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麼看“我們黃帝故里就是造假反正現在大家都來拜”的言論?

清樂堂

這是你們陝西人說的吧!怎麼你們的是真的嗎?拿出來證據呀?你們說你們故里是真的,怎麼裡面真有黃帝的屍骨?好吧,你們應該會說沒有,你們應該會說那顆樹是黃帝種的,好,咱們都說中華上下5000年,姑且算他5000年,那麼黃帝應該也有4000年吧,他種的樹應該也有4000年了吧。

好。上面的說完了,咱們看看被譽為全國第二古柏的北川“七賢柏”它高37米,樹圍10.3米樹齡在1300--1500年之間

然後我們看看陝西所謂的黃帝黃帝種的,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葉子四季不衰,層層密密,像個巨大的綠傘。相傳它為軒轅黃帝親手所植,陝西人認為距今5000多年,

可以看出這兩顆樹差只差了0.7米,但是年齡卻差了3500年,我去,一個樹長了1500年長了10.3米,但是陝西的0.7米卻長了3500年,我的天,可能嗎?

所以根據以上可以肯定陝西“黃帝種的樹”樹齡大概在2400--2700年之間,根據傳說黃帝現在應該有4000多年了,但是那顆樹只有多少?看看上面所以說是黃帝種的可能嗎?先不說黃帝存不存在,在時間上都不合理,難道黃帝會穿越,穿越到陝西種了一棵樹。


好可怕!!!陝西人的真可怕!!!


河洛汴京

首先要說,在大改革、大開放的環境下,歷史文化遺蹟的市場化開發不免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東西。錢復先生說過:“中華之弊,八字概之,始於作偽,終於無恥”。或許可以這麼說,作偽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劣根性,是被中國傳統文化所唾棄的,無論儒家,還是道家或佛家,都把作偽作為重罪來看待的。我們今天就這個題目的解答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所謂“黃帝故里”有沒有造假呢?答案是肯定的。無論從專家學者還是到平民百姓網友,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在網上隨便搜搜都有幾百條,而且論述的都很令人信服,大概說一下。


我們先看看“黃帝故里”的提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992-1999新鄭搞的是叫“炎黃文化旅遊節”;

2000-2005繼續是“炎黃文化旅遊節”,加了一個活動拜祖大典;

2006年升格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請注意到這時“黃帝故里”的說法才出現了,同時我們的另外一位始祖炎帝被無情的拋棄了!(估計是感覺黃帝的名氣更大一些吧)

在這期間,新鄭做了這幾件事情:

搞了大型的炎黃二帝雕像(估計是為炎黃文化旅遊節準備的)大搞水泥建築;

把具有厚重歷史遺蹟的“具茨山”偷改為“始祖山”(估計這樣感覺離黃帝的概念近些);

把國家批覆的“新鄭軒轅廟”偷改為“黃帝故里”,從2006年起以“黃帝故里”的名義大規模搞宣傳。河南省共有358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新鄭軒轅廟”在冊,而“黃帝故里”無據可查,這是事實。

那為什麼新鄭要在農曆三月三拜軒轅呢?美其名曰“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有祭陵祭廟的,從沒有聽說拜祭故里的。那麼這個“三月三拜軒轅”有什麼歷史記載或科學依據嗎?回答是否定的。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三月三,驢揭鞍”。是去掉寒衣,換上單衣去郊遊的一個快樂的日子,俗稱“上巳節”,主要是減衣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春秋時代,《詩 ·鄭風 ·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三月三在古時也稱情人節,和祭祀黃帝沒有半毛錢關係,純粹瞎扯。“三月三生軒轅”更是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的史料記載。唐代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就是對長安的麗人們遊玩曲江的情景寫照。現在的三月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華服節”,是展示華族傳統服裝的重大節日。


在這樣的節日拜祭軒轅黃帝是不是一個莫大的玩笑?況且國家清明節公祭黃帝陵已經有了幾千年的祭拜歷史,是真正的國家公祭。現在有人提出要國祭什麼新鄭“黃帝故里”,引起了筆者的關注。有些人還給軒轅黃帝算出來了生日:公元前2717年三月初三,誰算出軒轅黃帝生日的誰就是民族的敗類!

那麼河南憑什麼說黃帝故里在新鄭呢?當然列了很多,其他都不值一提,最主要的是憑西晉的一個醫生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其實專家早有斷言:黃帝“有熊國”純系皇甫謐所生造 。歷史上並不存在一個有熊國或有熊氏。 最早出現“黃帝有熊氏”的是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龍顏,有聖德。或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在西晉皇甫謐之前的中國典籍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有熊國或有熊氏這一說法。那黃帝到底生於哪裡呢?我們的史書早有記載:炎帝以姜水成,黃帝以姬水成,都在渭水流域,他們兩個部族世代通婚。炎黃二帝發源於以華山為中心的渭水流域這是以嚴文明、方誌遠、方光華等真正的史學大家所認可的,因為華山是仰韶文化的源頭,是真正的中華之源!



