本于事无济。


单方面的退让,只会换来加倍地勒索。


日本租界内早已集结了一批武装到牙齿的“侨民”,他们与部分日方的正规军抢占大楼和街区,准备接应自己的登陆军。


日军发动进攻

在海上,日本舰队司令言泽幸一的军用望远镜,将上海滩尽收眼底。几个小时前,他以“护侨”为名,威胁十九路军退出防区。不过,这是缓兵之计,因为此时,数百名日军在装甲车掩护下,已摸近了闸北十九路军的阵地。

这一刻,是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夜11时。驻防的团长张君嵩下令还击,战争爆发了。

“一二八抗战”,就是这样打响的。日本军人满以为闸北会成为第二个北大营,但他们想错了。这一次,迎面而来的是十九路军将士射出的枪弹雨。


参考文献:苏冀鲁《国民党:1937——惨烈悲壮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国防大学出版社

张洪涛《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团结出版社

贺朗《抗日名将蔡廷锴》 广东人民出版社


历史研习社

淞沪会战跟“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不同,我们是有备而来,且先发制人

很多人把“虹桥事件”当做淞沪会战的起因,是不正确的。“虹桥事件”只不过是在淞沪会战布局阶段,中日双方博弈的一个缩影。它完全够不上淞沪会战的起因,甚至连导火索都算不上

有没有“虹桥事件”,淞沪会战都是要打的

七七事变以后,有些上海同胞天真的以为战争还很遥远。以至于庐山谈话会上,来自上海的部分贤达争论的焦点居然是国民教育问题,而不是迫在眉睫的对日作战。

显然,南京国民政府没有这么天真,蒋介石也没有这么天真。“七七事变”爆发前两天,7月5日下午4点,南京方面就给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发了一封密电:时局外驰内张,注意发生事变,暗中加强防范,适时报告。

早在1932年上海事变以后,南京方面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上海-杭州-南京”国防线,即在上海到南京间的太湖北岸,筑建两条防线,以备对日全面作战所需。

第一道防线是吴(苏州)福(福山)线,第二道防线是锡(无锡)澄(江阴)线。之后又从杭州湾的乍浦经嘉善到苏州(乍嘉线),从海盐经嘉兴到吴江(海嘉线),再搞两条国防线,与吴福线和锡澄线相连。这个工程干了3年,中间几经周折,到1936年已经基本完成。

七七事变后,南京立刻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召回在青岛养病的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第二,上海保安总团和上海警察总队的一切弹药供给,由南京军政部统一发放(按1932年签署的《淞沪停战协定》,上海不许驻中国正规军);第三,往上海紧急发送了3万个麻袋(做沙包用),由上海市长俞鸿钧组织构筑战斗工事。下图是时任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

在沈阳和北平吃过的亏,蒋委员长显然不想在上海重蹈覆辙,这回要先发制人!张治中刚到上海就开始调兵。首先进来的是钟松(黄埔2期)的独立第20旅,国军首批全德械部队之一。

1932年中日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第一,日军退回上海事变以前的位置;第二,我们在上海不能部署正规军;第三,找个第三方机构监督前两点执行情况。所以钟松旅穿着保安队队服,于七月底秘密开进上海。

日本人的鼻子比狗还灵,又是调兵,又是修防御工事,自然是闻到味了。于是中日双方开始台面上打嘴炮,台面下搞谍报,斗得不亦乐乎。

大家心里都有数,淞沪一战恐怕在所难免,差别只有一点。日本人多少还心存侥幸,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未必敢主动开打。我们则战意坚决,这一战是非打不可。

国民政府一面明火执仗的修工事,一面偷摸往上海增兵。小鬼子嘴上虽然硬,但心里也突突,派出谍报人员四处扫听,期间两方军人发生过多次摩擦。“虹桥事件”就是这样一次摩擦冲突。

俞鸿钧市长领着一帮人叮铃咣当盖工事,日本人觉得很有必要找人看看到底搞成啥样了,尤其是虹桥机场附近。按他们接到的情报,这里至少秘密驻扎了一个团的中国正规军。

于是,一个叫大山勇夫的海军陆战队中尉领着一个叫斋藤要藏的一等兵,开着跨斗摩托就奔了虹桥机场,时间是1937年8月9日傍晚5点。

日本人做事是很认真的,大山勇夫拍了十几张照片,感觉效果差点意思,于是开着跨斗就往机场大门过去了。这俩鬼子穿着军装,配着枪,端着相机,还开着军用摩托,在中国军队的防御重地大摇大摆的瞎转悠,真是把这当成占领6年的伪满洲国了!纯属找死!

