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騰訊的零錢通可以用,而支付寶的餘額寶卻受限制?

coffeetea185290422

餘額寶屬於貨幣基金,近年來迅速發展,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了。餘額寶收益高,也很安全,被盜了還有保險賠,深的老百姓的支持。那為什麼餘額寶處處受限呢?

首先是餘額寶過於龐大,已經影響到金融業務的正常發展,搶了銀行的大部分客戶,造成銀行存款用戶的減少,直接增加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出於金融安全的發展,餘額寶被盯上在所難免,槍打出頭鳥!


現在支付寶有5.2億實名用戶,餘額寶則有3億用戶,餘額寶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58萬億,這個規模已經非常龐大了,銀行的錢越來越少,餘額寶的錢越來越多。導致了餘額寶餘額寶不得不自廢武功,不然你們懂得!


網絡金融解答

真正的原因是:支付寶挑戰了甚至可以說非常嚴重違反了金融監管的規則!大家可以查閱相關新聞資料,我查到的如下:螞蟻旗下花唄、借唄主營公司的融資總額與資本金額的比例按照重慶銀監局2.3倍的槓桿要求最多也只能做87.4億的生意,但現在螞蟻金服放貸的規模是接近3000億!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沒有什麼問題,馬雲願意給,我們大家願意借!但是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泡沫,一旦破滅,對整個國家的金融都會造成巨大的打擊!甚至引發金融海嘯,國家經濟出現倒退!這是絕對不應該被允許的!所以國家為了安全考慮不得不下大力氣打壓、整頓支付寶以及相關的金融產品!



我相信,支付寶相關的做法對於國家整個金融系統所造成的風險,其背後的利益集團是知道的!這些利益集團中有大量的外國資本,尤其是美國、日本的反華團體,以及很多親美日的xx,具體就不說了,相信大家是知道的!所以這個問題背後涉及的絕對不僅僅是金融風險的問題!還有更多利益輸送以及政治陰謀的可能考量!



個人非相關行業人士,所知信息非常有限!但是明顯感覺到支付寶及附帶金融產品已經從一個單純支付工具,變成了一個讓我們這些不明內幕的吃瓜群眾看不懂的決力場!而且收益者的不是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但是風險卻是由幾億中國人來承擔的!這絕不是央行希望看到的!我相信,隨著中美貿易大戰發展,國家對支付寶及相關產品的監控必然會越來越強,甚至最終使用行政甚至軍事手段收歸國有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和我說道理,國家利益面前所有道理都是空談!




螻蟻神龍

騰訊的零錢通和支付寶的餘額寶,兩款產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屬於貨幣基金,能轉賬、發紅包、購物消費,還能產生高額利息,為什麼單單餘額寶到處受限,而零錢通就能逍遙自在呢?

反觀支付寶,從它推出之初就定位於金融服務,一切都是和金錢打交道。轉賬、提現、還信用卡基本全部免費,花唄、借唄等貸款服務秒殺銀行信用卡,將這些原本屬於銀行到嘴的肥肉,給硬生生的搶走了。支付寶正通過自己的金融服務構建自己的金融生態體系。


也正是通過支付寶這個強大的靠山,餘額寶自橫空出世,就以一元起售的超低門檻和隨存隨取的理財優勢,就橫掃所有金融理財產品,一舉成名,成為我國最大的一支貨幣基金。

到2018年餘額寶規模已達到1.58萬億,1.58萬億意味什麼呢?我國以存款著稱第五的招商銀行,其存款也就在1.3萬億左右,意味著餘額寶能媲美於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這也就是為何馬雲敢放豪言,銀行不改變,我就改變銀行的豪言壯語。



可是在餘額寶不斷壯大的同時,也為我們埋下了重大安全隱患:第一、餘額寶是貨幣基金,基金不同於銀行存款,基金是根據市場行情而定,是存在風險的。第二、餘額寶現在資金規模龐大,在我國沒有任何一家金融公司管理過如此多的資金,稍有不慎,就像一顆金融核彈,將會對國家金融以致命打擊。