現在新鄭是人山人海,海內外大批華人聚集於此,同時搞河南第十二屆投資洽談會。對河南來講,確實是繁榮了經濟,開拓了市場。但這種對老祖宗文化資源的搶奪和消費是唯一的發展之路嗎?況且這種虛榮是建立在作偽的基礎之上!真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考古學泰斗嚴文明教授指責新鄭偽故里:“都沒有歷史依據,經不起任何推敲”。沙灘上建起的再絢麗多彩的宮殿遲早是要倒塌的。黃帝陵永遠是華夏兒女的拜祭聖庭!


清樂堂

【一言以蔽之】:一切為了利益,為了利益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利益

而利益無非為名與利兩樣。

有名自然有利,有利自然得名。這兩樣存在相互轉化的過程,得到其中一樣,另一樣就會不請自來。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樹先生就不廢話了。

關於黃帝故里,歷史上一直有爭議,主要有四個地方:陝西境內,河南新鄭,甘肅天水,山東曲阜。

這四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有點史學文料或考古佐證,但是誰也說不上最充分最靠譜,只是目前學術界主流的觀點認為河南的新鄭為黃帝故里,因為河南新鄭的史學文料或考古佐證最多一些。

新鄭市不僅由市政府牽頭成立了黃帝文化研究會,做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工作,而且每年都要舉行大型的黃帝公祭活動,影響深遠。然而,大家都懂得,一旦新鄭市成為了公認的黃帝故里,

那麼不光是在傳統文化上貼金,還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旅遊收入和經濟投資。反過來,陝西也是如此。

試問,這塊肥肉誰不想吃?

陝西黃帝陵與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於是幹起來了!吃瓜群眾也分立兩派,有的支持前者,有的支持後者,樹先生閒著蛋疼趟這起混水乾嘛?何況我把初中文憑拿出來恐怕要被捱打!還是不參與文化人的遊戲為好。如果哪天樹先生突然發現家裡地下藏著一本《黃帝自傳》,我也會跳出來說黃帝是我家的!

幾十年前為何沒人爭這個?因為飯都吃不飽,誰還關心老祖宗的事?

現在為何有人爭破頭也要搶這個?因為它能帶來現實的利益啊,誰不搶誰就是傻瓜一個了!


全球華人第一神探

問題中的這段言論如果沒猜錯的話,當出自無恥的造假大省“韓國省”!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造假!儼然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來!

不過這種言論對“韓國省”來說,造假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是通過文化造假,名人造假,歷史造假來獲取一定的的經濟利益!當地媒體某某商報八字總結的很好!“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他們才不管這文化是不是假的,是否和它們有沒有關係!

“黃帝故里”造假當屬韓國省造假的“光輝典範”!把一座幾百年歷史的明清時代的“軒轅廟”,通過篡改其原有歷史屬性,包裝成一座擁有數千年曆史的“黃帝故里”!並請來一些無恥之徒鼓吹和宣傳包裝!其中最“傑出”和無恥的代表有兩位:一位名假路,一位名能吹!這兩人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造假成了習慣,那就是一種病了!如果造假了還厚著臉皮死皮賴臉的耍無賴,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那就是真成了過街老鼠了!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曾經風靡深圳的一條標語……


三月三省


至樂無如讀書

假的就是假的,我看大金樹啥時一陣風會吹倒,這就更有看頭了!😂文旅搭臺,經濟唱戲,本也可行,但盡憑片言隻字就獨佔故里,就為世人不齒!

典型的造假系列化工程由最初的炎黃旅遊文化節嚐到甜頭,不惜更進一步去炎上升到黃帝故里大典,再一步借勢大肆宣揚,編造偽故里包裝上市,為自己貼金為背後的經濟搭臺唱戲,開始嗎叫試營業一看有利可圖,助長了一些人私念膨脹,罔顧歷史事實,假借隻言片語還要搞成大典為其鑄就金身!實乃可悲可憐!歷史為驗證一切!時間會說明一切!假的真不了,假的長不了!


神行於市

黃帝故里雖然沒有100%的考證答案,但真實性非常大,因為黃帝活動範圍及建都都是在新鄭,只是目前難以考證,等哪一天考證出來了,我們再看吧。

陝西黃帝陵已經確定是假的衣冠冢,是黃帝死後2000多年,後人為了維護統治及精神寄託才修建的,連衣冠也沒有,2000多年了,不可能找到衣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