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怎麼樣才能與萬物相感應

關於心與萬物的感應,道德經上論述道,“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所以周圍萬事萬物皆是心靈感召,皆是心靈的化現。

對於周圍外象的變化,我們不應執著,但並不代表這種差別不存在!所謂的不分別也正是說不執著,不住在上面而已!萬事萬物時刻都在變,所以“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萬事萬物皆是上天顯象,皆是心靈化現;我們應怎麼辦?“效法之謂坤”,效法諸佛菩薩所為,把握覺照,依天道而行!

心怎麼樣才能與萬物相感應

“誠”字組成:“言+成”。言即說;成是斧頭旁邊一個口,表示說話和兵器那樣有分量,有一言為定、完全之意;誠即完全地講出心中的話。言為心聲,當我們完全打開內心,我們發出的聲音就是我們的那顆真心,心即一切,一切即心,那時我們就會徹底與萬事萬物融為一體。

心怎麼樣才能與萬物相感應

“想”字組成:“相+心”。從聲符“相”(木+目)來看,萬事萬物的生長變化都會對我們的見聞覺知產生作用;從義符“心”且在字的底部來看,心乃萬法之源,把握了這顆心就打開了入道之門。如何打開?停止一切念頭,遠離一切幻相,等到得無所離,驀然回首:一切皆空,無想可想,覺照永存。

心怎麼樣才能與萬物相感應

空字組成:“穴+工”。穴,土室或空間;工,工具。萬事萬物都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只有清空自己思想裡的這些認知,放棄分別,當下無我,才會發現:原來靠感官認知的實物,都是一種空殼,唯有深入萬物的內在,萬法皆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心怎麼樣才能與萬物相感應

(國學、孔子、心理、蘋果、阿里巴巴、馬雲、傳統文化、教育、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