日本人的情报没有错,驻守虹桥机场的不是保安队,而是穿着保安队服的钟松旅士兵。钟松旅不仅是全德械装备,还受过系统的德式训练,单兵素质百里挑一,属于中央军精锐中的精锐。

既然是精锐,自然要有精锐表现。此时此地,钟松旅士兵就用行动说明了什么叫精锐,一枪就爆了小兵斋藤的头。这下轮到大山勇夫蒙圈了,我去,真开枪啊!

事实证明,日本人也没有吹的那么武士道,大山高喊了一句:“我们是日本海军!”然后扭头就撒丫子。都这会了,还想跑?第二枪毫无意外的爆了大山的头。

这前后不到两分钟,就是“虹桥事件”的全过程!

之所以说“虹桥事件”算不上淞沪会战的起因,是因为事件发生以后,日本人还在忙于跟国民政府打嘴炮,而东京方面对于战与不战正吵的一锅粥似的。

南京方面丝毫没有要跟日本人墨迹的意思,1937年8月11日,“虹桥事件”爆发后两天,蒋委员长就下达了扫清上海日军的命令。

蒋介石对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说的原话是:“把上海的日军给我赶下黄浦江!”

淞沪会战就此打响!

综合来看,淞沪会战是这样一场战:

——我们是有备而来,且先发制人

——如果说淞沪会战有起因,那这个起因也应该是在1931年9月18日的沈阳,在1937年7月7日的北平,在我们不容外辱的民族决心

————————————————

说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在1937年12月的南京。

1937年12月13日凌晨,南京城下,日军京都第16师团第20联队中队长四方藤造,用白漆在中山门城门上写下这样的字:“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时十分大野部队占领”。南京陷落。

但这事没完!这名兴奋的少尉手舞足蹈地从废墟上下来时,踩响了中国士兵埋的地雷!

第二件事在1945年春天的重庆。

1945年春天,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小黑屋里憋出了一个攻占陪都重庆的计划,而正面战场最后一战,湖南雪峰山之战,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此时,重庆国民政府做出再次迁都的预案:一旦战事不利,把首都迁到西南边境上的西康省,省会康定,在那里继续战斗。

其实早在南京陷落,我们没有屈服,而是迁都继续抵抗。这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赢得了战争。

哪怕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一寸土地,我们都决不投降!这样的中国,是日本人不可能战胜的

——————

看到评论以后,想补充几句。

有朋友提到,淞沪会战的一个战略目标是“诱使日军采用由东往西的进攻路线。”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吊诡的地方在于日本人从没有想过这些。

日本人不是没想过走平汉线直趋武汉,也不是没想过攻入山西后经陕西进攻四川,而是认为没必要,因为日本人始终认为:拿下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再威慑或攻取政治中心南京后,中国就会立即停止抵抗。

之后战争中,日本人一直保持这个战略思维,以为通过一两次主力决战,就能迫使我们投降。日本人显然低估了我们民族的血性和韧性。

从这个角度说,南京沦陷,我们仍然坚持抵抗,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决定了战争的最终结果。


月下没有花

淞沪战争是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中日之间爆发的持续三个多月的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淞沪抗战”,“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战初期(或者可以称之为抗战战略防御阶段)四大抗战之一,“淞沪抗战”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的高官们都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是国民政府还是投入了包括中央军精锐在内的近七十万国军与海陆空一体的四十万日军进行了三个月的殊死抵抗。“淞沪抗战”一方面为国民政府的转移和内迁计划争取了时间,另一方面也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大大增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而至于“淞沪抗战”爆发的原因,其导火索是1937年8月9日发生的“虹桥机场事件”,该事件的大体过程是1937年8月9日,两名日本军人擅自持枪闯入中国军队把守的虹桥机场进行挑衅,并开枪枪杀了中国守军时景哲,最终在4天后的8月13日引发了中日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要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都没了,国民政府都忍了,为什么这一次这么小的事件就会促使国民政府下定战争的决心呢?原因就在于国民政府实际上此前早就已经制定好抗战的策略,那就是在南方主动出击,将日军在北方的主力部队吸引到南方来。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做出这样决定的主要考量就是为了避免南宋灭国的故事重演。蒋介石的两位高级参谋蒋百里和法肯豪森都曾经主张在南方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

桂系首领黄绍竑在其回忆录中曾经回忆淞沪抗战爆发的原因:“八一三事变的发生,是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亦可以说日本是被动的,而我国是主动的。最高统帅之决策是要以主动的姿态,先把上海之敌军根据地摧毁。”


