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這個心理學常識,以後你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與專業人士互懟!

何為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是一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但是現在很多國人已經開始在生活中發現並運用這種隸屬於潛意識的心理。

榮格認為人的無意識有個體的和非個體(或超個體)的兩個層面。前者只到達嬰兒最早記憶的程度,是由衝動、願望、模糊的知覺以及經驗組成的無意識;後者則包括嬰兒實際開始以前的全部時間,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殘留,它的內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帶有普遍性,故稱“集體無意識”。

知道了這個心理學常識,以後你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與專業人士互懟!

在哲學詩畫看來,集體無意識其實是一個社會的潛藏文化內核,那些現實中我們不假思索便以為然的生活以及自我表達的方式都屬於此列。比如你談話的方式、你的價值觀念、你跟家人的關係模式、你對於未來生活的展望與設定、你的飲食、衣著,還有“過年就得回老家”、“你這麼大了為何還不結婚”等等。

個體潛意識可以描述為“你不知道的自己的那部分”,或者“你不知道為何但是你就是如此而做的反應”等。而集體無意識的“大家不約而同都如此,但卻常常並不知道為何如此”的那些心理與行為。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心理中有不少屬於集體無意識,比如中國人的慣性思維中,就有:人家怎麼做,你就不假思索的怎麼做。

事實上,社會心理、文化,都像是一棵植株的不同部分。由埋在地底的根莖到枝幹、到葉、到果實。那些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文化現象”和“社會奇觀”,都是更深層的文化內核或者集體潛意識的表現、反映、結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學中,可以把無意識和人的深層心理以及意念理解為一種本心與妄心的綜合體。佛教認為,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而個人的潛意識更類似於阿賴耶識。

知道了這個心理學常識,以後你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與專業人士互懟!

榮格在《心理學與文學》一書中描述了一種集體深層心理或集體無意識:

現代人類認識到,潛意識(無意識)這種東西的確存在。弗洛伊德認為,表面的生活習俗覆蓋了潛意識,潛意識不能侵入到意識中去。藝術家和作家為了挖掘個人的深潛意識,通過半夢半醒的方式進行寫作,穿透表層抵達深層,讓在下意識領域裡躲藏已久的自我來創造藝術和文學作品。這種藝術和文學也就是超我藝術。於是,產生了各種潛意識外化的藝術作品。

在這種前提下,榮格提出了他的著名的“集體無意識”學說,也就是集體民族深層心理。他認為只有由種族的發展和歷史沉澱形成的集體深層心理才有研究價值。

知道了這個心理學常識,以後你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與專業人士互懟!

在他的這一學說的影響下,我們可以逐一的分析下各民族的集體人格特徵——

1,德國

可以說,不是歌德創作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浮士德》除了作為一種象徵,一種德國精神的隱喻,而更多的是一種德國集體人格表現。它所代表的東西其他民族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對於德國人來說卻根深蒂固地存在。它所蘊含的某種東西,活在每一個德國人的靈魂中,而歌德則促成了它的誕生和發揚。《浮士德》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所揭示和展現的正是德國人的集體人格精神。

2,美國

可以說,不是海明威創作了《老人與海》,而是《老人與海》創造了海明威。《老人與海》裡邊那個老人,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從不被命運屈服,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裡,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他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也是一個失敗的英雄。這正是美國人的集體深層心理,或者說是集體人格特徵。

3,日本

可以說,不是黑澤明創作了《七武士》,而是《七武士》創造了黑澤明。在電影裡描述的那個時代,武士道精神正在逐漸被人遺忘,有的武士連飯都未必能吃上。在火槍逐漸取代武士刀的時候,冷兵器時代流傳下來高傲而孤獨的理想,已經顯得過時,而他們依然在無謂地堅持著。“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武士道精神,菊花與刀,或許正是日本人的集體人格象徵。

4,中國

可以說,不是魯迅創作了《阿Q正傳》,而是《阿Q正傳》創造了魯迅。儘管我們不得不承認,《阿Q》寫的是讓人感覺不舒服的中國人的國民性。雖然刻畫的也是農民,但阿Q不是典型的農民形象,而是象徵著整個國民性。用假想的勝利來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也是我們中國人集體深層心理和國民劣根性的一部分。

中國人的集體深層心理的最好的一面,就是幾千年前古人提出的“君子”。其反面,就是“小人。”對這兩種人格做出最精彩詮釋的是孔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惡。”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用和小人的對比來定義君子,是孔子的高明之處,也是他思想得以長久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君子及其為人也常常用來定義為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模範。後世的人們在斷定一個人的好壞時,往往也就形成了君子與小人的道德判斷。

知道了這個心理學常識,以後你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與專業人士互懟!

關於個體的無意識其實哲學詩畫想說的還有很多,但是囿於篇幅所限,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這了。如果各位想要更加詳盡的瞭解集體無意識,那就多讀讀榮格的心理學著作,或者看看中國作家李銀河的一些心理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