綜上所述,餘額寶受限是必然,只有“瘦身”才能輕裝上陣,才能使餘額寶穩健發展。


落葉隨風520敏

截止2018年1月份,國內貨幣基金整體規模突破7萬億,為防止流動性風險的發生。監管層要求各貨幣基金按各自頒佈時點,減少規模、不得擴大。

餘額寶受監管層政策性影響,首當其衝被限購,就是因為規模最大。而零錢通的規模還很小,完全沒有必要實行限購。備註:不論餘額寶還是零錢通都是貨幣市場基金。


餘額寶是支付寶旗下的理財產品,是由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售並管理的一款貨幣市場基金。自從2013年6月上市以來,深受廣大用戶信賴,發展極為迅速,目前規模已突破1.59萬億,且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

所以,為響應國內監管機構的金融強監管需要,餘額寶自今年2月1日開始執行限購令,每日設置申購總量,購完為止。

需要轉入餘額寶的朋友請每天早上9點進行申購份額,然後手動操作即可!


東震木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零錢通和餘額寶的數據對比。我們先來看看支付寶裡的餘額寶。




再說了,現在餘額寶的收益比起銀行3年定期存款都高,而且還可以隨時支付,這點是銀行定期存款所比不了的。我自己就把餘錢都放在餘額寶裡,相信和一樣的人大有人在。那麼,銀行願意嗎?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是鹹溼仔,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我們互相交流學習。謝謝!


鹹溼仔

餘額寶2013年推出後,以高出銀行活期利率十幾倍的收益率,加上每天都能看見賬戶利息到賬,立馬在國人中掀起了理財風暴,從此,大多數的年輕人基本告別銀行,把錢往餘額寶裡送。


這一方面造成了銀行存款搬家(銀行肯定不爽啊,融資成本被提高很多),另一方面餘額寶規模越來越大,截至2017年末,甚至達到了1.5萬億元,是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

如果你對1.5萬億沒有概念的話,可以跟招商銀行做個對比!餘額寶的規模,早就超過招行個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和,相當於一家中型銀行了。

對於餘額寶來說,這麼大規模也有壓力,畢竟船大難掉頭,收益也很難做上去!而對監管層來說,餘額寶畢竟是貨幣基金,不像銀行業監管那麼嚴,相當於一個金融隱患了。


所以,餘額寶的限購在情理中,不管你怎麼罵銀行,它確實是一個隱患,可能造成金融風險(貨幣基金目前都被納入M2了,監管還將越來越嚴)。

零錢通就不一樣了,它對接四家基金,而且去年底才開始運營,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還是用戶的認知度,都遠遠不及餘額寶,說白了,暫時還構不成威脅。


球是用來踢的

支付寶的餘額寶本質上講是天弘貨幣基金,2017年底基金規模已經達到1.58億元,因為規模太大,另外可以隨時消費提現,所以整體的風險還是很大的,主要是如果存在大規模擠兌,風險將很難控制,這也就是支付寶被限制的主要原因。


智慧新視界


久卓子60

首先騰訊的零錢通和支付寶的餘額都是沒有利息的,目前都不受管制可以任意使用。要與餘額寶比較的應該是騰訊的理財通,只是理財通目前的存儲規模還沒達到監管底線,暫時無需限制購買。而餘額寶的現金規模已超1.5萬億,是比肩中國四大行的超級存在,早已觸及金融監管的紅線,自然就會受到央行的去槓桿管制。其實不管理財通還是餘額寶或者是其他貨幣基金,只要存儲體量達到一定規模都會受金融監管,這是無區別對待的!


淺唱擱淺的青春

目測是因為騰訊沒有那麼狂,人家是按著規矩辦事兒的,國家肯定不會先動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