青年史学家

我想题主指的应该是淞沪会战,而非1932年板垣征四郎在上海制造与唆使的斗殴事端,即第一次上海事变。

淞沪会战又被称为八一三战役,日本方称之为第二次上海事变。1937年8月13日正式爆发,这是中日双方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的猛然爆发,从长远致因来看,则是日本侵华蓄意的继续,双方也到了实施大会战之时,而其直接原因却值得细致探索。
战争打得是钱,日本消耗不起长期远程作战,想扩大战役,速战速决,故而有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而当时国民政府韬光养晦,经过六年的经济发展与战略准备,也想开打。

机会就来了,驻沪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制造的虹桥机场事件是淞沪会战的导火线与直接原因,可谓日军打响了第一枪,无疑是故意的。然而,历史的复杂性在于,淞沪会战也是在中国最高统帅机关决策之下,由中国军队首先和主动地发起的,国民革命军借机增兵上海,做出了抵抗的决心。

卢沟桥事变之后,蒋介石制定了抗战的策略、步骤与布局,国民政府认为日军由北向南入侵的方向,不利于中国的防守与抗争,故而主动反击,试图引导日军进攻方向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1936年,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制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明确决定了在淞沪对日作战的方针与战略思想,如下:

长江下游地区之国军,于开战之初,应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必须扑灭上海之敌军,以为全部作战之核心。尔后直接沿长江、海岸阻敌上陆,并对登陆成功之敌,决心攻击而歼之。不得已时,逐次后退占领预设阵地。最后须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固首都。

到了七七事变爆发后,张治中认为应积极主张实施“先发制敌”的策略。可见,中日在上海这场恶战是在国民政府计划之内的。军事行为也得考虑国内的呼声,蒋介石在压力之下,需要和日军摊牌,故而双方皆屯兵于上海,聚势待发,试图决战于沪上。

在8月11日下午9时,蒋介石就命令张治中将所部(第87、88师)推进到上海附近,建立作战地带。到12日黎明之前,京沪警备军各部进抵上海市郊,向市区对敌围攻线推进,开始实行战役展开。

12日夜间,张部主力被秘密地用火车、汽车输送到吴淞、大场、南翔。张治中决定13日拂晓向位于虹口和杨树浦的日军据点攻击,但接到蒋介石不得进攻的电令而未能行动。据冯子超《中国抗战史》写道:1937年8月13日晨3时许,日军向我闸北横浜桥以东及青云桥(路)一带守军开枪挑衅,我守军并未予以还击。到了9时30分,日陆战87人图越淞沪铁路,冲往宝山路,我守军乃忍无可忍,当予猛烈还击。上海的中日军队皆是枕戈待旦,已经是箭在弦上。

战争自此扩大,中日双方不断增兵,规模越来越大,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1938年初,在《第三战区淞沪会战经过概要》中明确写道:

自八月九日虹桥机场事件发生后,淞沪方面战云弥漫,中日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至十三日双方前哨开始接触,全面战争遂告爆发。实际上,日本军部和政府已经确立进攻上海、攻略宁沪杭地区的决策,日海军已下达准备进攻上海的作战指令,陆军正在组建上海派遣军,准备开赴上海。而中国最高统帅机关已发布围歼上海日本驻军的命令,京沪警备军已开抵上海市区附近围攻线。淞沪地区一场大战已是箭在弦上,处于一触即发之势。

保证南京的安全是淞沪会战的战略目标之一。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主动的,然而战略指挥相当失败。当国民革命军败征已见时,理性上应作有计划的撤退,调整策略,实行节节抵抗。实际却是指挥失误,缺乏应变,导致之后惨案及大溃败的发生,淞沪会战成为人间绞肉机,而南京则沦为战争地狱,乃历史的遗憾。同时,日本的凶恶令人发指。


历史传讯社

淞沪会战是国军的既定战略。蒋百里曾对蒋介石说:“如果日军先占华北,再入西北,然后南下四川,顺江而下,走当年蒙古灭南宋的老路,则中国必亡。必须诱使日军将进攻的南北轴线改为东西轴线,使其溯长江而上进攻。这样,我军沿着长江节节抵抗,节节后退,才能最终阻止住日军的攻势。”蒋百里的战略计划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案。历史上,中国多次出现北方征服南方的情况,由此可见,由北向南进攻,进攻方会占据明显优势。倘若日军由西北向东南进攻,中国军队将背靠大海作战,失去后方,必败无疑。只有以地势险要的大西南作为后方,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当时日军已在华北发起进攻,倘若蒋介石将精锐主力派往平津一线迎敌,势必将出现日军由北向南进攻的战略态势。因此,蒋介石和中国军方的决策者们决定在上海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改变日军战略轴线。当时在上海,日军仅驻扎有数千海军陆战队,并无发起进攻之意。但是在国军主动发起攻击之后,日军决策层愚蠢地中计,开始将大队人马派往上海,最多时达九个师团,而在华北只有两个师团。这样一来,中国方面成功地在战略上取得收获,达到了预定目标,而日军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从此在战略上身陷泥潭。淞沪会战对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就在这里。

