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這句話有道理嗎?

xiaole898

這句話有道理,但是也不要過於迷信這句話,有些花友澆花非要等到盆土全部乾透再澆,那是不恰當的,靈活一點,盡信書不如無書嘛。


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這其實隱藏這一個煉苗的技術點。如果植物根系一直出在潮溼的環境,根系就會特別脆弱,就像一直處於大棚的苗子一樣(葉子過於鮮嫩,對外界惡劣環境抵抗力差),所以讓土壤乾溼有一個比較大幅度的波動,對於根系的強壯和抵抗力是有好處的,換個比較裝X的名詞就是乾溼循環。

一般盆栽花卉,澆水是要一次性澆透,有時候澆了水,就算花盆底部有水流出來了,但其實我們拿出土球,裡面還有地方是乾的,那就是水分過快流失,局部沒能吸到水,所以很多人澆花都是澆一次透水,過一會再澆一次,如此連續三次澆透,這時候盆土才會完全吸好水,也就是完全澆透了。澆透水以後,等到盆土開始乾燥,一般等到植物能夠忍受的最大幹燥程度,這時候澆水比較好,過於乾燥植物會脫水,過早澆水植物根系難以得到鍛鍊。這就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道理。



書香庭院的玉痕

花要吸收土裡的水分養分,他是往下生長的,當花盆裡上層表面的土還沒幹的時候,說明土壤裡水分還夠花喝的,上層都溼的,下層肯定更溼,該澆花的時候看幹了,把水澆透澆夠,不能給點就完了,也是因為人家根在底下呢,光在土皮上來點花也喝不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