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二龙山实力也很强,为何最后被梁山合并了,就是因为他!

水浒中二龙山实力也很强,为何最后被梁山合并了,就是因为他!

一、

梁山不是打出来的,而是合并出来的。

之所以能迅速成为强盗行业NO1,梁山靠的就是不断吞并别的小山头,这与现代企业兼并收购并无二致。

合并的基础是双赢:小山头傍上靠山,提高了抗风险能力;梁山则一路做大做强,有底气与赵氏集团谈收购。

宋江是合并的最大赢家,可“一将功成万骨枯”,许多好汉从此没有自主权,成了及时雨实现个人抱负的垫脚石。

最典型的例子当算青面兽杨志。

这是一个非常苦难的人,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无论在仕途上,还是在江湖里,满怀壮志的杨志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受到的却是满脸的排斥,除了颜值很差以外,杨志在人生面临重大抉择时常会做错误决定,以至一生悲苦。

其中,他最最错误的,就是选择与梁山合并。

二、

杨志在黄泥冈上丢失生辰纲后,无奈落草二龙山,山上的大头领还有鲁智深、武松。

这三人都是名望很高、武艺出众的好汉,不亚于梁山任何一员猛将,再加上曹正、施恩、孙二娘等人,二龙山的实力不容小觑。

假以时日,二龙山未尝没有成为梁山第二,甚至反超其的可能性。

但是,一场意外彻底打乱了二龙山发展的步伐。青州的慕容知府和呼延灼大举进剿三山(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仅凭三山的力量,抵挡官军困难重重。

水浒中二龙山实力也很强,为何最后被梁山合并了,就是因为他!

正当“鲁智深便要聚集三山人马前去攻打”,杨志却很突兀出了个主意:

若要打青州,须用大队军马方可打得。俺知梁山泊宋公明大名,江湖上都唤他做及时雨宋江;更兼呼延灼是他那里仇人。俺们弟兄和孔家弟兄的人马,都并做一处,洒家这里,再等桃花山人马齐备,一面且去攻打青州孔亮兄弟,你可亲身星夜去梁山泊,请下宋公明来,并力攻城,此为 上计。亦且宋三郎与你至厚,你们弟兄心下如何?

为什么很突兀?按理说,杨志与梁山是有梁子的。在王伦执政时期,他曾毅然拒绝上山入伙。而且,杨志因晁盖、吴用等人劫了生辰纲而受到连累,彻底断了仕途的念想,不得不亡命天涯。彼此之间,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心结。

对于杨志的不计前嫌,与梁山皆有渊源的鲁智深、武松(一个是林冲的大哥,另一个是宋江的义弟)当然不好说不。

三、

杨志真的是牺牲个人尊严,去给三山解困吗?恰恰相反!完全为了他的个人利益。

明眼人都知道,梁山势力的介入,极有可能借机吞并三山。这种危险性,杨志不可能不清楚。而他选择这样做,无疑是想借机加入梁山,寻找更大的发展机遇。

这种想法是在机关呆久了的人的“通病”——爱去大的平台工作。在他们看来,平台越大,施展空间越大,官也能越做越大。

水浒中二龙山实力也很强,为何最后被梁山合并了,就是因为他!

而杨志正是个“官迷”。路过梁山被林冲劫走一担财物,正着急上火的时候,他还不忘对王伦详述自己的光辉历程:“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其实,这个官衔相当于殿帅府负责外事公务办理的官员,不算太大,属于公务员编制。

无论到哪里,他都要提及自己曾经的“殿司制使官”的Title。杨志的理想是:“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说白了,就是在事业上有追求。

在他的盘算下,留在二龙山这般的小山头辛苦打拼,自然不如跻身于兵强马壮的梁山。

四、

在杨志的积极推动下,宋江领着三千人马,浩浩荡荡而来。

迎接梁山大军时,杨志道出一番话,投靠之心尽现。

杨志旧日经过梁山泊,多蒙山寨重义相留;为是洒家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

看似为之前拒绝是山而致歉,但旧事重提分明是表示自己已幡然悔悟。意思表达得不能再明显,就差发个朋友圈:今天,我们都是梁山人!

善于洞察人心的宋江怎会听不出弦外之音。

制使威名,播于江湖,只恨宋江相会太晚。”

轻描淡写地就把敏感的合并话题对付过去。有些事只能底下操作,永远不要放在台面上。这就是杨志和宋江做事做人的差距。

水浒中二龙山实力也很强,为何最后被梁山合并了,就是因为他!

性格简单直接的晁盖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当杨志如愿从二龙山走到梁山上时,“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不知道此时杨志是否能笑得出来?

晁盖等人的笑,是笑当年如何取胜,而杨志只能陪着苦笑,这恐怕是杨志惟一留下的笑声,因为在整部《水浒传》里,杨志就没有笑容。

五、

杨志错估了形势,梁山早已不是先前的梁山,最欣赏他的王伦早就挂了,山上人才济济,当权者并不对杨志的武功有认可。

更何况,在宋江把持下,梁山的兼并收购,一直秉承“只给股权,不给投票权”的政策。新上山的好汉们可以“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却被剥夺了发言权。

可怜杨志一生努力向上“奋斗”,但最后却是两手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