进一步

虹桥机场事件:1937年(民国26年)8月9日下午5时许,日本驻上海丰田纱厂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斋藤要藏,驾军车沿虹桥路由东向西急驶,直冲虹桥飞机场大门(在今虹桥飞机场内),进行挑衅。机场守兵(属上海保安总团第一团)喝令停车无效,遂开枪击车。日军车急速右转弯驶入碑坊路(当时在机场东侧,现为机场内一便道)。在离机场大门北百余米处被击坏,大山勇夫当场中弹毙命于车内,斋藤要藏弃车而逃,也被当场击毙。




8月9日下午上海虹桥机场事件发生后,时任京沪警备司令的张治中立刻在其苏州的住所召见第2师补充旅副旅长杨文瑔(旅长钟松在庐山受训),要杨文瑔亲自到上海调查事件真相(机场守卫部队隶属第2师补充旅)。经杨文瑔实地调查核实,认为此事件属于突发事件,并非中日两国蓄意而为之。尽管如此,中日双方已经处于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二名日本军人擅自驾车持枪强闯机场警戒线是一种严重的挑衅行为,也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线。事件发生第二天,中日双方就此事开始交涉和谈判。11日,日方代表提出“中方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上海市长俞鸿钧秉奉蒋介石之命严辞拒绝。日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命令日舰开进黄浦江、长江各口岸,所属分舰队紧急开赴上海待战,同时命令在佐世保待机的海军第1特别陆战队以及其他部队增援上海。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日军,中国组织淞沪作战部队张治中部第9集团军(下辖3个师和1个独立旅)准备围攻日军,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




淞沪会战进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国军队虽处于被动地位,一再后撤,但仍控制上海,这无疑是与日本当初的判断和盘算背道而驰的。日本统帅部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中、华东。为此,决定成立华中方面军,日军统帅部还于10月20日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国崎支队(第5师团第9旅团)[3],独立山炮第2团,野战重炮第6旅,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由柳川平助中将担任司令官,准备实施登陆作战以打开局面。同时命将在华北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淞沪前线日军兵力至此增至27万人。其中包括陆军9个师团另2个旅团、海军第3和第4舰队主力及空军力量。就在敌人大举调兵遣将、即将大兵压境之际,蒋介石却又深陷于列强干涉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中,并宣布撤销撤退命令,各部队坚守原先阵地。短短时间内命令两次反复,使得中国守军士气大受影响,队伍秩序开始出现混乱。11月5日拂晓,日本新组建第10军在柳川平助指挥下,由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

因蒋介石一直认为日军全力进攻上海正面,不会有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故在战事趋于激烈、兵源枯竭之时,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一一投入前方战场,到日军登陆时,在杭州湾北岸从全公亭至乍浦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陶广第62师的2个步兵连、炮兵第2旅2团6连及少数地方武装防守,遂迅速即被日军击溃。日军登陆成功后,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合编成立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统一指挥,日大本营规定其作战地域为联结苏州——嘉兴一线以东,任务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以结束战局为目的,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第6、第18师团按照预先部署,分别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蒋介石得知日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淞沪战场前敌指挥官陈诚作出应变处置,陈诚急令右翼军的东北军吴克仁第67军前往增援松江,却未能退敌。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第67军全军覆没,日军遂占松江。随即兵分两路,一部沿太湖东岸,经浙江、安徽直趋南京,主力则指向枫泾镇、嘉兴、平望。9日,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与此同时,日第16师团在中岛今朝吾指挥下在江苏太仓境内的白茆口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形成合拢之势。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于10月31日强渡苏州河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淞沪地区中国70万大军顿陷危险境地。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结果演变成全面大溃退。自9日起,日军击退中国军队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岸,南市及浦东我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奉令撤出阵地。当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Trafalgar18051021

淞沪会战的直接导火索是虹桥机场事件,这个其它人答案都有了这里不再重复。我来从战略层面和大家说一下。

事实上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日两国就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但是由于当时国内有许多内部问题有待解决,国民党政府一直没有对日宣战和进行全面抗战。

