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

南唐高僧法眼,是中国佛教史上上称为“法眼宗”的始祖,住金陵(今南 )京清凉寺。当时有一位叫泰钦的和尚也在清凉寺住,因他性情豪逸,不大 管事,和尚们都瞧不起他。但是法眼却对他很尊重。

有一次法眼在谈禅 法之余,向众和尚提出一个问题:“一只老虎,颈项上系着一只铃铛,谁 能把它解下来?”大家想来想去,谁也没有办法。恰巧泰钦来到,法眼请 他作答,他不假思索地答道:“系者解得。”即系铃的人才能把铃解下 来。法眼很满意,对大家说:“你们万不可轻看了他 。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

此公案虽然讲的是给老虎 解铃,实际上是法眼在以此晓谕他的学僧们,任何事情都要从来时的路上 寻根探源,从根本处去解决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

同样,一·个人的幸福与价值的实现如 何,也需要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因为我们的许多问题看 似由外在的因素造成,实则都是自己给自己所加的刑罚。

这就需要人们经 常地反观内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