但是当时的日本对中国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抗日在中国大地不是新鲜的话题。蒋百里先生曾著《论持久战》。提出中国应该坚持抗战,无论遭受多大失败都不要和日本讲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怕日本鲸吞而是怕日本逐步蚕食。无论战局如何发展,就是不要和日本议和。以空间换时间,以战待变。后来蒋先生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至,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又因为中国历史上,从北往南打容易,从南往北打难。从日本占领东北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占领北平全面侵占华北,突显出其从北往南进攻的战略意图。日本急于吞下其在华的既得利益,以进攻谋求议和和中国承认他的既得利益。此时的中国历经西安事变等一系列事件,国民政府已经坚定了抗战决心,全面抗战爆发。蒋先生按照既定战略,采取不妥协不投降的战略方针。并且为了取得战略主动改变日本战略进攻的方向。主动发起淞沪会战,并决定投入中国主力吸引日军主力到中国南方的上海决战。虽然淞沪会战中国失败损失惨重,但是成功改变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方向。为以后的抗战局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所以不要去看哪些小事件,这些才是淞沪会战的主要原因。因为日本的战略进攻方向的改变,中国可以从容的撤往西南,坚持抗战打持久战。日本占领半个中国之后,拖累了很多兵力让日军没有了进攻中国后方的精力。

日本这个国家,一直都是战略的矮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对美国也是盲目发动珍珠港袭击,只能取得一时胜利。所以日本是一个只顾头不顾屁股的赌徒,所以只能是一个岛国。


净化a木子

直接原因是因为大山事件。

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斋藤要藏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进行侦察,被中国卫兵阻止,双方发生冲突,中国卫兵将其击毙。上海市长俞鸿钧闻讯后立即与日本领事交涉,寻求以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然而日方以此为借口,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日本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命令在佐世保港待命的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增援上海。8月13日,中国军队在闸北八字桥附近修筑工事时,遭到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射击,中方予以还击,并向日军发起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则从租界向闸北中国军队进攻,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斋藤要藏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进行侦察,中国卫兵将其击毙。图为海军中尉大山勇夫(左)和一等水兵斋藤要藏(右)。

PS:“大山事件”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简直是太熟悉了。当时日本鬼子类似的把戏在沈阳、北京、济南、上海等地,屡见不鲜。五年前的“一·二八”之前的“日僧事件”,上海人民记忆犹新;近期日兵不断制造与“水兵失踪事件”类似的事件,一会儿说这个被中国人抓走,一会儿又说另一个被中国人杀害,所有这些不过是挑衅和发动战争的借口。



连阳标统

淞沪会战为什么人数更多反而输了?

作为中国战场上中日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中国军队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中国军队最后却仍然只能拱手让出上海。除了日本军队的兵员素质和火力支援更给力外,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形和战术应用的问题。

首先,上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上海市区加上郊区面积也没有超过7000平方公里,而在区域如此狭小的地形内。并不是看中日双方谁的部队数量多,而是要看中日两国谁能在这狭小的区域内部署足够精锐的部队。所以中国军队即使人数比日本要多很多,但是实际能在前线和日军直接交战的部队并不会很多,且由于中国军队在上海是防守姿态,使得本就很难部署大量军队的上海在兵力上部署也因此变得更加分散。虽然很多人会说,中国的后续部队可以作为支援力量不停地给前线输血,所以在战场上应该有很大的兵力优势。

然而在实际上,日本不停地使用侦查飞机侦查中国军队支援的动向。并且引导舰炮和轰炸机进行打击,所以支援一直都很难送到前线。并且日军依靠着装甲车和火力的支援,往往一次性就可以攻下阵地,所以中国的后续部队即使赶到也只能停下在原地修筑阵地等待日军的下一步行动。而在战术部署上,明显中国军队的眼光仅仅局限于上海。而放弃了很多地方的防守,日本也正利用了这一点,不停地派遣登陆编队在中国沿海进行骚扰,并且最终抓住机遇,从杭州湾登陆并且向常熟-梅里一线进行急行军,迫使本应该能在上海市区抵抗更久的中国军队因为后路即将被包围最后只能后撤。从整个淞沪会战来看,中国军队的数量优势并没有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只是用添油加醋的方式迟缓了日军的进攻罢了,且由于在撤退时指挥混乱。很多军队都被日本追上最终被俘获,且这些撤回来的残兵败将也为日后的南京沦陷留下了伏笔。


浩汉防务论坛

蒋公不易。当时华北已经很危机,如果日本从华北沿着京汉线往南打,一路平原,中国撑不下去,蒋公自己挑起来,吸引优势兵力,让上海爆发战争,日本军官记事中都说了,完全想不到中国会在上海主动进攻日本,让日本从东往西打,这样有个纵深,便于后期准备,参照德国进入苏联后,越往东越难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